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见证了无数政权的崛起与衰落, 但人类文明的征程从未中断,没有哪种文明会不经历波折起伏而长盛不衰。 从盛极一时的金字塔时代到埃及帝国终结,从希伯来王国的建立到其终被亚述和迦勒底摧毁,从希腊人征服爱琴海世界到市民和城邦的消亡,从罗马统一意大利到帝国分裂、灭亡 地中海一一见证了这些伟大文明的崛起和陨落。读懂地中海,你就能看透中东乱局的千年宿怨之根,理清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明白为何它孕育并塑造了西方文明。 ★本书内容基于芝加哥大学教授J H 布雷斯特德的历史学讲义 内含300幅珍贵历史实物图片 展现近代西方重大考古发现 见证从史前3000年到西罗马帝国灭亡3000多年间人类文明的征程 探究文明从诞生、兴盛到衰亡的全过程,揭示文明发展轨迹背后的历史规律 ★严谨权威的史料分析 生动流畅的讲述 丰富的图片资料=
镰仓幕府末期,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 后醍醐天皇横空出世,决心夺回被幕府瓜分的政治权力。同时,各地武士掀起推翻镰仓幕府的浪潮,源氏武士的后裔 足利尊氏脱颖而出,成为武士阶层新的代表。随着尊氏就任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武士阶层与专制王权之间的矛盾再难避免。 本卷以《太平记》为线索,展现了南北朝时期两个朝廷、两位天皇并立的特殊局面,并重申了 物语 对现代人、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南北朝,日本历史中动乱和变革的时代。 书写者的笔墨紧紧扣住了历史演进的旋律,记录下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在历史中的奋力选择和追逐的足迹。 清华大学教授刘晓峰
从在树林中筑巢的类人猿到依靠木材生火、搭建住所、制作工具和武器的早期人类;从车轮和木管乐器的结构设计,到纸张和印刷机的发明 人类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与木材的关系。 罗兰 恩诺斯结合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工程学等领域的知识,将木材与文明深度融合,重新诠释了人类史,让我们了解到木材的独特属性如何对我们的身体、思想、社会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以木材为中心去看待世界,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想明白我们是谁、来自哪里、将前往何方。
本书是对爱尔兰1500 2000年五个世纪历史的简要梳理和回顾,涉及这个岛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经济史,既涵盖重大的历史事件,包括克伦威尔的征服和殖民、大饥荒以及爱尔兰独立战争,也涉及与不列颠的争议、新教改革的影响以及爱尔兰侨民的全球影响力等。本书梳理历史但并不局限于历史,而是以小见大、由点及面,既介绍该国自身的发展路径,也提出了周边国家对爱尔兰发展的影响,将爱尔兰置于全球体系中进行论述,反思爱尔兰近代所遭苦难的深层原因。
作为南亚大国以及重要的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自独立以来就在南亚地区乃至穆斯林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国而言,巴基斯坦不仅是西南方向的重要邻国,更是*的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在中国外交全局中占据重要和特殊的位置。特别是随着中巴两国领导人共同决定建设作为 一带一路 倡议旗舰项目和标杆工程的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重要性更为凸显,研究价值持续抬升。 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本书首先梳理了今日巴基斯坦所在区域的文明演变脉络,从遥远的印度河古文明开始回溯,经过次大陆的分分合合,再到英国殖民者统治次大陆,*后巴基斯坦实现独立建国。考察了印度次大陆,特别是巴基斯坦所在地的诸多情况,如王权更迭、宗教信仰及风土人情等等。在此基础上,本书得出了两大结论,即着眼过去把脉巴基斯坦的几对关系以及
读《耶路 冷三千年》,了解耶路 冷的 ,就会明白世 为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耶路 冷曾被视为世 的中 ,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 的 地,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是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是惑人的 谋、虚构的网络传说和二十 小时新闻发生的地方。 西蒙 蒙蒂菲奥里以客观、中立的角度,依年代顺序,生动讲述了耶路 冷的故事。透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 、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 造耶路 冷的 来呈现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丽 ,还原真实的耶路 冷
泰国,原名暹罗。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中部,西北部和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接壤,东南与柬埔寨接壤,南面与马来西亚接壤。公元1238年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16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间的缓冲国,暹罗因此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世纪末,拉玛四世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拉玛五世借鉴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932年6月,民党发动政变,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1939年更名泰国,后经几次更改,1949年正式定名泰国。泰国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和创始国之一,同时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本书分十章,分别是:远古文化与早期国家;素可泰王朝时
《世界简史》 ( 又称《韦尔斯世界简史》 ) 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尔斯撰写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世界史,内容上溯人类文明的开端,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简史》中,作者对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都有独到的叙述。对东方文化,包括儒家和道家,均有所涉及。 《世界简史》比同时代的许多著作更早地摆脱了民族主义乃至欧洲中心论的褊狭,在《世界简史》中,威尔斯关注的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遗产,包括文化、思想、宗教、艺术等,这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威尔斯以作家身份著史,文采蔚然,因此,《世界简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自问世以来,一直是青年人学习历史知识的典范读本!
印度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东方大国。印度既有壮丽的河山、富庶的物产,又有复杂的地势、多变的气候;既有光耀人寰、彪炳史册的灿烂文明,又有几经沧桑、屡遭外侮的苦难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沧桑的历史变迁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印度人的心灵和记忆中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构成印度人一脉相承的永恒遗产和殷红鲜活的生命血液,在印度人的生活中时时刻刻显现,在印度人的血管中世世代代流淌。本书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宗教信仰、民族语言、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文习俗八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了真实的印度。
对于雅典这座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只关注古代雅典,更确切地说是只关注伯里克利统治时期的雅典一那段只有短短30余年的历史。这种偏见,使得雅典的历史形象比西方历史上其他的伟大城市要黯淡许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本书讲述了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21世纪这3000年间,雅典城的变迁及其与欧洲以及世界各个地区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全书共分为七章,从古典时代、城邦时代一直到罗马帝国、拜占庭王朝、奥斯曼帝国乃至现代希腊。 本书的写作手法并非传统的学术化的历史写作,而是试图从一个游览者的角度,将雅典3000年历史串联在一一 系列文物、图片和油画当中,以期读者能够以一场博物之 旅的形式来理解雅典这座城市真正的伟大之处。
这部重磅力作从中国同类著述不会有的新颖切入点入手,从阿伊努、千岛群岛、海洋开始,引出幕末棉纺织业的发展,再以广阔的视野审视身处东亚与世界之中的日本。本书兼具可读性和学术价值,生动描写了中国读者少有关注的事实和细节,内容充实、厚重又深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重南 19世纪初,当日本人正欣赏色彩斑斓的浮世绘,浏览歌舞伎剧场前张贴的海报时,鲜有人察觉到一派繁华之下潜藏的危机,直到美国人佩里率舰队出现在江户湾的海面。矛盾与冲突一触即发,幕府、大名、朝廷等不同势力间相互角力,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本卷拨开重重浓雾,讲述云谲波诡的幕末,还原亚洲diyi个现代国家诞生前的黎明,重新书写日本开国史。
文明是岁月在黑夜里的灯塔,它将各个时代联系在了一起。 本书根据1828年基佐于巴黎大学的授课讲义编译而成,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回溯了欧洲文明的进程。全书共十四讲,讲述了从罗马帝国的覆灭开始,一直到19世纪欧洲历史的发展。 在书中,作者回顾了构成欧洲近代社会的主要元素,比如:封建贵族、教会、市镇和王权。他研究了这些元素或是相继发生,或是同时进行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些元素在历史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变体。他探寻了在诸如宗教战争、16 世纪宗教革命和17 世纪英国革命这类改变了世界面貌的大事件中,各个元素带来的影响。 同时,作为各种社会制度和体系的试验场,欧洲也经历了与各种外来文明的融合,实现了进步与发展,进一步唤醒了人的意识,终形成了现代欧洲文明的雏形。
《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世界文明史》一书遴选来自20个国家、54个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等珍藏的文物100件,讲述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全书分为十个章节,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从人类的繁衍开始讲起,止于21世纪的重大发现发明。以文物本身所蕴含的故事、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基因为主要讲述对象,通过文物讲述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在其中突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的辉煌成就,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别开生面的世界文明史通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