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大型图片集,共收有500多幅从未公诸于世的清末民初老照片,选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的莫理循档案。 莫理循(1862~1920),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1897~1912),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1912~1920)。他在北京居住了20余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他身后留下的图片资料约3000余幅。旅澳历史画家沈嘉蔚从中精选主要部分并作了必要考证。本画册分为《北京的莫理循》、《世纪之交的战乱》、《目击变革》三册,含庚子事变纪实、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变迁、清末民初民情风俗、莫理循与中国仆人的友谊、莫理循与清民初在华洋人等专题内容。除老照片外,编者还精选了少量文物照片,如孙中山于1906年印的钞票;大清邮票上加盖中华民国邮戳的明信片
次国共合作始末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主要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本书作者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所所长段治文教授。
1901年,日本著名文物摄影家小川一真随八国联军在北京、天津等地拍摄了大量照片,本书选出460余幅辑录成书。这批照片真实记录了侵略军的情况,如其组织、装备、行程、沿途军事要地、主要战场,以及攻陷北京后驻防一年期间的政治、外交活动,还记录了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建筑、城乡风貌等大量人文景观。
他们是富有正义感的日本学者,他们从1998年6月起,17年来,27次亲历海南岛,开展日军侵琼罪行实地调查,通过寻访日军侵华时期暴行下的幸存者和目击者,探查当时的各种遗址遗迹,并搜集、整理、研究了大量历史资料,从而让过去那段过往的真相逐渐清晰起来。他们客观、真实、多角度地记录下日本侵略海南岛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当年海南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他们当中有日本人、在日本生活的韩国人,为了让更多日本民众了解日军在海南岛的所作所为,他们无情地揭露日军当年的残暴行径。 本书讲述了海南岛近现代史研究会的沿革和创立过程,并讲述了研究会在创立之前以“三重县木本被虐杀朝鲜劳工(李基允、裴相度)追悼碑修建会”的名义就日本三重县“木本事件”的调查情况,再到以“查明纪州矿山真相自治会”的名义到海南岛调查日本石原产
黄时鉴,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对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他的专著有《东西交流论谭(第二集)》、《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三百六十行》、《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解说插图中西关系史年表》、《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图像》等近30部。本画册收录了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画报》刊登的百余幅关于中国印象素描,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图像,真实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现状。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太平天国史纲》共分为八章,作者分别考证的背景、的酝酿及爆发、十五年战争的经过、《天朝田亩制度》下的社会展望、的性质及其失败原因、影响等方面。著者秉持着“既不歌颂洪杨,也不咒咀洪杨;既不借往事以宣传,也不愿掩饰史迹的真相”的态度,“只求在真确可信的史料中,写出一部真确可信的历史”,正如汤象龙、吴晗先生所评价的“全书结构的严密,资料的丰富,态度的谨慎,我以为在现代中国史学界里,是一部难得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