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为作者邓晓芒应邀 给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所开的一门“中西文化心理比较” 课的课堂讲演录,共十五讲。从中西文化 心理的土壤、中西文化心理模式的分析,到中西文化心理对于真、善、美的看法的 比较,涉及到真和诚、知、理、福、目的、至 善、自由、德行、法、人生、艺术等等话题。 作者以西方哲学的视野和眼光对这些问 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从中理出了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索,即中西文化根本的区别 在于对理性和自由的不同看法;并结合 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展开了一场全面的国民性批判。全书语言通俗易懂,逻辑层 次清楚,分析深入,现实感强,适台于大学 生和研究生学习和阅读。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澳门研究丛书·“全球史与澳门”系列·蠔镜映西潮:屏蔽与缓冲中的清代澳门中西交流》以外交使团的交涉、英国人在澳门的生活空间、澳门总口到拱北海关的变迁以及清人诗文所见之“夷妇”及性别关系等若干专题为例,讨论了在清朝澳门的特定时空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可渗透性。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认知上的困境,双方的观照如雾里看花,暗哑隐晦之处,有误读亦有曲解,甚至无中生有。交往中的“屏蔽”并不意味着隔绝,交往双方文化象征体系的差异使得矛盾不可避免,制度上的适当调整“缓冲”了紧张的关系。因此,文化交往诸种可能性之中,不可不注意到“屏蔽”与“缓冲”之现象,非可遽以“消极”作用概言之。
自1861年开埠,汉口开始了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化都市的快速转进。伴随着汉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文化娱乐业也在这种社会的变迁、冲突中开始了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型。发生在文化娱乐业领域中所有组织结构的变化、观演关系的变革、经济理性的成长,乃至于对江汉平原文化艺术发展格局的影响,都包含在汉口都市近代化进程之中。在中国近代化的宏观视野下,汉口文化娱乐业的近代化进程被赋予了全新的解释和价值意义。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为作者邓晓芒应邀 给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所开的一门“中西文化心理比较” 课的课堂讲演录,共十五讲。从中西文化 心理的土壤、中西文化心理模式的分析,到中西文化心理对于真、善、美的看法的 比较,涉及到真和诚、知、理、福、目的、至 善、自由、德行、法、人生、艺术等等话题。 作者以西方哲学的视野和眼光对这些问 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从中理出了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索,即中西文化根本的区别 在于对理性和自由的不同看法;并结合 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展开了一场全面的国民性批判。全书语言通俗易懂,逻辑层 次清楚,分析深入,现实感强,适台于大学 生和研究生学习和阅读。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