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辛亥革命l00周年。爆发于l911年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作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制度,促进了民主精神在中国的高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为了使广大读者、学者和专业研究者更广泛深入地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人物及辛亥革命研究新发现的史料,特编辑出版辛亥革命实绩史料汇编丛书。本丛书广泛参考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印行的各种辛亥革命文献,如《孙中山全集》、《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回忆录》和《中华民国建国文献·革命
这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具体生动而又力求通俗的介绍近代中日两国关系的历史著作。书中以大量详实的材料,揭露近代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暴行;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近代以来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尤其是在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两国人民在困难的条件下仍互相支持,共同打击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动人情景。
本书以民盟的主要领导人张澜为研究对象,侧重点为民盟成立前后张澜的政治生涯及他个人对民盟政治走向的影响。书中所依据的资料有张澜本人的文集、诗集、政论、手稿和民盟中央公布的文件汇编、旧报刊及国内部分档案馆的档案。
本书稿主要描述、阐释四十年间中国史坛具有导向性质的若干史学思潮及其这些史学思潮间的逻辑关系。这里所谓的史学思潮,主要是指那些因倡导某种史学主张、史学方法、史学观点而形成的一股潮流;史学观点、方法、主张都能形成潮;形成潮流的,主要是那些在特定时间内掌握了相当一部分学者、而且又冲击了某种已在史坛很有影响的思想或对冲击者进行反冲击的某种史学方法、主张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