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八路”的自述》主要讲述了被俘日军经反战教育后觉醒,竟有数千人参加了八路军,他们以少胜多、举重若轻、别开生面的斗争方式,吓坏了日军首领,这无疑是人类战争史上的惊世奇观。《一个“日本八路”的自述》是一部开创二战文艺题材新纪元的震撼之作!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的中国岁月》讲述了美国记者眼中的民国大事,斑驳陆离的怪相,风云人物的沉浮,比如:北洋系统由盛及衰,国民党北伐,日本在华势力日益坐大,蒋冯阎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还有活跃在政坛的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等。作者的特殊背景,使他有机会与民国要人过从甚密;而作为记者的写作方式,使其回忆录如同摄像机,准确细致地描画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生动而真实,纤毫毕现。
《反战斗争史话丛书:在华日本反战运动纪实》概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华日本人的反战活动,尤其是被俘日军士兵,经过日本工农学校教育改造和革命烈火考验,参加八路军、新四军,组成日本民族独立反战团体,与中国人民携手,对侵华日军开展多姿多彩的舆论战、心理战。《反战斗争史话丛书:在华日本反战运动纪实》内容真实生动,“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许多细节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原貌,给人以有益的教育和启迪。
历史是一面镜子。人类的战争史,更是一面色彩斑驳的多棱镜。在这些镜子面前,历史学家们书写着过去,着眼点却在未来。书所记叙的,就是这批日本战犯从1950年被移交到中国开始接受教育改造,直至他们归国后于2002年其组织“中归联”宣告解散,其间52年的曲折经历与巨大变化的历史。这段历史,是中国人民伟大人道主义政策的一曲颂歌,是沈阳、太原法庭创造的国际战争罪法审判奇迹的光辉记录,是日本战犯由战争狂人转化为和平卫士的历史过程的生动再现,是中日两国人民销泯仇怨、重修友好的令人无法忘怀的动情篇章。本书记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中国和日本关系史中的一页化敌为友的往事,即中国政府对日本侵华战争中的战争犯罪分子进行教育改造并帮助他们走上新生之路的一段真实的历史。
作者在北大求学,在南开教书,北大与南开是作者人生的两个中心点。然而人生的轨迹并不是两点一线,围绕这两个点心点,作者多彩的生活一一呈现,下乡剿匪、插队务农、劳动改造、工厂革新、香港充电,无不有滋有味。个人史即社会史,个人的命运折射时代的命运。
本书是五十年来中国会党史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作者基于二十余年的档案和文献资料搜集利用,兼采宏观研究与微观考察的方法,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近代会党的产生、发展、影响和作用,填补了许多长期无人问津的空白点,勾画出中国近代会党史的清晰脉络和轮廓,并将会党问题放在中国近代经济变迁、人口增长、社会结构变动和政治变革的大背景之下,对许多重大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与阐述。
《上海老街》主要讲的是上海的老街,分区分别介绍,主要包括:七宝老街、颛桥老街、华漕老街、陈行老街、中河老街、题桥老街、诸翟老街、荷巷桥老街、杜行老街、鲁汇老街、马桥老街、召稼楼老街、北桥老街、纪王老街、塘口老街、曹行老街、塘湾老街、朱行老街、闵行老街、梅陇老街周浦老街等街道。
《回忆护国讨袁》一书曾于1985年12月以《护国讨袁亲历记》之名初版,为护国战争七十周年纪念专辑。《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回忆护国讨袁》内容主要以四个方面为中心:1.护国战役即护国讨袁前后的经历;2.四川讨袁的战役经过;3.护国之役在贵州的一些事件;4.有关陆荣廷的讨袁事件等。收入《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回忆护国讨袁》的文章,都属亲历、亲见、亲闻的回忆录。附有重要的电文、地图照片及《护国讨袁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