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早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被鲁迅
《史记》早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被鲁迅
《汉书》由东汉班固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述了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这230年间的历史。《汉书》史料丰富翔实、记事详赡得体,是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的基本史料。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全书共有130篇。其中“本纪”12篇,以各代帝王为中心,记述每一朝代的兴衰和重要政治事件,“表”10篇,有“世表”、“年表”、“月表”,以表格的形式,标明错综复杂的史实;“书”8篇,叙述和记载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制度的源流和变化;“世家”30篇,记述诸候事迹及其世系;“列传”70篇,大多数是人物传记,有单传,也有二人的合传,还有以类相从的类传,记载了贵族、交相、官吏、策士、政治等各阶层人物的活动。
本书通过集中收录季羡林对陈寅恪、郑振铎、胡适、冯友兰等师友的回忆文章,勾绘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各自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书中每一个学者身影的背后便是一段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这些百年中国栋梁之才,与季老一道构成了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化的风景线。那一篇篇温馨感人的文字向我们揭示了季老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并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老一代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兼济理想提供了一份的知识分子心路档案。
一段段荡乞回肠的往事,令人不胜唏嘘;一桩桩悬疑谜舌,令人拍案称奇。那一个个人卖文明的神私片段,那新颖而引人入胜的讲述,雇大浓淘沙中开启一扇搜索的人门,展现出一个神秘美洲的天弛……奇案、怪案、冤案,一桩桩、一件件,这些离奇的故事,像谜一样召唤着人们不断去探先,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