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历史学家黄现璠教授主张“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的专著,其构思于20世纪50年代,完成于1981年12月。全书共分四编16章,从考究中外“奴”词及其相关文字入手,辨析这些古文字的词义和文化内涵,为探讨奴隶社会存在与否的问题铺陈详实有力的历史依据;继而针对史学界普遍坚持的“中国存在奴隶社会”一说,探究“奴婢制”、“奴隶制”、“农奴制”的具体涵义,进而展开对古代社会形态的讨论,分析先秦古代社会以及部分世界古代社会的社会性质。最终证实自己的两点结论:一是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二是世界各国古代历史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过奴隶社会,而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
《史记》中的每篇纪传世家之后都有一段“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对传主的评价,体现了司马迁的爱恨情仇。《大写的智慧:品味太史公曰》的作者李保平,即从这个角度来解读《史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画面。作者选取了几十篇具有代表性的纪传世家的“太史公曰”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根据自己的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得出卓尔不群的见解,对读者很有启迪作用。
本论文集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大史学丛刊”之一,是已故山东大学宋史名家范学辉教授的论文首次结集,其中包括数篇未刊稿。书稿主要从学术角度对宋代经济、政治、军事诸方面进行了探讨,多篇发表于史学重量级期刊,学界影响较大。
湖北乃九省通衢,北学南学交会融通之地,文明昌盛,历代文献丰厚。守望传统,编纂荆楚文献,湖北渊源有自。清同治年间设立官书局,以整理乡邦文献为旨趣。光绪年间张之洞督鄂后,以崇文书局推进典籍集成,湖北乡贤身体力行之,编纂《湖北文征》,集元明清三代湖北先哲遗作,收两千七百余作者文八千余篇,洋洋六百万言。卢氏兄弟辑录湖北先贤之作而成《湖北先正遗书》。至当代,武汉多所大学、图书馆在乡邦典籍整理方面亦多所用力。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编纂大型历史文献丛书《荆楚文库》。《荆楚文库》以“抢救、保护、整理、出版”湖北文献为宗旨,分三编集藏。甲、文献编。收录历代鄂籍人士著述,长期寓居湖北人士著述,省外人士探究湖北著述。包括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民间文献。乙、方志编。收录历代省志、
《布特哈衙门军政制度沿革研究/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文库》突破前人对传世汉文史志材料、现有档案文献汇编的依赖,直接以大量仍处于尘封状态下的一手满文档案史料作为主要的研究依据。在对《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布特哈西路总管衙门档案》做细致地检索,就其所存相关档案文献做全面地整理研读的基础上,深入地梳理清代布特哈衙门在机构职官设置、军政管理制度上的兴废沿革过程,阐明其在整个清代政治、军事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并借以重新审视传世史志文献的记载、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其存有谬误的观点进行纠正,对其尚显不足的内容加以补充。
《士族、士人与魏晋隋唐政局研究以士族个案研究为例》以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士族、士人为研究主体,以对中国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或民间在传统文化方面有重要地位的人士为主要考察对象,重点探讨这些人士对魏晋隋唐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影响的问题。主要内容有君临天下、安邦治国、边疆经略、文化生活、士人乱政等几个方面。通过以上几个关键点的论述,能够比较理性地了解士族、士人对魏晋隋唐历史发展的影响。
《荆楚文库:楚文化的南渐》专门论述“南楚”即“江南”地区的楚文化。所谓“南楚”和“江南”,都是狭义的,在《荆楚文库:楚文化的南渐》中系指湖南全省、湖北东南部和江西的赣江流域以西地区。两广所发现的楚文物也是楚文化南渐的遗存,《荆楚文库:楚文化的南渐》也予以论及。《荆楚文库:楚文化的南渐》以近几十年来在江南地区调查发现的丰富的文物考古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论述自西周晚期到战国时期楚文化南渐的历史过程,同时论及楚人开发江南的成就,南楚墓葬的区域特征和它所反映的礼制、风俗,以及南楚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和对秦汉文化的影响等。
清代梁玉绳耗费二十年,五易其稿,撰成《史记志疑》一书。《史记志疑》共三十六卷,规模恢弘,汇集前人成说并断以己意,或订正《史记》之误,或疏释《史记》之略,考证《史记》诸多问题,乃有清一代《史记》研究之代表。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订误》的基础上扩展而成,针对《史记志疑》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详细分析梁氏之书的得失,尤其对梁氏的,分条胪列,一一辩证,所占篇幅大,意义亦大。本书充分利用古今史料及《史记》,以使《史记志疑》更为可信,亦使与《史记》研究相关之诸多问题愈辨愈明。
《燕行录研究》所谓“燕行录”,系朝鲜派往中国的使臣所写日记、状启等之总称,涉及元明清三朝,时间跨度达七百年。韩国已出版《燕行录全集》五百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也即将影印出版此书。该批文献,对此时期中国(侧重于统治中心北京)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有着十分详细的记载,史料价值巨大,不啻外人所著一部中国信史。《燕行录研究》作者邱瑞中先生,曾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长期致力于燕行录的研究工作,深信“燕行录学”必将成为一门显学。《燕行录研究》所收文章十多篇,内容涉及明清北京大战、袁崇焕之死、满洲人早期生活状态及康熙年间中国社会图景等,发微抉隐,钩沉怀古,并为“燕行录学”之建立呼吁,可谓用心良苦。附录朝鲜李忔《雪汀先生朝天实录》全文,经仔细校勘,为可信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