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I业国家,但是英国中上阶层人士从未对工业主义有过好感。《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引用小说、艺术、诗歌、政论、哲学、社会惯习等诸多方面的文献,生动地探讨7英国文化对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现代工业社会的抵触和批判。从19世纪中叶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思潮深刻地影响了英国文化:包括文学、报纸、建筑,以及社会、历史、经济思想。学术界过去一直将英国这种注重享乐不思进取(即重生活质量不重GDP)状况称为“英国病”,但是回望过去,也许我们应该换种眼光来看。
匈牙利是欧洲东部的一个内陆国家,位于多瑙河中游的平原——匈牙利平原之上,大致与中国东北处于同一纬度。匈牙利处于东西方文明的交界处,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的特色。匈牙利是中国人沿“丝绸之路”进入欧洲的站,匈牙利平原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中转站。此外,中国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也多次迁徙到匈牙利平原,如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蒙古人等。 宇信潇著的《不可不知的匈牙利史》用通俗、趣味的笔法,以深刻影响匈牙利文明进程的重大事件为主线,适当辅以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勾勒出匈牙利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使其感受匈牙利的独特魅力。
20世纪20至40年代,德国纳粹集团犹如人类历史的一个巨大毒瘤。它起步、壮大直至覆灭的背后,永远值得人们探究与反思。作者以独特的批判视角,讲述了希特勒的人生浮沉命运,及其领导的纳粹运动的演变轨迹。全书主要包括: ① 家庭出身:慈母严父,血统之谜,生理缺陷; ② 成长经历:童年创伤,学校时光,艺术梦想; ③ 性格心理:生性多疑,恶性自恋,拒绝失败; ④ 哲学:种族偏见,虚无主义,民粹思想; ⑤ 恶魔奋斗:一战经历,拉帮结派,政变入狱; ⑥ 攫取权力:自我改造,耍弄手段,走向; ⑦ 千年帝国:改造城市,控制民众,钳制言论; ⑧战争机器:生存空间,闪电开战,东西出击; ⑨恶有恶报:战局逆转,帝国崩溃,地堡自尽。 作者还披露了诸多稀有的档案资料,做了不拘一格的评析。 本书既是一部通俗的
请读片段:从地域上来讲,俄国人的祖先起源于黑海北岸的潘提克大草原.这里水草肥美,气候适宜,是游牧民族理想的栖居地。早先居住在这里有辛梅里安人,这是一支属于印欧语系的种族,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其史诗中曾经提到过这个民族,可是关于他们的来源和生活情况,现在人们知之甚少。大约在公元前700年左右,他们被西叙安人赶走。
“牛津世界史”系列本本经典,每本都是由10余位欧美杰出历史学家合写的通史性著作。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压箱底的宝贝,耗时40年专为历史爱好者打造的专业级入门读物!同时也是牛津大学一年级新生教材,既是入门级,又是专业级!《牛津英国史》讲述了英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从罗马入侵到20世纪。帮你搞懂英国从边缘小岛崛起为大英帝国的前因后果!既书写了政治斗争、王朝更迭、经济发展、军事战争,又生动地呈现了英国各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现象。本书面向牛津大学一年级新生,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梳理英国史脉络,将牛津大学压箱底的历史干货讲透,是一本可读性和专业性俱佳的入门经典!翻开本书,坐进牛津大学课堂,搞懂这个边缘小岛崛起为大英帝国的前因后果!
《老大的英帝国》内容简介:一部用当代人视野和观念写作的汉语世界史,一部好看的世界史。《老大的英帝国》纵览古代不列颠到现代英国历史进程,描述英国从一个海岛小国,凭借工业而日益强盛的国力,成为所向的海上霸主,逐步建立地球上最庞大的殖民帝国,直至褪去光芒的兴衰过程。
《罗马帝国衰亡史》以堂皇宏阔的篇幅,叙述了罗马帝国从公元2世纪安东尼时代的赫赫盛极,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时黯然谢幕的1300多年的历史风貌。作者在近400万的洋洋文字中,既发怀古之幽思,悲怆叹惋千年帝国的无奈衰颓乃至烟灭;又阐思辨之深彻,诠释剖析盛衰兴替的永恒历史命题。《罗马帝国衰亡史》编号典藏版盛装来袭!
辉煌的“古希腊”仅仅是西方人的捏造?地中海地区竟然从来没有存在过一个古希腊殖民帝国?“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哲学”纯属共济会控制下的欧洲人文学者的文化虚构?学者何新通过多方考证和证信史料,向世人揭露了一个惊天秘密:人们所熟知的“希腊”,其实只是一个窃取了小亚细亚地区文明成果的冒牌货!它是被整容过的,是西方人冒认和冒名顶替的,并非一个真实的历史存在。《希腊伪史考》一书从西方伪造古希腊史的目的与方法、希腊文明的真正起源(小亚细亚)、古希腊的哲学之源(亚洲)、非希腊人的伪希腊“哲学家”和学派等方面,将古希腊伪史的不可信之处一一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打破希腊伪史灌输给人们的传统观念,重新塑造了一个“真正的希腊”。
《第三帝国的语言》(LTI),对国家社会主义的语言及其影响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既是一部历史书写的杰作,也是一本一流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一位语言和文学学家在无望的纳粹时代实施的自我拯救。 作者从自己在这一时期的日记材料(这些日记被视为文学领域的爆炸性事件,受到人们的欢呼,甚至在当时的电视节目“文学四重奏”里被称作“世纪之作”)中 “剥离出”一个“语文学者的笔记”并据此写出了这本书,它用一些相遇、回忆、轶事等等使叙述风格生动,于是诞生了一个艺术性很强的“语文学和日记”混合体——《第三帝国的语言》。 LTI是维克多·克莱普勒最为成功也是最难的著作。该书在六十多年间在德国出版了三十多版,大约40万册,这还不包括国外出版的各种版本。它来自于对日常观察的记述。它记述了作者在1933—1945年以一个观察者及在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