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民党中央统计局(外延局)副局长,原中统大特务张国栋的口述记录,包括两个部分:参加中统的经过及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解放后被收入战犯管理所直到1975年被特赦的经过。很多事情真正的鲜有人知,极具史料价值和可读性。比如:顾顺章叛变案的真实内幕;蒋介石三次险些遇刺经过;复成桥惨案真相;“色戒”背后的真实故事;“帝国之花”南造云子之死;陆定一冤案的形成……内容精彩纷呈,文字简洁流畅。
八国联火和剑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国耻与国难是人们永远不会忘怀的。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京津蒙难记(八国联军侵华纪实)》收录了中外众多当事人、见证者的回忆性文字,既有血泪的控诉、义愤地揭露和声讨,也有侵略者的吹嘘、诡辩和自白,真实地记录了八国联军在中华大地上的斑斑劣迹,是研究中华民族那段屈辱历史的珍贵靠前手资料。
本书以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间刻本为底本。本书的整理参考了1997年江苏古籍出版社陈文和主持点校的嘉定钱大昕全集。还参考了陈得芝嘉定钱大昕全集元史著述部分点校勘误(燕京学报新1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全书异体字、避讳字、通假字等都按照通行做法处理。
本书是五十年来中国会党史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作者基于二十余年的档案和文献资料搜集利用,兼采宏观研究与微观考察的方法,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近代会党的产生、发展、影响和作用,填补了许多长期无人问津的空白点,勾画出中国近代会党史的清晰脉络和轮廓,并将会党问题放在中国近代经济变迁、人口增长、社会结构变动和政治变革的大背景之下,对许多重大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与阐述。
本书以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间刻本为底本。本书的整理参考了1997年江苏古籍出版社陈文和主持点校的嘉定钱大昕全集。还参考了陈得芝嘉定钱大昕全集元史著述部分点校勘误(燕京学报新1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全书异体字、避讳字、通假字等都按照通行做法处理。
本书旨在通过研究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来探索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洋货和机器制品大量涌人的时期,洋货必然会对传统的手工业部门造成的冲击,但是某些手工业部门,例如土布业,却在这个时期洋布和本国机布的双重夹击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在华北和江南,形成了几个大而繁荣的织布区,在这些地区,农民几乎家家织布,织布收入超过了农业收入而成为农民增加收人的主要来源。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洋货和机器制品大量涌入的时期,洋货必然会对传统的手工业部门造成的冲击,但土布业却在洋布和机布的双重夹击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本书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认为,包买制是决定一个地区土布业是否达到繁荣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本书是在笔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略加修改扩充而成的,书中探讨了在德国侵占胶澳事件以后,中国人对已经租借出去的德占胶澳是否有所作为、中国人对德占青岛这个新型殖民城市的出现作何反应等问题。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