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略论稿》共收录论文21篇,分别对曹魏、东吴、两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及其发展演变、时代特点、运行规律和历史作用等问题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细致的研究。
天文分野是由中国传统星占学衍生出来的一套认知天地对应关系的理论体系,它既是传统星占学的理论基础,又是古代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世界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书从历史学的视角出发,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首次对中国古代天文分野的历史演变、理论模式及其政治文化涵义做了系统研究。全面梳理了天文分野学说的起源、释义和理论类型,重点考察影响z大的二十八宿及十二次分野体系的形成、定型与衍变,以及在古代王朝政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折射出的天下观思想,进而透过天文分野的视阈对东西方世界观试作比较,体现出一种全球视野。
天文分野是由中国传统星占学衍生出来的一套认知天地对应关系的理论体系,它既是传统星占学的理论基础,又是古代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世界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书从历史学的视角出发,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首次对中国古代天文分野的历史演变、理论模式及其政治文化涵义做了系统研究。全面梳理了天文分野学说的起源、释义和理论类型,重点考察影响z大的二十八宿及十二次分野体系的形成、定型与衍变,以及在古代王朝政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折射出的天下观思想,进而透过天文分野的视阈对东西方世界观试作比较,体现出一种全球视野。
有鉴于明代诏令文书的整理是一项繁重、长期的工作,自2007年开始,我们明史研究室成立课题组并申报了院重点课题,启动了收集整理《明大诏令集》(洪武朝卷)这一工程。进入这一既广博又艰深的新领域,我们在翻阅了上千种史籍、广泛搜集洪武朝诏令文书的同时,也在同步进行专题研究。编辑本专辑的目的,既是为了把我们的初步成果呈现出来,也是为了推动明代诏令文书研究的发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明代诏令文书研究提供一令有益的学术铺垫。本辑为第八辑。
《巴蜀文献(辑)》缘起于台湾“四川文献研究社”主办的《四川文献》。其于1962年创刊,主要刊载在台川人有关四川历史文化的文章以及介绍四川名贤的事迹、传记、年谱、著作等,旨在团结和凝聚在台川籍人士,探讨巴蜀文化,寻根问祖,共叙乡情。惜于1981年停刊。为配合《巴蜀文献(辑)》编纂工作,推动巴蜀文献整理与研究,特续前人余脉,收录研究巴蜀历史文化、考证巴蜀文献的论文和巴蜀先贤调查访谈录等结集出版。拟每年出版两册。
历史学是四川大学的优势学科,也是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之一。在1902年开设的四川高等学堂中,即要求学生入校先学习包括外国历史在内的公共科。1910年创办的四川存古学堂中,史学与经学、词章并列,1918年改名为历史科。1924年国立成都大学正式组建了史学系,是川大历早设立的10个系之一。 蒙文通(1894~1968年),我国的史学家,上古史专家,同时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也有专长,师承欧阳竟无,在佛学上也有精深的见地。本书是蒙文通先生的史学论文集。书中收录了蒙文通先生在古巴蜀史、通史方面的论文20余篇,均为这一领域的代表作。
张舜徽(一九一一——一九九二)是现代的历史文献学家,著作有中国文献学、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说文解字约注、郑学丛著、周秦道论发微、史学三书平议、清儒学记、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舊学加存等二十余种。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一九六二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初初版,一九八零年作了个别文字的修改后由上少古籍出版社印行了新一版。本书在论及读史可取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几种综合研究研究、然只宜勤作礼记而未可轻言著述论时,作为例证,更引录了清代学者对合注与合钞的种种微辞。一如目录所示,本书共分四章:一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二论校书,三论读书,四论辨伪与辑佚。凡校读古籍遇见的问题,应该注意的方面,都在书中一一作了阅读。在当代学者中,张先生的读书之勤,涉猎之广,是有口皆碑的。早年他遵循清代学
“历史记忆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7日至19曰在上海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市档案馆协办。来自34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9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近70篇论文,在经过12场精彩研讨后圆满闭幕。与会论文围绕“历史记忆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主题,涉及了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史的诸多方向和层面,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尤其是多学科的介入,对当今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更丰富的补充,推动了相关领域的进步。限于篇幅,本文只能以与会者关注较多的问题为中心,对相关论文稍加归纳。其不当之处.敬请有识者批评指正。
想要证明你受过吗?读这些名家名篇吧,它们代表了学术的高度,潜心精读,你将名至实归。想要提升你的专业学养吗?读这些名家名篇吧,它们提炼了各专业的精华,蕴含于胸,你将神气自华。想在专业的殿堂里畅游吗?读这些名家名篇吧,它们构建了通往神圣殿堂的台阶,拾级而上,你将登堂入室。
本书通过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定量分析与个案分析,探讨封君食邑赐爵制度的渊源、发展及其演变规律,对秦汉时期的封君食邑制度进行动态的把握。
这是中国历史上部以“浙东史学”名义加以系统梳理的史著,它对20世纪的浙东史学研究现状作了相对全面的梳理,实现了浙东史学知识的积累、入门与推广“三合一”目录。全书有述有评,通过述,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精华所在;通过评,了解前人成果在专题研究史上的历史地位。《浙东史学研究述评》的宗旨是,以某人生平及史学成就为中心,将不同学人的研究成果串联起来,力求对20世纪的浙东史学研究状况作一全面的梳理,在综述现有成果基础上较完整地介绍一个学者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