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通史》以其洋洋洒洒达700 页之多的文字篇幅,完成了一个全面、扎实的基础性知识工程,这对了解阿拉伯世界其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在这部通史的主要内容结构中,包括了讲述阿拉伯人的祖先,阿拉伯人的先知的出现和教的兴起,以及早期的哈里发制度。然后,通史追溯了教势力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张的过程:他们穿过北非,进入伊比利亚半岛,跨越比利牛斯山脉,再北上至西部法兰西的普瓦蒂埃,北部到达拜占廷帝国的安纳托利亚,向东则进入中国的西部地区。通史记录了伍麦叶王朝(公元661—750 年)和阿巴斯王朝( 公元750 一1258 年) 这两个阿拉伯中央帝国的兴衰始末,二者曾分别定都于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后者直到被蒙古的旭烈兀所率领的铁骑攻陷后而遭到毁坏。通史讲述了阿拉伯文明全盛时期的故事,还有它对欧洲文艺复兴所作的巨大
现代中东问题的起点,是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在一战前,几乎整个中东地区都在奥斯曼帝国的羽翼之下,随着帝国的崩溃,一系列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但由于新建国家的政治不成熟、经济不平衡、宗教冲突频发,导致了近百年来纷争不断。本书以游走、研究的方式,讨论了百年中东纷争的来龙去脉。以历史的脉络为经,将中东问题总结为几个大的题目进行分章,穿插以作者的现场观察,以故事的形式再现百年中东的矛盾和冲突。
《世界历史文库:柬埔寨史(第4版)》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旗下商务印书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东方出版中心联合启动的大型汉译出版工程《世界历史文库》之一种。
《赖世德史》讲述了: 在米尔咱·海答儿生活的年代,蒙兀儿人作为一 个种族,正处在衰落和灭亡中。蒙兀儿诸可汗已被逐 出文明世界,不得不僻处于荒漠之地。特别是在他们 信奉教以后,根本没有人写过他们的历史。所 以他就下决心写一部中亚蒙兀儿人的历史,目的在于 保存蒙兀儿人及其诸汗的事迹。米儿咱·海答儿从 1541年起开始用波斯文写作此书,分为两部分, 部分的内容是概述从秃黑鲁·帖木儿·汗信奉 教,到赖世德·汗这二百年间(即从十四世纪中期到 十六世纪中期)蒙兀儿诸汗和蒙兀儿人的历史,第二 部分实际上是作者个人的回忆录,其内容主要是记述 从羽奴思汗到回历948/公元1541年间作者的经历和同 时期中亚、南亚的历史事件。
《缅甸历史论集》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集。作者中不卓有成就的缅甸史研究者,而且有国外的缅甸史研究者,还有一些颇为突出的中青年学者,可以说汇聚了外众多的缅甸研究名家。 《琉璃宫史》是用缅文撰写的古代缅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翻译难度极高。李谋、姚秉彦等多位研究缅甸方面的学者,在我国研究缅甸史的前辈、学者陈炎以及任竹根先生指导下,前后花了30多年时间,终于译出了这部历史经典。本论文集也展示了它的丰富内容。 该书内容充实,论而有据,言之有物,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会令读者目不暇接。
平安时代之前的时代是奈良时代,它之后的时代是鎌仓时代。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发展的。平安时代日本与中国有非常紧密的交往,在日本儒学得到推崇,同时佛教得到发展。本书详细论述了日本平安时代的社会结构和信仰状况,深刻剖析了当时日本社会阶层的各个方面,对研究日本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八五三年七月,当美利坚合众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PcrRY,C.)率舰远征至日本江户湾的浦贺,带来美国总统要求日本开国的国书后的八个月,日本终与美国缔结条约,结束了世袭军事者幕府将军的锁国政策,实行开国之策。从此,日本开始效仿西方,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在五十年的时间襄,成长为世界强国。日本的勃兴,是日本开国政策的直接结果。 《日本开国五十年史》是一部全面叙述日本自一八五四年开国后的五十年内,政制、思想、经济、军事、外交以及工业、商业、农业、矿业、传媒业等各领域各产业,怎样通过内部强有力的改革,步人世界强国之路。全书横排竖写,资料丰富,叙述详尽,文字平实,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该书由众多日本学者撰写而成,由大隈重信主持全书。光绪年间和民国年间曾出过中文本,引起中国朝野重视
阿卜杜勒侯赛因扎林库伯编著的这本《波斯帝国史》论述的是伊朗民族的起源和波斯帝国兴衰的历史。 《波斯帝国史》材料丰富充实,立论中肯恰当,行文流畅自然,而且带有文学色彩。作者除叙述朝代更迭人事变迁外,更把笔触深入到文明领域。论述时代思潮发展,宗教文化冲突和各民族文明思想的交汇与融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