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币》资料丰富详实,叙述简明流畅,充分展现了古希腊罗马文明在钱币文化上的辉煌成就。《古希腊币》的出版,对钱币收藏爱好者、钱币学家在西方古币的收藏研究上起到了引导入门的作用。这是一部以图画和说明文字构成的古希腊罗马钱币流变史,史实、神话、民俗、文字变迁、浮雕艺术的发展和打制工艺的进步尽在其中。
《集古录》为欧阳修所编纂金石资料,是中国最早的金石学著作,总计一千卷,大多散佚。其中《集古录跋尾》成于宋嘉祐八年 (1063),为欧阳修对其中的所录金石资料的评论,共10卷。全书内容涉及汉代至唐代古代碑刻数百通,分别加以跋尾,进行分析研讨,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集古录目》,是熙宁二年(1069)欧阳修命其子欧阳棐编录的。由于《集古录》只收录400多篇有题跋的拓本,大多数无跋尾的拓本未收录在内。《集古录目》则包括了欧阳修家藏的金石拓本达一千种之多,弥补这一缺憾。全书原编二十卷,惜未能流传至今。清人黄本骥根据吴荣光所藏旧抄本《宝刻丛编》,摘抄出《集古录目》佚文五百多则;按立碑时代年月重辑为《集古录目》五卷。
中国壁画历史悠久,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可上溯到五千年多前。古代墓葬壁画是中国壁画艺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深藏地下的绘画作品向我们展示了过往时代的真实历史面貌,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的许多空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本书是河北省历年来出土的古代墓室壁画精品图录,汇集了自汉代至金代的墓葬壁画,其中包括的安平和望都汉墓、磁县北朝陵墓、曲阳五代墓、宣化辽墓和柿庄金墓等多处墓葬壁画。这些壁画全面地反映了河北古代墓室壁画的详尽面貌和发展演化轨迹,本书特精选了108幅精美图片,配合精辟的文字论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更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本书附有英文简介。
湖南是中国南方商周青铜器出土的大省,在《湖南商周青铜器研究》一书中,作者熊建华充分利用湖南省内各文博单位丰富的馆藏青铜器实物资料,参考学术界已有的成果,把握商周青铜器的纵向发展脉络,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对湖南出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展开全方位研究,分析其器型特征、铸造工艺、文化内涵。本书适读于考古工作者及青铜器研究者。
《银的历程:从银两到银元》一稿,是中国钱币学会金银货币专业委员会汇集了来自大中华地区的30余位金银货币为主题的展览图录,也是浙江博物馆民间收藏走进博物馆系列展览之十四的结晶,展览将以银两银元实物为主线,将各朝各代的银锭银币生动地串联起来,完整地给观众展示一个从原始的银两制度过渡到机制银币的历史,从中可以了解白银货币如何从落后的称量货币发展到以枚计算的先进的货币体系、从原始铸技术发展到先进机器制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