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一部记述从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于古唐国开始,到公元前376年晋 国被赵、韩、魏三家所灭,约660年的地方断代史。全书收录人物220多位,包括30余位国君、80余位执政卿、卿及其他人物。为使读者易懂好读,对国君的记述采用了编年体,并以此为纲。对其余人物,采用纪传体。对事件则采用了纪事本末体。春秋中晚期,历史把晋国推到了前台,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 历史画卷,演绎了一个个千古传颂的典故。 鉴于作者本人意愿、专家建议以及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的新发现、新进展,特此修订。
北地悲歌,吴声艳曲;胡风彪悍,衣冠风流;铁马金戈,流风余韵。作者历时五年创作诚意之作,全程讲述南北朝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两百年大历史。 卷讲述从草根英雄刘裕去世到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细述南北朝伊始的血雨腥风。第二卷讲述从元嘉草草到宋室大乱,讲述南来北往中北朝如何渐居上风。第三卷讲述萧齐代刘宋,空望北方故国;孝文迁洛阳,承继中华衣钵。看南北朝中期兴衰嬗替的脉络。第四卷讲述从萧衍代齐,钟离大战,南北对决,到北魏末年,六镇举义,河阴之变。南北朝后期一场场大乱拉开帷幕。第五卷讲述魏分东西,宇文泰、高欢令北方狼烟四起;引狼入室,侯景把南朝搅得乌烟瘴气。看二人竟鹿死谁手?后继是否有人?第六卷讲述从新一轮三国鼎立到北周武帝宇文邕统一北方;从杨坚篡周建隋到统一中国。包括东晋时期在内二百余
本书论述的是公元398年游牧民族鲜卑拓跋部在今山西省大同市所建北魏平城政权的发展历程。 ????以道武帝为首的一批在中原流亡过的拓跋贵族,由于感受过中原封建制度和文化的影响,积极地推行离散诸部措施,以剥夺部落酋帅的特权,促使拓跋部落联盟迅速解体,建立起新型的平城政权。随后,道武帝推行了一系列仿效中原传统制度的政治、经济措施,特别是建立皇权和官僚系统,以取代部落联盟首领的推举制度,从而将拓跋部推进封建体制的门槛。不过,拓跋部落的遗制仍然顽固地影响着平城政权,在皇位继承中兄终弟及遗制的干扰就是突出的反映,而且由此引发了道武帝末年的动乱。 ????平息动乱以后即位的明元帝,采纳汉族士人崔浩的建议,以太子监国制消除兄终弟及制的影响,,确立了父子相承的皇位继承制,使其长子太武帝顺利
《两汉魏晋南北朝史探幽》所收文章,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发表的主要作品,内容涉及两汉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制度史和思想史,讨论较为集中的是汉代《春秋》学、东汉政治、西汉王国和侯国制度、南北朝散官制度等问题。作者从政治文化角度切入政治史、制度史和思想史领域,既重史实层面的发掘考证,也努力探求各领域间的深层关联。故其文章不仅在观点和结论上有新意,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也有所创新。
三国时期,是中国中古社会的转型阶段。它与其前的两汉时期和其后的魏晋南北朝比较,则无论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人口与民族构成、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及社会生活,都有了明显的差异。正是因为处于这一差异的过渡时期,从而使得三国历史具有了特殊的历史地位和魅力,也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
郝连勃勃大王这样评价说:历史,既不是死亡的人与事物,也不是年代、数字、人名、名词解释的干燥混合体。如果都能像“姜狼豺尽”能达到“精致的写作”,我们读者在欣喜之余能进行“趣味的阅读”。结果,我们一定能够得到一种犹如在沉睡的历史深处突然发现珍宝奇物般的、超乎想象的惊喜。 五代是个真正的乱世,乱世的故事其实是最好看的,而且只有乱世才能出故事。纷纷五代乱世间,残唐风云笔底现,试看姜狼的如橼巨笔,揭开动人心魄的真实历史大戏。 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宋朝建立前,在中原地区存在的五个政权,朱温建立的梁、李存勖建立的唐、石敬瑭建立的晋、刘知远建立的汉、郭威建立的周。十国是指杨行密建立的吴、李昇建立的南唐、钱镠建立的吴越、王建建立的前蜀、孟知祥建立的后蜀、马殷建立的楚、高季兴建立的荆南、刘隐
本书以十讲之篇章美容之风、服药之风、饮酒之风、任诞之风、隐逸之风、品鉴之风、清议之风、清谈之风、之风、艺术之风通过上百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对《世说新语》这部奇书所再现的魏晋时期的奇风异俗、奇人异事,进行了生动的现代解读,视角新颖,见解独到。一卷在手,王谢旧事,尽收眼底;古风今韵,如月入怀。
两晋宗室制度,尤其西晋宗室制度具有典型性。
《现代史学家文丛:魏晋南北朝史札记(补订本)》是周一良先生对《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共十二部史书的读书札记。现在呈现给读者的《魏晋南北朝史札记(补订本)》,不仅是收入周先生对上版札记中46条札记条目的补注,有的条目下有两条补注,实际共有补注51条。补注的内容来自正史、笔记、类书、碑刻、域外史籍、佛藏、考古发现及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还有就是敦煌书仪研究中的新发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