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英国史 是一套面向大众读者的英国史系列丛书,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回溯了公元前54年至公元2000年英国从击退罗马军团到建立世界霸权再到逐渐走向衰落的历史。该丛书共九卷,对应英国历史上的九个重要时期。丛书主编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大卫 坎纳丁,他同时是卷八的作者。另外八位作者也都是英国史研究领域颇具分量的学者。该丛书共九卷(英文版、中文版目前均出版8册,第7卷尚未出版) 卷一: 《帝国领地 罗马帝国时代的不列颠 公元前54 公元409年》英国与罗马遗产之间存有一种模糊的联系 罗马帝国入侵在史前的英国和有史记载的英国都留有痕迹,带来了艺术、文化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成就,但也带来了暴力和剥削。那么,罗马帝国治下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罗马帝国占领了不列颠长达一代人的时间,《帝国领地:罗马帝国时代
《中国世界史研究的产生和发展》 于沛 著 《世界历史》第1册。从学术史的层面阐释了中国世界史研究的萌生、产生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各历史阶段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方法、创获与所呈现出的特征。 《人?自然?历史》 陈启能 等著 《世界历史》第2册。从考察各种人类集团(种族、民族、国家、社会)走过的不同道路着手,比较其历史发展的异同,提出并探讨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共性的重大理论问题。 《世界史研究的视角和模式》 姜芃 等著 《世界历史》第3册。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总结并概括了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整体性和历史性特点,并对其今后具体研究内容方面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和预测。 《古代社会物质文明》 刘欣如 著 《世界历史》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的大爆发摧毁了古罗马城市庞贝,赋予这座古城末日般的悲情,却又把那段历史包裹进了时光胶囊,奇迹般馈赠给现在的我们一座非凡的永恒之城。 《庞贝古城 : 永恒的历史、生活和艺术》由13位考古学家、历史及相关专业的教授执笔,并配以丰富而精美的插图、摄影作品,讲述了庞贝遗迹的发现与发掘过程,并结合历史研究与考古发现为读者全面介绍了庞贝古城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宗教、生活、文化、艺术、建筑等方方面面。 通过《庞贝古城 : 永恒的历史、生活和艺术》,可以了解到庞贝的发展、繁荣与毁灭,更可以感受到这座古罗马遗迹的独特之处 灾难的瞬间保留下来的,不是冷冰冰的历史遗址,而是庞贝人鲜活而真实的生活。
这本《全球通史》属于很优秀的通史著作之列。作者以主题分篇,把握人类社发展大势。全书分成8篇,每篇都有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体现了这个历史时段的全球趋势:人类的起源和人类文化,定居,帝国和帝国主义,世界各宗教的兴起,商品和人口的流动,社会变革,技术大爆炸,演变中的身份。每个主题都有一个转折点,比如第六篇,转折点是政治和工业革命(1640-1914),主题便是政治和经济体系的巨大、激烈的变革产生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体系,这一切影响着所有的个人、家庭和社会。
约翰 托兰历史系列,收录普利策奖得主、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 托兰代表作共八种,既包含了行销全球、脍炙人口的权威传记《希特勒传 从乞丐到元首》与1971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日本帝国衰亡史》这类经典之作,也有他回忆一生创作历程的自传,以及以美日太平洋大战为背景的虚构小说《战争之神》等等。从一战到二战、德国到日本、历史到传记、小说,该系列全面、立体呈现约翰 托兰创作面貌,版本经典、作者权威,具有收藏价值。 作为一名历史写作者,约翰 托兰将历史的事实与人性的戏剧紧密编织,精心书写了一卷卷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编年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他不仅具有对于史料与素材强大的编排、组织能力,而且能够自始至终不带任何偏见地记录以两次世界大战历史为主的二十世纪史。托兰可以为了一部作品采访成百上千事件的亲历者,做
为什么说发展是一道窄门?为什么说世俗化是民主制也无法解决的难题?为什么那些新兴国家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失败?本书以作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十年游历见闻为基础,以世界全球化发展大趋势为主线,以观察世界、总结发展经验为归旨,通过讲述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思考这些国家传统与改革、贸易全球化、世俗化与发展等问题,分析这些国家长期处于不发达境遇的原因,映照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发展的巨大成就和道路探索的不容易,并从经验教训的角度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思考和镜鉴。本书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审视视角,突破一直以来向发达经济体探索学习的思维,转而关注新兴欠发达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道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思考世界的新维度。
本书详尽地叙述了自远古至共和国末期将近1000多年的罗马历史,阐述了罗马从偏于一隅的弹丸小国如何一步步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的过程及其原因,并指出了罗马在日渐强盛中已经蕴含衰亡的种子。本书视野开阔,论证严密,在涉及这一古代时期的各个领域都达到了百科全书式的广度。作品文笔洗练,叙事生动,富于戏剧性,人物形象鲜明,达到了历史性和文学性的结合。 1902年,蒙森因这部专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迄今为止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历史学家。本书也成为研究罗马史的之作。瑞典学院在颁奖词中评价道:“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普鲁塔克全集》,共计7卷,涵盖普鲁塔克*重要的两部作品,为西方文明史中的文化地标之作。其中,《希腊罗马名人传》被誉为普鲁塔克的传世之作,堪比司马迁的《史记》;《道德论丛》是普鲁塔克一生讲学要义的精粹,可谓西方的《论语》。普鲁塔克平生著作极其丰硕,其简约优雅不受拘泥的文风,对后世的西方文化、尤其对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时期的西方文化形成了无可替代的影响,并为许多蒙田、莎士比亚等后世名哲所追慕。
本书是中国学者撰写英帝国史的扛鼎之作。 二战后,“帝国”与“后殖民”研究已成为 学术界的热门之一,成果赫然。但西方的研究都站在西方的立场上、弘扬西方的价值观念。这在英帝国研究中也是如此,以致 的英帝国研究领域中,西方话语充斥其间,形成西方的一统天下。本书对英帝国的历史作细致的剖析,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中国学者自己的诠释体系。 全书根据英帝国史的客观演进,分八个阶段进行讨论。 *阶段是英帝国的萌生期,这一时期,英国民族 开始形成,为海外扩张提供了制度保障。英帝国的萌生是民族 的派生物,都铎王朝是英帝国的孕育人。本卷主要解释民族 与英帝国萌生的关系,以及英国走上帝国扩张之路的背景与条件。 17世纪,英帝国从初生到形成。17世纪英国经历了政治大动荡,各种政体走马灯似地替换。但所有政府在帝国
全书共12卷,分为通史、野史、秘史、艳史四大板块,其中《世界通史》是主干,共6卷,采用文字为主,图片配合的方式,以期更好掌握世界历史的概貌。体例上打破传统的人事物掺杂混说的编排方式,而是在全面系统整理史实的基础上,将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分理出来,按“概述”与“纪事”两部分分别记述,达到了条理清晰、言简意赅、直观通达的效果,给人清新明快、轻松舒怡之感。 《世界野史》、《世界秘史》、《世界艳史》三个板块构成全史的另一翼,镜头投向和通史部分完全不同,如果说通史重在提供历史的发展脉络这样总体性的知识,野史、秘史、艳史则重在反映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人物的另类面貌。这三者各有侧重,又有机相连,力图补充通史部分言之未尽或不及言说的历史事实。 全书体
本书的叙述从戈尔巴乔夫掌权始至苏联解体终,对这段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了浓墨淡彩的描写,其主旨在于让人明了,当苏联的政治体系将一个尚未做好掌舵准备的人推到风口浪尖时,苏联这艘被政治及经济风浪冲击得千疮百孔的大船最终触礁便是不可避免的了。2016年是苏联解体25周年,本书对我们更真实地了解那段历史,更有效地汲取苏联解体教训,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和启发意义。
被称为 古典史学的威尔 杜兰 的希腊史学家狄奥多罗斯,以毕生的精力,创作了一部时间跨度近千年的不朽的史学巨著 -《希腊史纲》。作者参考了大量的史家著作以及罕见的历史残卷, 从特洛伊战争(前1184年)之前无法纪年的神话时代开始叙事,一直叙写到作者当代前60年为止。用一种区别于西方古代三大史家的独特的叙述方式,从希腊的文明、文化、政治、哲学等角度,展现了希腊何以为西方哲学、史学的源头。公正、包容、博大的史观和典雅的文字,使阅读者沉浸其中,成为口碑之作。 《希腊史纲》在古代、中古及文艺复兴时代都受到重视:老普里尼及阿昔尼乌斯曾提及他;哈德良皇帝时代有人将《希腊史纲》写成节录版;《历史丛书》内容亦见诸罗马法学作品;也被普鲁塔克和笛欧使用;教会史家利用他有关犹太人的叙述,欣赏他的普世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