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大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而清代考据学家崔述在《考信录》自序中更有言道:“《考信录》何以始于唐虞也?遵《尚书》之义也。《尚书》何以始于唐虞也?天下始平于唐虞故也。”又说:“尧在位百年,又得舜以继之,作为《典》、《谟》以纪其实,而史于是乎始。是以孔子祖述尧、舜,孟子叙道统亦始于尧、舜。然则尧、舜者,道统之祖,治法之祖,而亦即文章之祖也。”可见,中华文明肇始于唐虞时代,虞舜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也是人类社会延续最为长远、影响最为深广的精神力量。 对于虞舜其人其事,古往今来原本就众说纷陈。近年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寻根问古之风大兴,各地为了自身的事业,往往纠缠于舜帝的生葬考证,持一说而不顾其
余生长京邸孩时郎闻朝家事家庭间又窃聆父祖绪言因喜诵说之比成童适先人弃养,复从乡邦先达剽窃二雅谈或与陇亩老农谈说前辈典型及琐言剩语娓娓忘倦久而渐忘之矣困阨名场梦寐京国今年鼓篮游成均不胜合威化鹤归来之感郎文武衣冠亦几作杜陵夔府想矣垂翅南邈舟车多暇念年将及壮邅回无成又无能著述以名世。辄复紬绎故所记忆间及戏笑不急之事,如欧阳归田录例井录置败簏中所得仅往日百之一耳其闻见偶新者亦及焉若郢害燕说则不敢存也夫小说家盛于唐而滥于宋溯其初则萧梁殷芸始有小说行世芸字灌蔬盖有取于退耕之义谅非朝市人所能参也余以退耕而谈朝市。
《台湾光复档案(共2册)(精)》分为《历史图像》和《文献史料》两册。《历史图像》共分七章,以400余幅历史档案图片系统地再现了台湾人民不忘祖国、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广大台籍爱国志士赴参加抗日斗争、中国政府收回台湾的举措以及台湾光复初期的政治体制、经济复苏、文化重建的历史画卷;《文献史料》则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原始档案,反映了台湾爱国志士参加祖国抗日斗争、台湾光复及光复初期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曾国藩初名子诚,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湘乡人。集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以及统帅者、著名理学家、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于一身,被誉为“中华千古完人”。 曾国藩历来被奉为政界的官场楷模,三十七岁就官至二品,这在大清历史上*。其政声卓著,治民有言,保官稳,宠辱不惊,体悟积淀的官场绝学是为后人的宝贵财富。并且作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能够实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人,在岌岌可危的政局中,以孤焰之力力挽狂澜,组建湘军,亲临战场,力保大清危局。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晚清“同治中兴”之局骤然出现。他崇尚气节、克己唯谨,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是为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深受世人尊崇。其学问博大精深,深悟理学旨趣,将义理、考据、词章、经济划归理学,不愧为近代
本套《周易全书》共六册,分为四集。第一集《周易》解读,对《易经》、《易传》、易学展开解读,详细介绍《周易》相关知识。第二集今注今译,原文、注释、译文,文白对照。第三集是清代李道平的《周易集解纂疏》,是对唐代李鼎祚的《周易集解》进行的注解,是了解汉代易学的重要著作。第四集是宋代朱熹的《周易本义》,在易学史上很有影响力。第二、三、四集均按汉时沿袭下来的“经传合编”的方式编排,即经文分上、下经,《易传》中的《彖》《象》《文言》等附于相对应的经文之后,剩余的《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四种单列出卷进行编排,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易经》《易传》内容对应排列,更便于阅读。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
《叶名琛档案》是目前所知仅存的成批传世的总督衙门档案。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攻两广总督衙门时,叶名琛从衙门带出一批文件,这些文件随叶名琛一起被英法联军俘获,几经辗转,最后为英国国家档案馆(TheNationalArchives)收藏。中国学者历来对这批档案怀有浓厚兴趣。虽然早在数十年以前,海外的学者已经在整理、利用和研究这批档案方面,取得瞩目的成就,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大陆地区的学者都没有条件看到并利用这批档案。本次影印的是从英国公共档案馆购得档案缩微胶卷,并委托中山大学历史系负责整理和研究,编辑影印出版。 在英国国家档案馆中全宗号为FO931的这批档案,大部分为两次鸦片战争之间两广总督衙门的官方文件,也有少量是在此期间历任两广总督的私人文件,其中多为稿本或抄本,经历数次拣选编目,无论在内容还
本书译自美国大学经典参考书 Making America - A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原书如今已经出到第七版。它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讲述了美国自殖民前印第安人时代,一直到的历史。但在遵照政治进程叙述的同时,书中还穿插了大量原始材料、插图、图表,力图让我们在了解大致政治进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的个体经历与多元的文化样态,而这正是美国社会的特点所在。除此之外,书中还设计了很多思考和讨论项目,以及详尽的参考书目,能够帮助入门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继续阅读探索美国的历史文化。 世界历史文库 丛书之一。
通过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日本和式青可以说都穿上了西装。远看光鲜照人,似乎“帅”且“酷”。 但近前一看,日本西装里边是衬衣、领带、蝴蝶结,下边是袜子雪白、皮鞋锃亮。咱大清西装里边还是原来的肚兜、长袍、马褂,下边赤脚穿着尖口布鞋,不伦不类,咋看咋别扭。 日俄战争结束后,俄国的海军实力从1903年的世界第三位,一下子跌到1905年的第六位,日本则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仅仅排在英、法、德之后。就在战争结束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06年,日本海军就开始了新的打造“八八舰队”(八艘战列舰、八艘装甲巡洋舰)计划,陆军也提出了扩军至100万人的目标。 放眼远东,中国和俄罗斯都已经被日本打败,这庞大的军事力量要去对付谁呢?谜底很快揭开。1907年4月19日,日本通过了“明治四十年帝国国防方针”—美国首次成为日本
魏晋之世,铭石与书翰分作两途。简牍易散佚,留存不便;帛、纸又无千年之寿,秦篆、汉隶、唐楷以及历代名家书迹,大都只能凭借铭石之书而流传至今。近年来,地不爱宝,各时代之简牍、帛书、纸卷和碑版时有发现,然以隋唐而论,墓志包括释之塔铭,可谓大宗,其出土如新,诸体皆备,又有未刻之朱书,且形制小,石质细,铭石刊石,并见便捷,精善者,其较之丰碑巨碣,距真迹尤近。作者经多年考证,编写了《隋唐五代署书人墓志年表》。全书架构完整,资料翔实,对隋唐五代时期书法史研究具有重要文献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