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藩先生的这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从秦汉写到民国,全书共一千余回,五百多万字,写了近二千二百年的历史;主本信使,旁征野史,取材审慎,观点平实,内容丰富,叙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 清朝一统中原,总道是千秋万岁,绵延不绝。谁知异族船坚炮利,屡犯国门,泱泱大国今天割地、明天赔款,清朝国势日渐衰微。细考二百六十八年清朝历史,警示国人,需求救国强国之路。蔡东藩先生的这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从秦汉写到民国,全书共一千余回,五百多万字,写了近二千二百年的历史;主本信使,旁征野史,取材审慎,观点平实,内容丰富,叙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
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是一段段治的历史,每次朝代更迭的起点和终点却都指向 战争。《你*定爱读的中国战争史》是一套以 有趣 为核心体验的古代战争史读本。以朝代更迭为经,以人物故事为纬,铺上翔实的史料和风趣的文字,将从春秋至清朝的变迁进程娓娓道来,在*业著作与通俗历史之间,找到了一种新的战争史书写方式。每册涵盖一个朝代(或时期)的大部分经典战役,将绵长的历史以举重若轻的方式展现给读者,精彩内容俯拾皆是,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阅读。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堪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很多极其的奇迹和验证以解释的谜团。有曾将历史比作漫漫星空,将历史上出现的人或事比作那斑驳绚烂的星空中的一颗颗闪耀的星。这些星星虽然各有特色,但是大体分为两种:种耀眼清晰、明灿可鉴,代表着被史家详细记载的史料,是为后人所熟知的历史;第二种星忽隐忽现、晦暗冥远,它们或者记录不全,或者资料遗散,或者传闻过多,成为历史星空中一个个不可测度的遗点,人或事的真实面目早已逃离了人们的视力范围。 自古历朝多迷案,且随事去解寻。一部浩大的中国历史,更因种种颇具中国特色的禁忌和讹误,留下数不清的历史悬疑和谜案。堂而皇之的正史典籍、坊间流传的稗官野史、众口承传的民间猜测、广泛传播的戏曲小说,林林总总,纷纷繁繁。它们彼此交错,
书作者王伟全新力作!一部以“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观驭人之术,思成事之道”为宗旨、以解开权力运行的法则和密码为目标,从经济学角度解析历史事件的全新历史作品。从大禹治水到刘邦建汉,权力的演变、制度的变革,做事之道、用人之法,一切尽在“权利密码”中。且看古代高人如何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成就千古令名。身为读者的我们,也将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破解政治智慧、分析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看懂复杂的社会变革、经济演变,从而为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蔡东藩(1877~1945年),字椿寿,号东藩,萧山临浦镇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秀才,宣统元年(1909年)考取省优贡生,二年朝考入选,翌年春去福建为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不久托病回乡。辛亥革命后,到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任编辑,修撰《高等小学论说文范》、《中等新论说文范》、《清史概论》等书。从民国5年(1916年)至15年(1926年)的10年时间里,蔡东藩先后完成演义体历史小说《历朝通俗演义》,全书共11部、45册、1040回、600余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221年到民国9年(1920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该书在史料上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在体裁上,既保持了演义体历史小说的风格,作者又自写批注、评述。蔡东藩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其著作除历史演义外,还有《留青别集》、《留
连续的普及型通俗历史读物,将华夏数千年文明史从上古讲到东汉,内容全面系统,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本书根据二十五史,按照朝代先后顺序,通过简明的体例、严谨的逻辑和全新的形式,用精彩、贴切而通俗的现代语言,把丰富而零散的历史资料系统地连缀在一起。书中不仅浓墨重彩地描绘历史发展演进的清晰脉络和光辉历程,并且详叙每一重大历史事件始末和重要历史人物生平,融历史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于精彩的历史故事之中,体现了各个历史阶段和每个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形成了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颇具知识性、趣味性、真实性、可读性、观赏性和启发性。 本书从人类起源开始,分朝代详叙三皇五帝及夏商周秦等一十八个朝代的兴衰更替,既记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关键影响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