筛选:
    • 中国伊朗编【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劳费尔 著 /2017-03-01/ 百家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劳费尔将中国及亚洲诸国的博物学研究与古代中亚、内亚语言文字研究两个领域结合起来的代表作。作者尽可能运用汉语、日语、古今伊朗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和西方古典学的材料,通过对植物及物产进行考证,阐述了中国和古代西域植物的传播关系,此外还包括关于中亚纺织品、矿物和汉籍著录的萨珊王朝的官制以及对伊朗记录的与中国有关事物及其名称的考证。

    • ¥152.33 ¥592.66 折扣:2.6折
    • 吐蕃统治河陇西域与汉藏文化交流研究【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陆离 /2019-0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敦煌、新疆、西藏等地出土汉藏文献、金石碑铭、汉藏传世史籍等对唐前期吐蕃在河陇地区的进出与军政建制、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的节度使、都督、部落、部落使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其中反映的汉藏文化交流问题做一些考察辨析,以说明自己的见解,以期能够抛砖引玉,将吐蕃统治河陇西域历史和这一时期的汉藏文化交流史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 ¥154.38 ¥596.76 折扣:2.6折
    • 选择·接受·误读:杰克·伦敦在中国的形象研究【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李怀波 /2012-09-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李怀波在《选择·接受·误读:杰克·伦敦在中国的形象研究》这部专著中综合运用了形象学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福柯权力话语理论、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等理论,将杰克·伦敦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分别论述了杰克·伦敦形象的乌托邦化、意识形态化和多元多样化,重点探讨了杰克·伦敦在中国的三类不同形象,即社会主义者形象、个人主义者形象和强者形象,并阐述了这些形象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李怀波立足于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审视杰克·伦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流通和批评的历史,指出杰克·伦敦在中国的不同形象是中国接受者在不同社会历史语境下对杰克·伦敦及其作品进行选择性接受的结果,是一种创造性的误读。

    • ¥154.67 ¥597.34 折扣:2.6折
    • 蠔镜映西潮:屏蔽与缓冲中的清代澳门中西交流【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周湘 等著 /2013-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澳门研究丛书·“全球史与澳门”系列·蠔镜映西潮:屏蔽与缓冲中的清代澳门中西交流》以外交使团的交涉、英国人在澳门的生活空间、澳门总口到拱北海关的变迁以及清人诗文所见之“夷妇”及性别关系等若干专题为例,讨论了在清朝澳门的特定时空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可渗透性。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认知上的困境,双方的观照如雾里看花,暗哑隐晦之处,有误读亦有曲解,甚至无中生有。交往中的“屏蔽”并不意味着隔绝,交往双方文化象征体系的差异使得矛盾不可避免,制度上的适当调整“缓冲”了紧张的关系。因此,文化交往诸种可能性之中,不可不注意到“屏蔽”与“缓冲”之现象,非可遽以“消极”作用概言之。

    • ¥157.67 ¥603.34 折扣:2.6折
    • 我国公立学校权利研究【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罗朝猛 著 /2014-08-01/ 广东教育出版社
    • 《我国公立学校权利研究》从我国公立学校管理及其自身发展的实际困境出发,紧扣学校权利这个核心问题,运用法学中的相关权利理论,详尽分析了我国公立学校的权利性质和权利结构;运用法律关系理论,通过对公立学校权利主体、客体和内容的深入分析,厘清了公立学校的权利边界;从专属权利的视角,对学校办学自主权所涉及的运营学校和办学自主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专著选题立意新颖,不助于破解我国公立学校权利研究中有关其权利属性、权利结构和权利边界等研究中存在的理论困惑,而且对于我国当前进一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建设学校现代制度”目标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 ¥164.49 ¥616.98 折扣:2.7折
    • 近代中国转型文化研究5: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郑匡民 著 /2008-04-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非常复杂而庞大的跨学科的课题,其中涉及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例如哲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等。本书主要探讨外来文化对我国近代的刺激与影响,研究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日本文化所发生的中介作用,集中考察甲午战争前后至辛亥革命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中国人直接从西方引进的东西,远不如间接从日本引进的东西为多。但自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引起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意识;又因次世界大战的关系,中国与美、法、英等国的交往加深;与此同时,留学欧美,特别是大量留学美国的青年相继回国。从此,中国直接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东西,大大超过间接从日本引进的东西。所以,本书考察日本文化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影响,着重在甲午战争前后至辛亥革命时期。

    • ¥166.9 ¥621.8 折扣:2.7折
    • 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傅才武 著 /2005-06-01/ 湖北教育出版社
    • 自1861年开埠,汉口开始了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化都市的快速转进。伴随着汉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文化娱乐业也在这种社会的变迁、冲突中开始了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型。发生在文化娱乐业领域中所有组织结构的变化、观演关系的变革、经济理性的成长,乃至于对江汉平原文化艺术发展格局的影响,都包含在汉口都市近代化进程之中。在中国近代化的宏观视野下,汉口文化娱乐业的近代化进程被赋予了全新的解释和价值意义。《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认为,晚清汉口的崛起,已经完全不同于农耕时代江汉平原上诸如荆州、襄阳、鄂州等传统区域文化中心,它使整个江汉地区形成了以汉口为中心的辐射型的经济文化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江汉平原上传统艺术品种常规发展的轨迹,即由明清时期汉口与江汉平原上其他城市的并行发展模式,向集

    • ¥185.21 ¥658.42 折扣:2.8折
    • 历史学研究丛书:中外文化交流与华侨华人研究【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李未醉 著 /2014-03-01/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历史学研究丛书:中外文化交流与华侨华人研究》分上下两篇。中外文化交流篇探讨了古代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中越文史哲交流、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和近现代中加文化交流,着力展现中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华侨华人篇分别以亚洲华侨华人和加拿大华侨华人为研究对象,客观论述海外华侨华人的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

    • ¥186.04 ¥660.08 折扣:2.8折
    • 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
    •   ( 0 条评论 )
    • /2014-06-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编纂工作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史实为依据,客观、准确地反映中印两国在历史上的双向文化交流。全书共设置800条目,对两千多年来中印两国贸易往来、科技交流、佛教交流、哲学交流、语言学交流、文学交流、艺术交流、民俗养生健身交流、交通交流、外交往来、学术交流等进行总结,含4000多主题,110万字,配图1300幅。《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的关注点主要有三:一是人的思想和行为;二是人员往来与交流;三是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 ¥151.2 ¥710.64 折扣:2.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