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张寿镛先生的生平传记。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对传主的生平事迹作了介绍。力求句句有根据、字字有来源。??????张寿镛先生在北洋军阀时期,历任浙江、湖北财政厅长,有“善于理财”之誉,民国时期历任江苏省政务委员、财政部次长、政务次长。辞职后不愿谈官宦生涯。后全力创办光华大学、编刊《四明丛书》。晚年著书立说。??????本书写出了一个清末举人发展成为一个视野开阔的爱国教育家、藏书家、文古大家的过程。
《高卢战记》为恺撒除《内战记》之外另一部作品,是恺撒流传于世的两部著作之一。《高卢战记》是恺撒描述自己从前58年到前50年担任高卢行省省长时遭遇到种种事件的随记。全书共分成八卷,每章各描述整年凯撒遭遇的种种大事,其中包括战事、举办祭典、巡回法庭等行省大事。前七卷(即公元前58年~前52年)为凯撒本人亲笔著作,后一卷(即前51年与前50年这两年)则由凯撒的幕僚兼好友奥卢斯·伊尔久斯补充上去。本书叙事翔实,文笔清晰简朴,历来得到爱好罗马历史、拉丁文学和军事史等各方面人物的推崇。
《高卢战记》为恺撒除《内战记》之外另一部作品,是恺撒流传于世的两部著作之一。《高卢战记》是恺撒描述自己从前58年到前50年担任高卢行省省长时遭遇到种种事件的随记。全书共分成八卷,每章各描述整年凯撒遭遇的种种大事,其中包括战事、举办祭典、巡回法庭等行省大事。前七卷(即公元前58年~前52年)为凯撒本人亲笔著作,后一卷(即前51年与前50年这两年)则由凯撒的幕僚兼好友奥卢斯·伊尔久斯补充上去。本书叙事翔实,文笔清晰简朴,历来得到爱好罗马历史、拉丁文学和军事史等各方面人物的推崇。
温州文化,作为中国地方社会和区域儒学研究的一个微观样本,近年来颇受到学界青睐。相较于过去学界偏重于宋明温州研究,本书则是鸟瞰晚清温州区域儒学与文化之全貌及其近代转化历程的一次尝试。近代尤其是自1876年开埠通商之后,温州地处“中西交会之要冲”,中西、新旧思想
书号:9787520218771 书名:伟大的世界文明 1000个物件里的世界史 定价:280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全新解读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之后的世界史,令人眼界大开的科学解释,真正全球高度的研究成果,为青少年树立了解世界的全新认知,为成年读者开辟看待全球化的颠覆窗口。 《1493》兼具历史性与启发性,打破了一直以来历史研究与教学中对全球化的刻板印象。当下的历史教科书中,对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这一事件只有短短几句描述,对美洲大陆历史的介绍更是少之又少。而在查尔斯?曼恩笔下,1492年,哥伦布登上了美洲大陆堪称当下全球化问题的源头,是恐龙灭绝后最重要的事件。“哥伦布大交换”使神秘的美洲大陆与其他独立的大陆之间产生了混乱的交流与碰撞——美国独立与疟蚊,英国工业革命与亚马孙的橡胶,美洲白银和明朝灭亡的加剧……种种看似无关的事件,却隐含着紧密的联系。也正是这些事件加速了现代世
本书通过研究丰富的历史文献,剖析了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在识人认人、培养人才、带团队、寻找接班人、处理同级关系、特殊人才的对待、用人禁忌等方面的独到之处,尤其是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曾国藩的“人才管理”诀窍在其顺境与逆境、一时挫折与最终成功方面的直接作用。同时,本书对比了曾国藩与左宗棠、胡林翼等人在识人、用人上的差异以及各自优缺点,从而使得曾氏的方法、理念更加突出。作为一部读史启智类作品,本书对于现今的中高层管理者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温州文化,作为中国地方社会和区域儒学研究的一个微观样本,近年来颇受到学界青睐。相较于过去学界偏重于宋明温州研究,本书则是鸟瞰晚清温州区域儒学与文化之全貌及其近代转化历程的一次尝试。近代尤其是自1876年开埠通商之后,温州地处“中西交会之要冲”,中西、新旧思想
回顾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历史,可用四句话加以形象的概括,那就是“生于动荡,立于国难,少壮挫折,中年复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引进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其时军阀割据,动荡不安;此后抗战八年内战四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开拓者们就是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辛勤耕耘,筚路蓝缕……沧桑百年,斗转星移,现在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可以说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虽然如此,然而如上所述,面对当前国内外悄然兴起的文化自觉和无所不在的文化诉求,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无疑承受着巨大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进行学科的建设,如何在融入国际学界的同时努力实现本土化,如何普及人类学民族学的知识以提高国民的教养和素质,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应用研究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等,均为重大而紧迫的谬题。本丛书的问世
“德都蒙古”这一称谓包含着地域和部落两层含义,指生活在青海、甘肃境内,以和硕特部为主体的蒙古族人。“德都蒙古史诗”便是萌生于这片文化土壤,经历了数代人漫长的口头创编和口耳相传过程,逐渐形成的民间文学瑰宝。《BR》 本书对德都蒙古史诗的流传状况、演唱形式、史诗艺人、相关礼仪和民俗、听众的修养和接受情况,以及对其搜集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内容丰富翔实。
杨白劳,勤劳“长工”,“地主”们的。 有感于解读中国历史的图书泛滥,而世界史书罕见,所见者,一律一本正经,学术气味太重,于是自己动手,立志写一部适合所有人阅读的世界历史书。 2009年末开讲世界史,万人空巷,人人搬把小板凳蹲守天涯煮酒,只为听杨白劳说史,全民齐补历史课,成为有网络以来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