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辞典》是一部官修史书。贞观十年(636)修《隋书》纪传部分时,已开官修史书之先例,但当时调动人力不如《晋书辞典》多。自修《晋书辞典》之后,历代正史沿为成规,多是设立史馆、宰相监修,从此成为中国史学编纂史上由私人修史到官家修史的一个转折点。 《晋书辞典》的作者是唐房乔等,如《四库提要》等书,即题为“房乔等奉敕撰”;但有的本作唐太宗撰,如殿本即题为“唐太宗御撰”;也有的写作唐房玄龄撰,如中华书局点校本。
不装逼,真的会死 中国这三十年,价值解构是一个基本思潮。在这样一种背景底下,“道义”好像成了一个可疑的词,在满堂的哄笑之中,即使没倒塌,也显得很猥琐。你说“道义”,几乎就会被人在心里替换成“装逼”二字。 有人哂笑——不装逼真的会死吗? 这三十年,我们也见过了太多形形色色的创业者,在这个丛林的时代殊死搏杀,视*一桶金的原罪为理所当然。然而,真正做大做强做长做久的企业却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如烟云起灭。 不妨问问——它们都是怎么死的? 是的,不装逼,真的会死! 你还真别不信——道义和价值,才是人类深厚绵长的维系力量。 拿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历史来说,就包含了这么一条主线。 三国可以说是中国人熟悉的一段历史,却也是容易被误读的一段历史。就拿蜀汉来说,很少有人注意到蜀汉历史的三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