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仅介绍古书和古文字资料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情况,同时还介绍这些古书和古文字资料的年代或大致时代情况。本书重视并特别介绍了战国秦汉时期特别是诸子中有关传说时代的资料,本书对古文字资料和古文献资料并重,同时对一些比较重要的考古资料也作了一些介绍。本书十分注意利用战国秦汉出土文献资料米考证古书的年代问题,并注重利用出土古文字及其上古汉语语法及其特殊虚词来判断古书的年代问题。本书对研究先秦秦汉历史、文化、哲学等学科的研究生和教师是很实用的工具书。
《新史学》是探索史学发展新路的连续出版物,已出版两卷。本卷洋溢着新文化史的气息,注重从观念与社会、学术与信仰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问题,剖析精彩个案,如马钊从女性视角对“职业”概念与话语历史内涵的别致揭示,曹新宇对传教士汉学向汉学人类学转变的谱系学分析,李淑珍对林语堂信仰历程的细腻把握,让人深感学术的魅力。另外,知名学者汪晖、王铭铭的文章也为本卷增色不少。
所著的《史学研究经验谈》首篇与《综述中国思想史上的四次突破》、《我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探索——克鲁格奖获奖致辞》为一组,读者可就其大致了解余先生治史著述的珍贵心得。《“国学”与中国人文研究》、《试论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则分别于中、西两种背景下梳理人文研究之流变,探讨新时期中国人文研究的前景。其后的四篇序文:《环绕着“李约瑟问题”的反思——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序》、《(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序》、《“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中译本代序》、《(天禄论丛——北美东亚图书馆员文集)序》一则可与前文“经验谈”互为参照,二则读者对海外汉学界近年的发展所知不多,这组文章正可展现其某些面貌。最后的《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悼亡友张光直》、《追忆与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