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历史文化文库》重点推出国内外蒙古学学术著作,凡属蒙古学方面的通史、专史、研究专著、专题论集、文献研究和资料汇编等有较高学术水平又对国内学界有较大参考价值者,均在收辑之列。 作为国际蒙古学研究中心之一的中国内蒙古,作为蒙古学研究出版中心之一的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库不仅具有上述作用,同时传承与弘扬蒙古民族文化及文化遗产,也是国家和人民所赋予我们的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本书弥补了中央亚细亚历史的空白,说明了在强有力领导者领导下扩张势力的游牧民族的状况。本书的魅力是在讲述游牧民族与中国、西藏、俄罗斯等的关系史的基础上,说明了卫拉特的历史,把中央欧亚草原引入了世界史的舞台,正确地评价了游牧民族发挥的历史作用。它是本为没有留下语言的欧亚游牧民代言历史的学术著作。
僰人为什么要行悬棺葬?他们又是怎样把千斤重棺置于几十米的高岩的?本书由珙县洛表中学青年教师黄华良在老教师李诗文的帮助下,从2002年开始利用教学业余时间收集、整理、研究、编著而成。全书17万字,有景点、文物等彩色图片100多幅,另有作者绘制的地图5幅,分僰人、悬棺和附录三个部分,全方位多层次地介绍了珙县僰人族源、僰人民族特征、僰人发展和消亡的历史。
《草原帝国》是勒内?格鲁塞所写的经典名著,本书因详细且系统地描写了关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三千年历史而被世界历史学界广泛认可。 《草原帝国》向读者描绘了一幅大草原三千年来气势恢宏的篇章:既有斯基泰、匈奴、突厥、蒙古这些马背上的民族所建立的草原帝国的风起云涌,也有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这些上帝之鞭的征服狂飙。勒内?格鲁塞用开阔的历史观为读者整理出这些鼎鼎大名的游牧民族的变迁,并描绘出草原帝国雄伟壮阔、荡气回肠的历史伟剧。 《草原帝国》是世界史学界公认的关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三千年历史的经典史著,它描绘了三千年来大草原上一幕幕气势恢宏的历史剧。
《杨志玖文集》分四种五册。册为隋唐五代史纲要、隋唐史通俗讲话、宋辽金西夏史讲义、元史七讲;第二册为元代回族史稿;第三册为马可波罗在中国及中外关系史文存;第四、五册为论文集。
《西夏研究第六辑——西夏语文学》是前苏联东方学界代表人物聂历山的论文专集。本集收录了作者生前已发表的和未曾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本书收录了作者对西夏语言、文字学诸多方面的研究论文,其中包括对西夏文字、文献、语音、语义、词汇学、词典学等语言文字领域内具体而微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成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进一步深化了西夏学研究领域。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几千年来,他一直以其历史悠久,分布面广,文化丰富多采,反抗性强而著称于世。
林海编译的这本《林氏宗谱文献选集及译文》收录了林氏宗谱的相关文献,并将古文翻译成白话文。 书中林氏宗谱的通用文献记录准确,译文通俗易懂,可使林氏宗亲以及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人从中受到教育,继承“忠孝儒学”和“诗礼传家”的文化传统,也可供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宗谱文化的相关学者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回纥的历史与发展,内容包括回纥人的先世、回纥的团聚与成长、回纥汗国的结构与疆域、汗国的经济与军事、汗国与四邻的关系、文化风习与宗教演变、汗国的崩溃与回纥人的迁徙等。 本书适用于民族史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