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介绍我国三国时期历史的社科类图书,重点刻画主要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其余的人和事多为简要写法,属于三国简史。世人都皆谈三国,但很多人都因虚构演义的精彩而弱化了对历史的认知,似乎这些才是人们茶余饭后所谈的 三国 ,但历史不是演义,本书为您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为您揭开一个个三国的未解之谜,告诉您一个被复杂表象掩盖下的真实的三国。本书的风格类似《明朝那些事儿》,将三国历史用通俗轻松的语言娓娓道来,用讲故事的方式说历史,叙说那被隐藏了1800年的真相。
◎内容简介 西晋末年,司马懿的子孙为了争夺权力,展开了长达16年的大混战,并引发了神州陆沉的永嘉之乱,古老的中国由此进入了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 从开国(317年)到亡国(420年),东晋历时103年,一直在门阀政治的泥淖里挣扎,皇权与门阀的博弈一直没有停止。本书以温情细腻且克制的小说式笔法,以先后控制东晋朝政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几大家族间的 权力的游戏 为线索,将几大家族的盛衰荣辱与东晋王朝的百年兴亡娓娓道来,脉络清晰地梳理了东晋这段充满挑战与变革,同时又引人入胜的历史。
◎内容简介 从西晋的短暂稳定到东晋十六国的混战,短短150年,治与乱短时间内迅速更替,南与北在对峙中不断融合,社会秩序一次次崩塌又一次次重建,中华文明在混乱与颠覆中迎来新生。 作者政治学的专业背景带来与众不同的历史视角,以两晋人物为主线,从西晋建国讲到东晋灭亡,从名士风流讲到门阀政治,从世族关系讲到政权混战。15个家族的起落,23个政权的更迭,20余场大战的始末,数百位风云人物的命运,用一书厘清百年乱局,讲透前因后果。
这是一个炼狱般的时代,混乱值爆表,战乱频仍,生灵涂炭。这里有奋不顾身的拼博、对时局的准确分析与把握、识人用人之道、隐忍智慧、变幻莫测的机谋与权变 官场的博弈之道,战争的铁血奇谋,奋斗的心路历程,上演一段别样的南北朝传奇。 彪悍南北朝系列,在天涯社区连载时就好评如潮,出版后更是拥有超高人气! 文辞酣畅淋漓,颇有东坡大江东去之风。 大气磅礴的史诗,震撼人心的故事 目前看到过的关于南北朝时期ZUI好看的书,没有之一! 本系列包括《十六国风云》、《枭雄的世纪》、《铁血双雄会》、《铁血后三国》、《乱世终结者杨坚》5种图书。 《彪悍南北朝之十六国风云》: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时代,可以说,没有十六国就没有北朝,就没有后来强盛的隋唐。 在这熠熠发光的时代洪流之中,有铁血战神也有风流名士,有逆袭草根
本书是一部关于三国时代的断代史著作,全面叙述了三国政治军事的演变历程,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全书大体分两个部分,首先以简洁流畅的语言讲述了从汉末群雄并起,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到西晋统一的整个历程,线索清晰,密实详赡,重要人物和史事皆有述及,且通过辨析史料,纠正了很多通行的旧说;其次分门别类论述了三国时代的经济、制度、民族、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的状况,每一专题,叙述全面,见解公允平实,且对前人研究亦有所补正。本书史料扎实,论述严谨,语言生动流畅,既是专业的学术著作,也是读者了解三国历史的入门书。
本书是柳春新先生以专题论文为基础撰写的一部政治史著作,深入探讨了从汉末王纲解纽到西晋重归统一约百年间的政治变迁。全书从宏观形势、社会风气、政治文化、制度结构、政治事件、家族个案等角度,论述了汉末袁氏政权、曹操政权、曹爽集团、司马氏政权等统治集团的发展演变与斗争兴衰;分析了不同阶段统治者如曹操、魏文帝、魏明帝、晋武帝的治国政策及其利弊得失。从纷乱的史事中,执简驭繁,选取关涉当时政治格局乃至整个时代特征的大问题,做个案研究,各篇彼此独立,又逻辑贯通、相互链接,勾画出汉末魏晋政治演变的基本线索和整体面貌。本书初版于2006年,此次再版,整理者按照作者生前的规划,增补了数篇文章,更为全面地展现了柳春新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政治史领域的学术成果。本书文风质朴,考证严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研
全书从司马懿的崛起写到东晋的灭亡。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司马氏父子坚忍深谋,接力经营,*终以晋代魏,降蜀灭吴,一统神州。然而干戈方熄,内乱又起。昏君即位,贾后当政,八王同室操戈,晋室一片混乱。刘汉乘势而起,揭开五胡乱华大幕。司马氏难以立足北方,仓皇南渡,与北方诸胡划江而治,开启了中国*为眼花瞭乱的时代:北方诸胡以大地为砧板,以众生为鱼肉,铁骑纵横,高呼酣斗,山河之间,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东晋君臣,虽不忘丧国之痛,但依然争权夺利,你死我活。门阀大族各不相让,或把持朝政,为所欲为;或拥兵自重,霸居一方,致使司马氏一朝始终积弱,多次为权臣所乘,数次起死为生。摇摇欲坠多年之后,*终奇迹不再 刘裕大权独揽之后,断然夺过传国玉玺,宣告大晋王朝退出历史舞台。
这是一个常被忽视的时代,它夹在三国和隋唐两个著名的历史时期之间,历史教科书上几乎一笔带过。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时代,可以说,没有十六国就没有北朝,就没有后来强盛的隋唐。在这熠熠发光的时代洪流之中,有铁血战神也有风流名士,有逆袭草根也有复国贵族,有中土豪杰也有异域英雄。出身奴隶却登上皇帝宝座,这是石勒;千载留名却始终充满争议,这是冉闵;宽容大度却屡屡遭到背叛,这是苻坚。 坎坷半生却能够应时而起,这是刘渊;空有慷慨意气却难挽危局,这是祖逖。在这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分裂时代,他们演绎着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隋唐盛世是公认的中国古代历史的*时期,然而其产生也绝非偶然。在隋唐之前的南北朝后期,尤其是从北魏分裂(公元534年)到隋朝一统(公元589年),这段五十余年的历史,长期被隋唐盛世的光环所淹没,这段历史表面上看似混乱而黑暗,但在混乱中却酝酿着走向统一的历史契机。 本书围绕南北朝*后五十余年的历史展开叙述,也就是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接着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随后是北周吞并北齐,杨坚*终以隋朝取代北周、灭掉南陈,统一全国。在这短暂的五十余年时间里,分裂了近三百年的中华大地重归一统,同时也终结了长达169年的南北朝分裂对峙局面。 本书所写的历史,战争此起彼伏,矛盾错综复杂,人物叠彩纷呈,情节曲折生动,煞是好看。本书将影响历史的人物和事件捋得非常清晰,简明扼要地讲述给读者,并且还有针对性地进行
自刘宋代晋至隋灭南陈的一百六十余年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段。这期间,以汉文明为主导的华夏帝国,与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长期对峙,起始于两晋时期的诸民族交融和斗争持续深化,从当时社会来看,这固然是一个充满了灾难与痛苦的时代,但站在历史维度来看,冲突是不同性质文明碰撞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带来的结果并非全是负面的。就当时汉文明的历史进程而论,两晋时代充满着病态的贵族习气,通过自身力量已经无法荡涤和解决,换言之,汉文明走到了一个瓶颈期,非经剧烈的冲撞和融合,很难靠自身力量走出来。此种条件下融入塞外民族的活力,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这本小书,正是从这个角度入手,试图揭开南北朝时代的面纱,由点及面地了解那些逝去的人和事,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留下的痕迹。
北地悲歌,吴声艳曲;胡风彪悍,衣冠风流;铁马金戈,流风余韵。作者历时五年创作诚意之作,全程讲述南北朝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两百年大历史。 卷讲述从草根英雄刘裕去世到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细述南北朝伊始的血雨腥风。第二卷讲述从元嘉草草到宋室大乱,讲述南来北往中北朝如何渐居上风。第三卷讲述萧齐代刘宋,空望北方故国;孝文迁洛阳,承继中华衣钵。看南北朝中期兴衰嬗替的脉络。第四卷讲述从萧衍代齐,钟离大战,南北对决,到北魏末年,六镇举义,河阴之变。南北朝后期一场场大乱拉开帷幕。第五卷讲述魏分东西,宇文泰、高欢令北方狼烟四起;引狼入室,侯景把南朝搅得乌烟瘴气。看二人竟鹿死谁手?后继是否有人?第六卷讲述从新一轮三国鼎立到北周武帝宇文邕统一北方;从杨坚篡周建隋到统一中国。包括东晋时期在内二百余
本书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比较特别的一部文史普及读物。吕先生用通俗易懂的笔调讲述了读者熟悉的三国故事。通过史料的整理、引用、考订等,区分了真实的三国与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三国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不仅纠正了汉末三国的历史谬误,还对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作了精到的分析,并借助史事阐发事理。本书行文亲切朴实,颇为口语化,却又不失严谨。书中引用了大量可信的证据,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版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张耕华教授的指导下,增补了文本内容,导读。既完善了文本内容,同时指导读者阅读,领悟历史和文本本身的精妙。张耕华教授还为本书出版提供了诸多吕先生的照片和手稿,此次出版一并付印,留给读者缅怀和感受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
公元386 年,代国遗腹王子拓跋珪走马草原、横戈塞上,建立鲜卑魏国,揭开北朝大幕。公元 420年,东晋名将刘裕接受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帝位,建立南朝刘宋,定都建康,相伴滚滚长江的六朝古都开始见证南朝的风雨沧桑。公元589年,北方五十万铁骑踏过长江,陈朝风流后主陈叔宝藏身景阳宫井,南北朝落下帷幕。《南北朝那些事儿》正是描绘了这两百多年神秘而又辉煌的历史。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指向一个藏在历史深处的家族:琅琊王氏。他们鼎盛300多年,在幕后操纵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即使高坐御塌上的皇帝,也只是他们家族的代理人。他们被誉为“中古 家族”。 本书钩沉史料,全景式记录这个家族的崛起之路,并揭示了他们基业长青的关键所在:成大事者,慢半拍。 深藏九地之下,才能蓄积冲天之势这个家族的奠基人是卧冰求鲤的主角王祥,一千多年来,他被打上愚孝的烙印。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孝顺的名气传出去不久,他就被邀请做官。他无意于从低阶幕僚做起,隐居深山,几十年不出。直到名气传遍天下,他才接过曹魏的橄榄枝。甫一出山,就位居九卿。 在别人狂热的时候清醒,才能看清大局公元307年,八王之乱引发西晋内斗。当其他豪门前仆后继地卷入混战,想要分一杯羹的时候,家
本书是以五胡十六国时代背景为主题的学术论著。主要整理日本学界字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五胡十六国研究,将去分成草创期的五胡十六国研究、五胡十六国研究的展开以及现代的五胡十六国研究三期,且详细介绍了三个时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研究课题以及待突破的瓶颈。
本书是 蔡东藩中华史 系列之一,讲述了南北朝的历史兴衰。《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原为旧白话,为便于今人阅读和品鉴,由众多专家学者编译为当代白话,是为《蔡东藩中华史》。此书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0万字。该书在史料上遵循 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在体裁上突出 义以载事,即以道情 的特点,并且自写正文,自写批注,自写评述。
本书是 蔡东藩中华史 系列之一,讲述了两晋的历史兴衰。《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原为旧白话,为便于今人阅读和品鉴,由众多专家学者编译为当代白话,是为《蔡东藩中华史》。此书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0万字。该书在史料上遵循 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在体裁上突出 义以载事,即以道情 的特点,并且自写正文,自写批注,自写评述。
从历史断代上说,三国起于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东吴,止于公元263年曹魏灭掉蜀国,共计35年。在此之前,曹丕称帝,但蜀汉与江东并没有称帝,是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三国的;在此之后,中国大地上只留下曹魏以及后来的晋与东吴两个政权,亦不能称为三国。这一理解与我们平素基于《三国演义》而得出的印象大相径庭,因为我们耳熟能详的 三国英雄 大多活跃于所谓的 三国 之前! 本书主要描写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共计40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在史学上应当属于后汉史,却是我们印象中的三国史,也是三国故事*精彩的一段历史时期。
南朝版 权力的游戏 ,传神勾画南朝争霸史的呕心力作。全景再现南朝的兴亡历程,让南朝历史上著名的主角们,为您讲述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个黑暗、血腥却也辉煌、璀璨的时代!逐日摘星的宏图大业,彪悍传奇的英雄俊杰,数风流人物,还看南朝! 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时代,这一时期虽然短暂,但对后来的隋唐大一统产生了极为正能量的影响,了解这段历史,是时代及读者的需要。 本系列图书以轻松诙谐的笔调纵深讲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异彩纷呈的历史,对南北朝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铁马金戈的战争场景、云谲波诡的宫廷阴谋、离散破碎的皇权亲情、无边泛滥的情色欲望等方面都有全面的描述与评论,帝国争霸兴衰史在轻松幽默的叙述中娓娓道来。 本书为该系列的首册,讲述了南朝政权 刘宋,从建立到
从历史断代上说,三国起于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东吴,止于公元263年曹魏灭掉蜀国,共计35年。在此之前,曹丕称帝,但蜀汉与江东并没有称帝,是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三国的;在此之后,中国大地上只留下曹魏以及后来的晋与东吴两个政权,亦不能称为三国。这一理解与我们平素基于《三国演义》而得出的印象大相径庭,因为我们耳熟能详的 三国英雄 大多活跃于所谓的 三国 之前! 本书主要描写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共计40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在史学上应当属于后汉史,却是我们印象中的三国史,也是三国故事*精彩的一段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