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如何摆脱大英帝国的束缚,如何建立起现在的政治制度,又是如何通过战争、经济、文化一步一步地屹立于世界之林。本书以美国的形成为线索,把五大主题串联起来,,主要包括关于联邦和州政府的建立和调整、国内和外交政策之间的竞争。
歌功颂德的东西太多了,没必要再增加一本。 霍夫施塔特 美国政治传统的缔造者,不单单有英雄与智者,也有贪婪的利益集团。他们,同为历史的主角。 本书选取了美国从独立战争到二战之间的十二个代表性人物和群体,包括开国元勋、杰斐逊、杰克逊、卡尔霍恩、林肯、分肥者、老罗斯福和小罗斯福等,娓娓道来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政治表现。这里没有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只有在信念与利益之间腾挪辗转的政治人物,他们的争斗与妥协,共同塑造了美国的政治传统。 一部了解美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经典之作。
死神来了,也要狂买便宜货!便宜货,让中层和下层也能享受 美好生活 。但,这样一个普通人也能、也会买买买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它又如何影响了身处其中的个体和社会? 这本书探索了便宜货如何征服美国人。自18世纪以来,各种便宜货便逐渐渗入美国人的生活。在全球工业生产与贸易体系的驱动下,各种家居神器、赠品、礼品、收藏品、新奇玩意儿源源不断地涌现,以各种真实或虚假的承诺,强势改变了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大众心理乃至民族特性。 这不单是一部关于美国廉价商品的历史,也是一个关于欲望、消费主义与全球化的故事。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水门事件、伊朗门事件、反恐战争等一系列危机事件为总统扩权提供了借口,致使美国原本三权分立的政体逐渐失衡。总统以民意的名义掏空了立法和司法分支权力的同时,又动用 家臣 律师为他的夺权行为做合法性辩护。在这种危机政府和民调政府论调的双重加持下,美国总统走上了极端与集权的政治道路,民主政治要求的慎思明辨不但成为一句空话,更让民粹总统、集权总统成为一种可能。 白宫风云,府院相争,总统扩权,共和衰落。在本书中,阿克曼从制度运行的视角,通过对美国宪制中一系列看似孤立的事件进行梳理和分析,成功预言了21世纪的美国宪制危机,并试图在亡羊补牢前提出一系列可能降低前路风险的改革。
19世纪后半期,美国的工业经济狂飙突进,一个未来的工业霸主已呼之欲出。但在此之前,美国还需要解决贫富分化加剧、人口结构改变及由此带来的民粹主义问题。 本书讲述了约从1890年到1939年之间美国的三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是民粹主义运动,衰落的乡村对于城市化、工业化发起抗争。第二次是以中产阶级为主的进步主义运动,以反垄断、反政治腐败为核心。第三次则是罗斯福新政,在大萧条的背景下,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调和各阶层、各种族之间的利益。 这一波接一波的改革浪潮,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利益受损集团的诉求,凝聚了新的社会共识,让更多人分享发展的成果,也为二战后美国登顶世界霸主奠定了国内基础。 而今,面临新时代的民粹主义与阶级固化,美国能通过改革, 让美国再次伟大 吗?
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将军的战争回忆录,他既是此次战争的亲历者,也是此次战争ZUI详细的记录者,收集了大量手资料。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对美国南北战争客观、公正、真实、详尽的描述,但又不乏个人情感的流露。阅读本书,了解一代伟人的成长历程,跟随格兰特将军亲历战争的真实场面。全书全彩印刷,图文并茂,200余幅珍贵战争图片,展现这段弥漫着硝烟、充斥着杀戮、上演着戮战的美国内战史。本书曾被评为影响美国历史的50本书之一。
达尔文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起源于英国,却在美国结出了格外丰硕的果实。 从内战结束到20世纪初,美国可谓 达尔文国度 ,达尔文的影响无出其右,但也随时间而呈现不同的侧重。大体以1890年为界,此前为镀金时代,美国经济狂飙突进,社会思潮以个人式的达尔文主义为主,鼓吹自由放任、适者生存、丛林法则;此后美国步入进步时代,美国国内矛盾加剧,集体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跃居主流,作为种族主义、帝国主义的理论依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达尔文主义陷入沉寂,但 只要社会存在掠夺性,它便有可能卷土重来。
在《论美国的民主》中,作者从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出发,探索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根源,阐述了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阐明了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并将美国的社会状况、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等与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欧国家进行对比,探讨了在世界民主化的潮流中如何借鉴美国的经验与教训,从本国现状出发,发挥民主制度的优点,并减少其弊病。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100%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理想国译丛033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 者 (乌拉圭)爱德华多 加莱亚诺(Eduardo Galeano)著 出版时间 20181101 I S B N 9787305209970 定价 79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精装 版 次 1 字 数 291 (千字) 页 数 358 读者范围 大众 内容简介 拉丁美洲,这片富饶辽阔的土地,曾孕育出璀璨文明,为何如今却成为一个贫穷而动荡的大陆,沦为附庸? 1971年,受 依附理论 激发,乌拉圭记者、作家兼诗人爱德华多
美国以契约精神立国,以拓荒者的精神塑造国家气质,但在国家成长过程中,双手却沾满令后人诟病的种族主义血污。它也是一个幸运的国家,不仅在两次几乎毁掉人类文明成果的世界大战中,都得以远离战火,而且借助战争,一次次地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二战后其更是成为两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至今在全世界炫耀武力和肌肉。本书讲述了从美利坚的建国到 911事件 这段时间的美国历史,涉及了有关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外交思维,流行文化等诸多方面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细节,正是这些历史细节,塑造了当下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成为我们解读美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香蕉共和国 、经济殖民、拉丁美洲、人类学、环境史、外交、消费主义 《香蕉的报复》揭示了平平无奇的 香蕉 是如何推动洪都拉斯的环境变迁,并引起美国的消费增长。19世纪70年代起,随着香蕉生产的扩大,美国的跨国公司在洪都拉斯逐渐建立起垄断地位,需要更多的土地,当地人因此被驱逐出他们祖先的家园。不止于此,洪都拉斯人的劳动逐渐被商品化,他们被迫成为出口经济的奴隶。 索鲁里将洪都拉斯的环境恶化和单一经济归咎于现代国际资本主义的影响。当时,跨国公司将种植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旨在充分剥削、赚取利润。在洪都拉斯香蕉产业中,美国跨国公司(如联合果品公司)这类组织严密、财力雄厚的企业扮演着决定性角色。 国际垄断资本的势力在政治和自然环境方面,对洪都拉斯实行着全面控制。跨国资本控制了当地铁路,改变了景观
在本书中,城市规划专家艾伦,马拉赫生动描述美国老工业城市衰落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以及它们经历的难以预测且情况各异的复兴。作者介绍了当前影响城市复兴的重要人口因素一一向往城市生活的干禧一代、移民和不断减少的中产阶级群体,进而揭示这些城市的不均等、不平等复兴历程,即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贫富差异日趋严重,那些拥有较好的就业与公共设施的地区往往最先得到复苏,而其他地区依然在衰退中苦苦挣扎。书中涉及全美各地的城市,包括底特律、匹兹堡和巴尔的摩等,从多个维度上展现了美国城市中的不平等现象,并深入研究背后的成因,提出关于老工业城市的一系列复兴策略和方向。
1664年英国打败荷兰,取得 新阿姆斯特丹 的领土,并将其命名为 新约克 ,即现在的纽约。本书讲述的就是在三位荷兰总督的统治时期所发生的故事。 本书作者是被称为 美国文学之父 的华盛顿 欧文。他以风趣幽默的笔法向读者展现了关于纽约的早期记忆,用诙谐的笔触讽刺当时的荷兰殖民者。纽约早期地理和人文、环境、城市建设、居民迁徙与定居在书中亦有体现。同时,本书对于促进美国民族文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历史角度,本书都极具阅读与收藏价值。
《亚美尼亚史》一书是由公元5世纪亚美尼亚伟大的史学家莫夫谢斯 霍列纳齐创作的一本书写亚美尼亚历史的学术著作。本书包含了关于古代亚美尼亚传说的独特材料以及关于邻国历史和文化的大量数据,揭示了亚美尼亚这个拥有古老文明国家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亚美尼亚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开拓与建设,以及他们对全人类进步所做的贡献。《亚美尼亚史》一书中所记录的亚美尼亚历史被广泛采用,其中关于亚美尼亚望族马米科尼扬起源于中国的传说在亚美尼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本书从大历史视角讨论了欧洲人对美洲的发现与征服,如何改变了美洲、欧洲,乃至世界的面貌。全景式还原欧洲人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征服与殖民,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文明交融碰撞和种族灭绝;从社会学视角和丰富的历史细节还原美洲原住民经济、社会、文化结构的瓦解。并全程解读了首个全球性殖民帝国西班牙的崛起。 同时以丰富的考古发现、古典文献、建筑以及各种文物真迹、复原图、地图,全面地再现玛雅等美洲文明的瑰丽、奇幻和未解之谜。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规模宏大的一组历史丛书项目,是其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共有30种图书。本套丛书内容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立足于历史与文明的
1545年,在玻利维亚高地一座荒凉的红色山峰上,一位印第安预言家发现了富银矿砂。西班牙人继而在此找到了一条富矿脉,缔造了波托西作为 帝王之城 的传奇。波托西是一个由土著工人、女性商贩、非洲奴隶等普通居民,以及与他们一道居住的精英商人、精炼厂厂主、富有寡妇和皇室官员共同构筑的世界,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富有活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波托西:改变世界的白银城市》讲述了这一传奇矿业城市的兴衰。在波托西从16世纪闪耀兴起直至19世纪黯然衰落的历史进程中,学者克里斯 莱恩阐述了白银对于全球经济变革的推动作用,并通过对发展中超限度与破坏性行为的生动描绘,揭露出人类在矿尘飞扬背后残酷无情的诸多过往。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拉美国家以其相似又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在世界政治、历史和文化舞台上形成了一股别具一格的力量。 拉丁美洲历史文化译丛 系列由西班牙和墨西哥两大品质出版社联合出版,集结了西班牙与南美洲两岸的权威学者教授,以拉丁美洲几个主要国家及地区和历史事件为主题,简要深刻地概括了这一区域的历史发展及文化特点。《智利简史》用当代眼光阐释智利历史,主要讲解了:谁是居住在智利的原住民?西班牙的殖民者是怎样到达智利的?又为什么登陆智利?为什么智利和秘鲁会联合抗击西班牙?智利铁路在这个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发展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智利中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
19世纪末,探险家们着迷于全世界专享一块尚未标记在地图上的神秘区域——北极。1879年7月8日,美国探险船“珍妮特号”从旧金山起航,带着疑问和好奇,开始了迈向未知世界的探险。 《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生动讲述了19世纪后期著名的“珍妮特”号极地远征的惊险故事。作者汉普顿?塞兹有幸获得当事人留下的私人书信、航海日志,尽可能地还原了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展现了每位探险成员的个性及心境。另外,通过书中描述的媒体对独家新闻的争夺与渲染、隐藏在探险背后的帝国主义扩张、日益突破进步的科学发现与科技发展,本书为我们描绘出19世纪末迷人而充满惊奇的图景。
墨西哥,全称墨西哥合众国,是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国家,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濒临加勒比海,与伯利兹、危地马拉接壤,东部则为墨西哥湾。为美洲面积第五和世界面积第十四的国家。墨西哥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古文化中心之一。这里曾孕育出著名的奥尔梅克文化、托尔特克文化、特奥蒂瓦坎文化、萨波特克文化、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后者更是发展出前哥伦布时期北美洲最大的国家阿兹特克帝国。本书从璀璨的印第安文明;西班牙殖民时期;轰轰烈烈的独立战争;墨西哥独立并建立共和政体;反欧美干涉和华雷斯改革;迪亚斯独裁和1910-1917年革命;护宪运动和卡德纳斯改革;革命制度党实现长期执政;21世纪以来的政党轮替;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墨西哥共九章,全方位展示了真实的墨西哥。
本书主要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兴起以来, 中产阶级 概念的出现、发展及其流变,以及中产阶级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一步步向新中产阶级、职业中产阶级转变?中产阶级不断发展和分化,随之而来的阶层变化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产生了何种影响?du特的中产阶级文化在兴起与扩散过程中,美国公民身份认同如何悄然形成? 本书作者分别从农民、白领、劳工、妇女等四个方面入手,以大量历史数据兼各种例证,既有对美国中产阶级形成过程的描述总结,也有对其中转变原因的论述剖析,同时也对随之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分析点评,并以四分之一篇幅探讨了中产阶级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深度剖析美国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成败与得失,可谓quan面且深入。 作为一部学术专著,立证严谨、观点全面,同时文字平实
自墨西哥学院首次推出《墨西哥简史》以来,此书一直被视作研究墨西哥历史时的不可绕过的著作,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已被翻译成包括盲文在内的15种语言出版。随着时间流逝,关于墨西哥历史的新资料和新论断不断涌现,很多曾经存疑或者有争议的部分现在也得到了清晰的界定。因此,此次新出版的《墨西哥简史》在旧版本的基础上,采用了新的历史阶段划分方式、新的研究史料、新的研究方法、新的解读思路和研究视角,涵盖了更为广泛的论述范围,并通过简洁明晰的写作方式回答了在墨西哥这片土地上存在的几乎全部问题,让这一历史读本兼具了娱乐性和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