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军制》包括了辽朝军制稿;说明;章辽朝中央和地方的军事指挥系统;第二章辽军的征集和编组;第三章辽军的若干制度和军法、军政;第四章辽军的战术特点、装备和后勤;金朝军制;章从中央辅政勃极烈制到元帅府和枢密院;第二章军区设置沿革等等。
《汉简缀述:陈梦家著作集》作者陈梦家先生因研究古代宗教、神话、礼俗而治古文字,再由研究古文字而转入研究古史考古学。在甲骨学、西周铜器代及简片研究方面,无卓有建树,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推重。
1951年春天,中国现代史上最富原创性的哲学家熊十力,就中国古代文化资源和民主政治之关联写下七万字长信《论六经》,呼吁“中国五千年文化,不可不自爱惜”,并认为“《周官》本为民主主义”。 《解:读熊十力给毛泽东的一封长信》的叙述便可追溯至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文。两位作者被此湮没的思想事件所震撼,试图接续熊十力先生之愿,重新解读、讨论《论六经》。他们甚至更进一步,除以中国数千年历史为背景,逐字逐句释读《周官》,详尽复原其本意外,更以今人之立场比较《周官》政治制度设计与西方政治哲学的异同。 《解:读熊十力给毛泽东的一封长信》对《周官》的释读,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早已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制度民主思想。虽然在其后的两千多年间,它遭到了摧残、扼杀和阉割、篡改、歪曲,但仍不绝如缕地被传承了下
德罗伊森治史兼重史事考证与史学理论建构,1857年起。他曾十七次在大学里讲授过“历史知识理论”,除1868年出版的“大纲”部分之外,系统的讲稿先后有徐本芮的整理本(1937)和彼得·赖的考订本(1977)。彼得·赖考订版共三卷。本书系卷(即该书主体部分)的选译。原著包括三部分:德罗伊森讲授史学理论的手稿、大纲草稿、正式出版的《历史知识理论大纲》。本书以大纲的条文为骨干,将手稿中相关内容选出分别附录在条文之下。以此精炼地显出德罗伊森历史理论的要义。 德罗伊森主张史学方法的本质是“理解”,认为历史学家的目的在于根据当时的需要和问题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他的历史理论代表了德国19世纪历史主义反思的高峰。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名酒拍卖、收藏的书籍,更是一本总结拍卖资讯、预测中国白酒收藏投资行情的指南。本书编著者为中国白酒收藏家赵晨,他以2004至2012年的名酒拍卖会为基点,从近几年中国拍卖市场中的万余件名酒拍品中,精心甄选千款珍品。通过对拍品的拍卖资料展示,客观反映它们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希望能够让读者深入了解当前名酒拍卖市场,能够在中国名酒拍卖市场中利用自己的判断,发现所需藏品的价值。
本书旨在帮助设计师成为厉害的沟通者,让他们能够向对项目有影响力的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设计决策并赢得支持。书中内容共分为13章,首先回顾Web、应用和用户体验设计的发展历程,阐述沟通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之后重点介绍如何更好地交流设计,达到为用户提供用户体验的目的。本书适合所有设计师,以及管理者、产品经理、项目经理阅读。
《血酬定律》是吴思先生在五年前推出的一部作品,此次新版,增写了新的前言,对五年摸索的思路与心得作了简要的交代,着重对“血酬定律”的三个要点作了更完整的总结与表述。作者正式提出了“血酬史观”的概念,并预告了自己下一本书的内容:将继续从暴力集团与生产集团关系的角度解释历史现象,用暴力集团之间的竞争关系解释一些重大的制度变迁;理清暴力掠夺生存策略的内外关系,考察各种生存策略的互动和演化,描述演化而成的社会秩序的基本轮廓。 《血酬定律》早已成为吴思先生、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这本书以作者一贯的幽默叙事风格以及丰富多样的取材,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说明影响中国历史的法则。书中探讨了不同朝代的性命价格、平民百姓的反抗策略、土匪绑票勒赎的利害逻辑、商贾巨富的抗害手段等主题,这些类型各异的文章,连
洪煨莲(1893.10.27-1980.12.23),原名业,字鹿岑,谱名正继,号煨莲,英文学名William。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历史学家。 洪煨莲幼学于家,1910年入福州鹤龄英华书院,1915年赴美留学,1917年获美国俄亥俄韦斯良大学文学士学位,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硕士学位。1920年毕业于纽约协和神学院,获神学士学位。1920-1922年在美国巡回演讲,争取美国友好人士援助中国抵抗日本强占青岛。1923年受燕京大学之聘,协助哈里·卢斯为燕京大学在北平西郊建造新校舍募得巨款,当年返回北平,参与新校舍建设,并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燕京大学执教的二十三年期间,曾历任文理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研究院文科主任等职。1924年受燕京大学之命与哈佛大学协商,为创立哈佛燕京学社和争取查尔斯·马丁·霍尔的亚洲文化教育事业基金做出了重要贡献。1925年
《清代考据学》是一部对清代考据学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总结的开创性专著。本书首先综观中国古文献学史,对考据学的内涵和实质作了明确界定。在此新的科学界定下来考察清代考据学,就能发现清代考据学集古代考据学之大成,发展成一个突出的高峰,其内涵更为丰富和完整,并且表现出以传统小学为中心、各方面发展极为迅速的特点。对清代考据学的成就,本书依次在传统小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古文献内容考实诸方面,分别列章进行论述。各章内容以归纳的相关专题为纲,以有代表性的考据家及其有关成果为目,详细举例加以总结论述;同时注意上承下续,作历史的比较,以求纵横关照。对于众说纷纭的清代考据学兴盛原因(包括政治、经济、学术诸方面),本书作了权衡、评论,进而深入研究,提出
本书以Revit 2015作为平台,由浅入深地介绍了Revit API的基础知识、开发工具以及相关资源,并搭配了大量的实例代码、图片和表格,方便读者更好的理解。本书内容是Revit二次开发基础类教程,共有15章,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功能(事件、界面、宏),类层次(应用类、文档类、元素、族等),不同专业(建筑、结构、MEP各专业相关的API)。 本书适用于想要使用Revit API进行编程的初学者,根据本书的Revit API知识,读者可以搭建起二次开发环境,并开发Revit插件来对Revit的数据进行读取、创建、修改、导入导出等;也可以通过API和.NET技术来创建丰富的用户交互界面,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通过扩展Revit本身不具备的功能,使得Revit和其他软件平台进行交互,实现数据验证、检查以及操作自动化,极大地提高数据利用率以及设计的效率。
本书所力求包括的论题范围,就是章的主题。用方便的也许是自负的词句来概括它的内容,第二至第五章可以说是讨论历史思维的逻辑问题,而第六至第八章则构成对要达到历史的形而上学或形而上学的解释的各种企图的批判性讨论。如果有读者对于在单独的一卷书中竟论述了如此之不同的题材而感到惊奇的话,我可以迁就他而承认我意识到了自己是前后不一的;虽然我现在并不像我过去那样清楚地感到,我在本书几章中所触及的问题与前面部分所论述的问题是完全不相干的。
本书是为祝贺齐世荣先生八十寿辰而编的学术论文集。 齐世荣先生是我国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治学、教书,如今已是桃李天下。本文集的作者,或是就学于齐先生,或是在学术生涯中长期受到齐先生的教诲和扶掖,其中很多人已经成为知名的学者、教授,更是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本书所选文章均是作者近年来发表的得意之作。其内容以世界近现代史为主,涉及史学理论和世界史学科的各个研究方向,既有古代的罗马和中世纪的拜占庭,也有近代的美国和日本;既有政治史、外交史,也有宗教史、文化史;既有二战史,也有冷战史,研究对象多为近年史学领域的热门课题。就研究方法而言,本书论文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重视史料的挖掘和运用,尤其通过注释可以看出,手资料的引用率所占比例甚大。这无疑是继承了齐
《历史讲演录(精)》一书是雷蒙·阿隆的遗作,于1989年出版,同时还是1972-1974年期间作者在法兰西学院的讲课课程。雷蒙·阿隆深受维特根斯坦和波普分析哲学概念的影响,并从哲学、历史、社会学的多重角度,向读者展示了一种特别意义的历史研究,是不可多得的表现雷蒙阿隆跨领域研究的作品。 在本书中,雷蒙·阿隆将盎格鲁-撒克逊的分析哲学与德国传统的社会学相融合,在其活灵活现的话语中使两股思想互相对话,并再现了德国传统中的中心疑问:认识人类历史与认识自然世界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人们是否能像解释物体下落那样解释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决定?
《汉简缀述:陈梦家著作集》作者陈梦家先生因研究古代宗教、神话、礼俗而治古文字,再由研究古文字而转入研究古史考古学。在甲骨学、西周铜器代及简片研究方面,无卓有建树,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推重。
“历史本体论”这个词汇在作者多年的论著中不断被提及,这本新著即就此展开述说,重点围绕“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勾勒出“历史本体论”的大体轮廓。 “历史本体论”本是平易道理,毫不高深,因之也就直白道来,而不必说得那么弯弯曲曲,玄奥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