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卢战记》为恺撒除《内战记》之外另一部作品,是恺撒流传于世的两部著作之一。《高卢战记》是恺撒描述自己从前58年到前50年担任高卢行省省长时遭遇到种种事件的随记。全书共分成八卷,每章各描述整年凯撒遭遇的种种大事,其中包括战事、举办祭典、巡回法庭等行省大事。前七卷(即公元前58年~前52年)为凯撒本人亲笔著作,后一卷(即前51年与前50年这两年)则由凯撒的幕僚兼好友奥卢斯·伊尔久斯补充上去。本书叙事翔实,文笔清晰简朴,历来得到爱好罗马历史、拉丁文学和军事史等各方面人物的推崇。
这套四卷本丛书由欧洲大学校长常设会议(CRE)领导的编委会组织编写。CRE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会员包括东欧和西欧的许多大学,总数超过500个。CRE作为本套丛书的协调者,委托其副秘书长管理全部工作,并任编委会秘书。 在过去的一千年中,大学是欧洲唯一一种基本形式、基本社会作用和功能都保持不变的机构。本套丛书将阐明大学如何且为什么能逐渐包括所有的知识,并遍布于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大学是如何形成欧洲共同智力传统的,以及大学是如何培养学术和职业精英的,这些精英的精神气质具有超越国界的特征。 本书是四卷本《欧洲大学史》的第一卷《中世纪大学》是一种综合性的专题研究。在空间上,它涵盖了东欧、中欧、西欧在内的整个欧洲;在时间上,它则跨越了从大学产生之初直到16世纪初的三百多年;在广度上,它
《剑桥插图罗马史》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罗马人及其历史,对共和国及共和国在希腊化世界中的地位、帝国的兴起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考察。第二部分关于帝国的文化,对一系列专题——从宗教态度到妇女的作用,从贸易到战争……进行了深刻分析。《剑桥插图罗马史》特色还在于具有充分的附录,包括简要的年表、专业术语表、重要罗马人物的传记以及重大考古遗址与收藏品的清单。对于关心世界史上这一重要时期的任何人来说,《剑桥插图罗马史》都是一本理想的导论性作品。罗马恐怕是最著名的古代帝国,它的遗产对西方文明具有广泛的影响。这部迷人的作品提供了易于理解且颇具权威的信息,它们基于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它也提供了有关罗马共和国与帝国历史的全面看法。
《质疑四大文明古国:颠覆历史常识》就是通过多元化、多学科协同研究,对于过去几个基本历史观点进行质疑,并在前人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观点: (1)对于l900年梁启超提出的“四大文明古国”说法进行质疑,并提出“人类文明五摇篮(或发源地)”的观点; (2)对于西方考古学界“史前考古三分期说”进行质疑,并提出“在石器时代与铜器时代之间必须划分出一个陶器时代”的观点; (3)对于严复、陈独秀等关于“封建制、封建主义”的说法进行质疑,并提出“秦代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皇权专制时期而不可称为封建时期”、“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反专制’而不是‘反封建’、近几十年来所谓‘封建主义’实质上是皇权专制主义和宗法专制主义”的观点; (4)对于目前通行的世界历史教科书的撰写模式,提出还有一种新的
《高卢战记》为恺撒除《内战记》之外另一部作品,是恺撒流传于世的两部著作之一。《高卢战记》是恺撒描述自己从前58年到前50年担任高卢行省省长时遭遇到种种事件的随记。全书共分成八卷,每章各描述整年凯撒遭遇的种种大事,其中包括战事、举办祭典、巡回法庭等行省大事。前七卷(即公元前58年~前52年)为凯撒本人亲笔著作,后一卷(即前51年与前50年这两年)则由凯撒的幕僚兼好友奥卢斯·伊尔久斯补充上去。本书叙事翔实,文笔清晰简朴,历来得到爱好罗马历史、拉丁文学和军事史等各方面人物的推崇。
《质疑四大文明古国:颠覆历史常识》就是通过多元化、多学科协同研究,对于过去几个基本历史观点进行质疑,并在前人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观点: (1)对于l900年梁启超提出的“四大文明古国”说法进行质疑,并提出“人类文明五摇篮(或发源地)”的观点; (2)对于西方考古学界“史前考古三分期说”进行质疑,并提出“在石器时代与铜器时代之间必须划分出一个陶器时代”的观点; (3)对于严复、陈独秀等关于“封建制、封建主义”的说法进行质疑,并提出“秦代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皇权专制时期而不可称为封建时期”、“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反专制’而不是‘反封建’、近几十年来所谓‘封建主义’实质上是皇权专制主义和宗法专制主义”的观点; (4)对于目前通行的世界历史教科书的撰写模式,提出还有一种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