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部文集是我的几册专著之外关于藏学的零篇论著的选集。近年来我关于中国藏学的专著有:1.2000年民族出版社的《藏族历史人物年代手册》(藏文,与谢淑婧合作)2.2001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佛教小词典》(与杜继文合作)3.2002年青海人民出版社的《西藏的天文历算》4.2003年中国藏学出版社的《汉藏大藏经目录异同研究》这些专著出版不久,都容易买到。而l987年我与陈久金先生合作用汉藏两种文字写出的《藏历的原理与实践》一书是我的著作里很重要的一种,因年代已久,现在已经很难买到。这本书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藏文原著及其汉文译解以及实例的演算;第二类是汉藏两种文字的研究论文。现在把前一类作为文集的第二册(即《藏传时轮历时宪历译解》),后一类加上一些关于藏历的其他论述作为第三册(即《藏历研究》)。册(即《藏传佛教·因明·文献研
《藏学学刊(第3辑):吐蕃与丝绸之路研究专辑》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新探、藏彝走廊地区石棺葬文化及其与甘青地区的联系、吐蕃“钵阐布”考论、试解列山古墓葬群历史之谜、吐蕃墓出土蜀锦与青海丝绸之路、唐代中西交通吐蕃一勃律道考、试论唐蕃古道、于阗与藏西:新出考古材料所见两地问的古代文化交流、略论吐蕃的“赭面”习俗、木棺装饰传统一中世纪早期鲜卑文化的一个要素、人华粟特人商业活动的特点浅析、攀登过去:喜马拉雅山的具干尸的考古发现、“托架”西藏佛教初期的图像转变、拉萨大昭寺藏银瓶:吐蕃帝国(7世纪至9世纪)银器及服饰考察、中国边疆考古的新视野: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综述、英文提要。
《中华民族全书:中国彝族》共分为十章,具体内容包括:彝族概况、彝族的物质文化、彝族的民间文化、彝族的社会文化、彝族的毕摩文化、彝族对祖国的贡献、彝族的文教传承、彝族有影响的历史文化人物等。
土家族有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无本民族文字。目前除沿酉水流域仍有20余万人使用土家语(有的兼通汉语)外,其余大部分已通用汉语。土家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传统文化不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它不仅在单纯的文化艺术领域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巨大成就,还在政治、军事、教育、生产技术、医药卫生、哲学思想、古代法律、历史典籍、古代建筑、书画雕塑、名胜古迹和出土文物等多种领域,也有丰厚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有深富的文化内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阐述了纳西族传统东巴文化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分析了传统文明在与现代文明相遇的过程中,在形而上的解释世界的层面和形而下的联系世界的层面被现代科学和技术取代的过程;分析了传统文明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得失;讨论了传统文明融入现代社会的可能性;并对传统文明的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一个古老民族的变迁》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通过对东巴神话的分析,对传统纳西族的宇宙论和独特的署自然观进行描述和建构,对其建立在传统形而上体系和传统技术之上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分析它们在现代化冲击下的变迁。《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不失为难得的民族史、科学史、技术史方面研究人员极有价值的参考书。
《中华民族全书:中国基诺族》介绍的是中国基诺族,书中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创意新颖。如有关家庭礼仪、取名习俗、婚姻习俗、节庆习俗等社会文化的介绍,让读者在趣读中增长知识,引发想象。
《〈万历武功录〉研究:以蒙古人物传记为中心》的撰写思路是这样的:以《万历武功录》(蒙古史部分)为研究对象,以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态度,运用文献学、史料学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文献及其作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订和考察,对《万历武功录》的成书背景、撰写宗旨、优缺点和作者的生平学术、史学思想等进行论考。采用史料学的方法进行史源追溯、史料比勘,采用年代学的考订、推算等原则和方法,对《万历武功录》一书蒙古史部分的人物传记进行初步的整理和研究,指出其史源文献、讹误种类和讹误原因,并举例证明。,通过对比确定《万历武功录》的史料价值。
《突厥人变迁史研究》讲突厥是5至8世纪兴起于亚欧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强大民族,曾经建立了地域辽阔的东突厥汗国、西突厥汗国及后突厥汗国。这些汗国灭亡后,突厥人后裔逐渐与蒙古草原、哈萨克草原、东欧草原及中亚、中东及西距地区的各个民族融合,并以不同的族称出现在这些地区的历史舞台上。但遗憾的是由于史料及其他原因,突厥汗国灭亡后的突厥后裔及其演变活动很少有人系统地进行研究。正因如此。也使一些别有用心的分裂主义分子有了编造历史的机会。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批图谋分裂中国新疆领土的恐怖分子以成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为借口,别有用心地唆使一些作者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历史与5至8世纪兴起于亚欧北方草原的东西突厥汗国相联系,为他们的分裂行径辩护。
这部近50万字的《史略》,较为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喀喇沁蒙古族在辽宁省喀左地区500余年的生存、变迁以及发展史,追溯了喀左蒙古族源流,展示了喀左蒙古族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以及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该书是一部区域性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史,它的出版,将填补该县蒙古族史料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