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入选得到年度书单」
    •   ( 6196 条评论 )
    • 谌旭彬 /2023-12-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1861年,咸丰皇帝逃往承德,并死于避暑山庄。为了壮大国力,摆脱面对西方的弱势局面,在慈禧和奕?的带领下,大清王朝开启了自上而下的变革之路。 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通过 总理衙门 的创设、 同文馆 的建立、 近代海关系统 的引入、洋务 军工企业 的创办、 外交使团的西行 、广学会的成立、废除武举、昆明湖里练兵等事件,大清并未走向愿望中的强大,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帝国的灭亡。 在1861-1911这五十年里,有许多历史人物值得关注和研究,如缺乏理政常识的太后、连汉献帝都不如的光绪、被逐离政坛的恭亲王等权谋与争斗不绝如缕的清廷高层;还有 深埋改革主张 的冯桂芬、 选择性 开眼看世界 的 斌椿 、 时代的出局者 徐继畬、身陷教案的曾国藩等有挣扎但又怯懦的官僚士大夫;同时也有挑战君权神圣的严复、要做陈涉的官二代谭嗣同等图变图强

    • ¥90 ¥198 折扣:4.5折
    •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   ( 371 条评论 )
    • 苏同炳 /2023-11-01/ 上海三联书店
    •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本书选取中国近代史上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手握重权或掀起浪潮的关键人物,以时间顺序排序解读,借叙述他们的生平事迹来叙述晚清历史上发生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及发生的原因,像说故事一般剖析清代后期历史演变的情形,既不失掌故逸闻之趣味,又能掌握历史发展之趋向。

    • ¥53.1 ¥118 折扣:4.5折
    •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上
    •   ( 665 条评论 )
    • ( 美) 费正清 著,牛贯杰 译 /2021-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 1854)上》首先考察了传统中国的外交模式 朝贡体系 及其在广州的应用。接下来讨论了鸦片战争以及*批不平等条约的适用过程。1845年至1851年间,新的条约体系遭遇挫折,清朝方面竭力限制条约中承认的特权,而外国人也在尽力为他们获得额外的好处。1850年至1854年间,上海的状况极为混乱。随着外国海关税务司的*终确立,条约体系开始复苏。《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 1854)上》并未沿用当时流行的帝国主义观点,指出1842年至1860年间的新条约体系意味着清朝开始接受与外国人 共享治权 的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通商口岸和外国海关税务司成为中西 共治 的合作者。

    • ¥53.1 ¥118 折扣:4.5折
    • 十四年:从1931到1945 《传记文学》 台海出版社【正版保证】
    •   ( 23 条评论 )
    • 传记文学》 /2016-07-01/ 台海出版社
    • 本书辑录了台湾《传记文学》杂志所载的抗战亲历者回忆文章。这些亲历者既包括何应钦、张发奎、宋哲元等国军高级将领,也有参加过大小战斗的国军中下级军官。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始,中华民族经历了长达十四年的浴血抗战。本书选取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对日受降五个重大历史事件,通过战争亲历者的回忆,用手资料为读者解密不为人知的战场细节,近景重现中华民族的悲壮史诗。

    • ¥62 ¥129 折扣:4.8折
    • 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浴火重生(精)
    •   ( 46 条评论 )
    • 郑曦原 /2018-11-01/ 当代中国出版社
    • 《纽约时报》创刊于19世纪中叶(1851年),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纽约时报》自创刊以来就有了对中国的报道,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系列报道之深入,令人惊叹。本套丛书分三本: 《浴火重生: 纽约时报 中国抗战观察记》: 1937年7月7日 ,日寇进攻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中华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候。从此,中国人民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全面抗战,并*终取得完全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纽约时报》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报道,以西方人的眼光较为全面地观察和记录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这段历史。这些报道和评论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惨烈状况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 ¥56.7 ¥126 折扣:4.5折
    • 【2024文津奖图书】时刻人文 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 王宏志著 黄克武/黄兴涛/李雪涛/罗新/章清/邹振
    •   ( 116 条评论 )
    • 王宏志 /2023-06-01/ 东方出版中心
    • 作为中英官方的 次正式接触,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对两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毋庸置疑,然而使团的沟通与翻译问题罕有进入研究者视野。本书聚焦翻译在这次中英对话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全书七个章节以时间为轴线,由多个问题驱动论述,通过对使团译员背景以及国书、敕谕、礼品清单、往来书信等各类文件的翻译和改写的考察,并基于对大量珍贵档案和多门语言文献材料抽丝剥茧式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力图还原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的翻译过程,向读者展示翻译在马戛尔尼访华事件乃至近代中国外交活动中的至关重要性。本书资料丰富详实,论述严密,对使团研究的许多问题提出了新颖见解,填补现有使团研究的空白,为近代中国翻译史、中英外交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典范。

    • ¥76.3 ¥158 折扣:4.8折
    • 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共和十年(精)
    •   ( 60 条评论 )
    • 郑曦原 /2018-11-01/ 当代中国出版社
    • 《纽约时报》创刊于19世纪中叶(1851年),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纽约时报》自创刊以来就有了对中国的报道,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系列报道之深入,令人惊叹。本套丛书分三本: 《共和十年: 纽约时报 民初观察记》: 1911年,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帝制。之后十年(1911 1921),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激变之中:新旧制度变换、新旧思想冲撞、各种政治势力交替,内忧外患,国民彷徨,许多影响中国发展的事物和思想皆发端于这一时期。危机与希望仅一线之隔。 《纽约时报》将目光紧紧追随着这个老旧帝国,客观记录了它告别帝制走向共和的艰难转身,留下许多相关的报道和评论,为其做了一份很有价值的第三方记录。以西方人的眼光,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进行了分析,对其未来作了预测,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历史的另一种

    • ¥54 ¥120 折扣:4.5折
    • 鸦片战争【售后无忧】
    •   ( 2 条评论 )
    • (英)蓝诗玲 刘悦斌 /2015-07-01/ 新星出版社
    • 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所该共同面对的话题,而英国新锐汉学家蓝诗玲女士的这本新著正是站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视域来对此加以考察,旨在让我们跨出地域的限制,认真反思这场世界冲突的种种罪恶和矛盾。蓝诗玲充分吸收了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比如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又能在中英文原始史料中找寻更多动人的历史细节。得力于她深厚的文学造诣,像林则徐、琦善、义律这样的历史人物经她描写,仿佛便可浮现于眼前。除了战争过程中的细节叙述之外,蓝诗玲还往后记述了中英两国人民对此战争的复杂的历史记忆,尤其在中国近代国族构建中扮演的角色。

    • ¥62.29 ¥302.58 折扣:2.1折
    • 古代西亚文明 亓佩成 山东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亓佩成 /2016-01-01/ 山东大学出版社
    • 《古代西亚文明》是高校通选课教材。《古代西亚文明》撰写的主要对象是西亚历目前的古文明,主要内容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赫梯文明、埃勃拉文明、乌拉尔图文明、弗里吉亚王国、吕底亚文明、腓尼基文明、犹太文明、古波斯文明。

    • ¥96 ¥283.37 折扣:3.4折
    • 【正版】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特惠精选,品质无忧】
    •   ( 3 条评论 )
    • 陈旭麓 著 /2013-12-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认为,“近代中国是我们祖国刚刚走过来的昨天,与我们的生活如此亲切,它的遭遇和前进更不能不使我们百回千转地思之了”。新旧杂陈,新陈代谢,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特点,也是其复杂性所在。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插图本)》中,作者对近代中国的重要命题,进行了具体而有说服力的辨析,在在发人深省。分析精当,文笔生动。相信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更加真切而深入地感受近代中国的历史脉动,进而增进对这段屈辱与奋斗的认知度。 推荐购买 : 《绝版甲午(全新修订版)》

    • ¥50 ¥200 折扣:2.5折
    • 中国近代政治得失 马平安 华文出版【放心购买】
    •   ( 1 条评论 )
    • 马平安 /2014-03-01/ 华文出版
    • 《中国近代政治得失》一书打破时空壁垒,破解大清王朝268年兴衰之谜。 《中国近代政治得失》从十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晚清这棵大树如何从根部腐烂,直至轰然倒塌! 众所周知,清王朝在它的早期曾经辉煌一时,创造出中国传统社会中其他王朝所未曾有过的煌煌业绩,无论是百年的康乾盛世,还是对边疆民族关系的智慧处理,抑或对中国辽阔版图的奠定,都可以说是了前人。当时的中国,无疑称得上世界上少有的泱泱大国。1912年清政府之所以垮台,是因为有其垮台的自身原因。 本书作者长期梳理资料,孜孜矻矻,希望能全面解开这个谜底。本书从总结政治得失的角度,对晚清时期中央政府在治国过程中所犯的一些主要错误进行剖析,力图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 ¥61.4 ¥132.8 折扣:4.6折
    • 张勋复辟始末【正版书籍,满额满减,咨询更优惠】
    •   ( 1 条评论 )
    • 王忠和 /2014-04-01/ 湖北人民出版社
    • 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期中,政治舞台上,风云变幻,色彩纷呈,张勋复辟就是在此期间上演的一场闹剧。本书从客观的历史观点出发,分析了当时世界和中国的政治形势,各政治派别之间的利害矛盾,以及众多政治人物的性格特点等,从而再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

    • ¥63 ¥189 折扣:3.3折
    • 雨花台忠魂图集
    •   ( 101 条评论 )
    •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江苏古籍出版社 编著 /2000-01-01/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 《雨花台忠魂图集》,是一部缅怀革命先烈,歌颂中国革命的大型历史文献图册,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雨花台烈士革命斗争的翔实资料,更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生动教材。 这本图集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藏的历史图片、档案资料、革命文献,以及各地新发现的有关史料,精心编撰而成。翻开一页页《雨花台忠魂图集》的篇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无数感人至深的浩然正气和悲壮事迹。在雨花台烈士群像中,有我党早期领导人,曾担任过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等职务的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有跟共产党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有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领导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有刘少奇的夫人何葆珍,*故乡韶山任党支部书记毛福轩,朱德介绍入党的许包野,胡耀邦的战

    • ¥56.4 ¥400 折扣:1.4折
    • 中国近代史(精装全二册)
    •   ( 2145 条评论 )
    • 陈恭禄 /2018-05-29/ 新世界出版社
    • 本作品是著名历史学 家陈恭禄 先生的代表作。先生自幼饱读诗书,1921年考入金陵大学,先是主攻化学,不久转入农学,*后进入历史系。先生博闻强记,潜心阅读中外史料,把近代中国置于世界史的视野里去观察。鉴于当时社会上流布的中国近代史书参差不齐,1926年 陈 先生萌生撰述近代国史的念头,历时8年(1934年)《中国近代史》成稿,叙述了自鸦片战争至1930年代初的中国历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该书被时人推荐为大学书目,两年之内接连五版,成为当时*权威的近代史之作。 陈恭禄 先生的这部作品既重史料,又兼分析,形成论断。该作品具备雄厚的中西资料基础和开阔的视野,信息丰富,知识性强,可读性强。历史是*好的老师,历经80余年再次修订出版 陈恭禄 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史料价值。

    • ¥54 ¥120 折扣:4.5折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套装共5册)
    •   ( 2 条评论 )
    • 董郁青 /2013-09-01/ 上海三联书店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5卷)内容简介: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5卷)是作者濯缨子一生呕心沥血之作,它作为以现代历史故事写演义小说的罕见之作,从风俗史的角度展现了晚清至民初军阀时期的政治轶事,并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开篇第一回便点明其宗旨“并不是借着小说,随便拿人开心”,而是在其中寄予了“一番惩劝之意”.这种“惩劝”批判了当时把“从前的礼教纪纲、廉耻道德,全都变得一点影子没有了”,同时又对晚清政治的腐败进行了深刻剖析,对王朝覆亡的教训进行了历史的清算.虽为稗官野史,但事必有据,人必有名,正可填补正史之不足,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自1920年开始在天津《益世报》的副刊《益智粽》上发表,直至1932年登竣,长达12年.该书以晚清至民国军阀时期政治轶事为经,民间风俗人情为纬,纵横穿插文笔生花,全书一百○一回,约二百余万言.卷帙浩繁广远

    • ¥92.28 ¥298 折扣:3.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