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自建城以来——第二十一至三十卷选段》译本是继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桑德罗斯奇帕尼教授精心遴选的《自建城以来——至十卷选段》译本后继续译出的,由意大利萨萨里大学乔万尼罗布兰诺教授遴选,采用的是 AED. TEUBNERI版古典丛书该著作的拉丁文本。学说汇纂第二十一至三十卷的翻译,是对罗马法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主题的翻译,主要讲述了罗马建城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
本书深入探讨了古代地中海历史与拜占廷战舰,近世东南亚华人贸易与经济发展,荷兰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的较量等问题;对唐末高骈与北越王朝的建立,早期大越的海上贸易及其国家扩张,16世纪东亚火器交流与技术传播,暹罗吞武里王朝与清朝及河仙政权之关系,也有相当深刻的揭示;对乾嘉年间靝馨茶商与茶叶贸易,海南、越南地区兄弟公、天后等民间信仰,中国传统的海洋意识、海洋政策、朝贡体制等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介绍了中国海洋文明、清代帆船、琉球汉文文献等方面研究的新成果。
历史学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过去并未将注意力放在卑微、无势力或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的人与事上。儿童,便是这群集体“空白”中的一部分。是知之残阙,无力可为;抑或是成年人的傲慢与偏见,掩蔽了研究者探索的眼光。事实上,传统中国瀚如烟海的史料里,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变、出人意料的有关儿童与童年经验的资料。作者试图借着对这许许多多中国历史例证的研究,能够挑动人们去发现隐藏于各个时空角落的童稚人生。在翻找挖掘的过程里,我们将不得不同意,每一首童谣稚语,每一个深埋尘土之下的玩具游戏,都是一颗可端出另一个世界的沙粒,可以透视宇宙一刹的永恒露滴。
记忆在社会界、文化界和学术界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对历史编纂的基本形式产生过巨大影响。不过记忆转化为历史的过程却颇为不易。本书收入《过去/现在》、《古代/现代》、《记忆》、《历史》四篇专题论文,从历史记忆的角度反思历史学,深入探讨人类经过的“客观的”历史——或日人类创造的或日奴役人类的“客观的”历史——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史学与记忆进行思考与解释,体现出为了探究真相所需要的深邃的和反思的精神,证明了历史是一门科学。它具备一切科学的特征和一切专业的特征。这对我们关注史学前沿动向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中国史学充分借鉴西方学术路径。
《走西口历史研究》是作者刘忠和在同名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增写了《走西口活动产生的时间》一章,并对其他章节进行了修改完善而成的。《走西口历史研究》从“走西口”研究的学术回顾,到“西口”具体所指的定位,再到西口地区农垦的进程、走西口的主流群体、走西口活动产生的时间、走西口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积淀,以及西口地区地名探源等,都给予了专题考述。应该说,这是目前为全面系统的“西口”问题研究论著,向人们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基本素材,展示了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移民、开发、垦殖等系列图景,使北方地区发展史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具有积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不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起来的巨大精神财富和重要文化遣产,也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依据之一。此后历代王朝几乎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国家典藏图书的整理和书目的编制,广大知识分子也不断分散进行着对文献典籍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古文献学的理论、体系和内容、方法,形成了以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化史等为中心的知识体系,而这些古文献学基础知识也就成为人们阅读、理解古代典籍与研究探索古代学术文化所的知识基础。 《史部要籍概述》主要介绍了纪传史;编年史;纪事本末;杂史;载记;传记;
《明代皇帝文书研究》从皇帝文书类型和皇帝文书制度两个方面,研究了明代皇帝文书的相关问题。部分从公告性文书、封赠性文书和日常政务性文书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明代皇帝文书的使用。第二部分论述了明代皇帝文书制度。《明代皇帝文书研究》还从文书学的角度,分析了各类文书的程式、文书用语等问题。
本書分別講述史學精神與史學方法、中國歷史上的政治、經濟、國防、教育、地理與人物以及道德精神等七大塊內容,讀者由此可以得窺中國歷史文化之堂奧,深入瞭解五千年來歷史精神之所在,進而認清此一代中國人所背負之歷史使命及應當努力之方向。
选取2010年度日本中国史研究成果,由"论文选刊"、"论文著书目录"、"索引"三部分组成。所选论文、书评以中国古代史为主,稍及近代史,大体能反映当年日本史学界的关注点与研究水平。论文著书目录比较详尽,可概览该年度日本史学界的成果。
《先秦社会形态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将宏观的社会形态和微观的历史考察紧密结合,对先秦时代的社会制度、社会性质和社会权力三个重要方面进行专门论述,深入研究了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形态。全书共六章,分别为先秦时代社会形态的理论研究、先秦时代社会性质综论、先秦时代社会权力结构特色、夏商时期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的若干问题、西周时期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形态及其变迁,解决了许多先秦史的疑难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整个中国上古史,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理论,具有的价值意义。
《丝路追梦:探秘玄奘西行》是作者踏着玄奘的足迹,去追寻玄奘六十五年闪光人生的力作。本书用饱满的热情,去讴歌玄奘特立独行,孤身西征,为法忘躯,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去叙写玄奘严谨求学,学识渊博,声震五印,德艺双馨的高尚品行;去展现玄奘故国情深,珍惜寸阴,专务翻译,创宗立说的崇高追求;向人们刻划出一个公元七世纪有血有肉的东方文化使者的光辉形象。其内容集名人传记、学术研讨、史海寻迹、解疑释惑、佛教传奇、游记随笔为一体,用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广大西域地区及中亚、南亚次大陆的历史沿革、佛教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全书共分十六章,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内涵丰富、创意新颖,是认识玄奘、了解玄奘、研究玄奘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和参考文献。
《人文历史系列:赌博的历史》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社科类图书。赌博早期只是人类纯粹的游戏消遣,当它与功利意识河流的时候,便成了人与人之间具有利益关系的行为。几千年来,赌博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并改变这人类的命运。本书以赌博的历史为主线,不仅记载着它的传奇历程,并且传播了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