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大辞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纂的大型专科工具书,以其权威性、科学性、丰富性和实用性,满足多层次读者的学术或兴趣需要,填补图书市场的空白。全书共一册,收词5000余条,分为概论、史前、夏商周、秦汉至元明清、遗址与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六大编,内容涉及考古学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考古遗迹,考古遗物,考古遗址与遗物保护,考古学史,文物法规法律,考古学文化,古城址,宫殿遗址,村落遗址,窖藏,墓葬,石窟寺,古建筑,青铜器,简牍,石刻等类别,总计约150万字,插图600余幅。重要条目配设黑白线描图或彩色图版,包括著名器物的图片、遗址的复原图、器物的平剖面图、拓片等。全书附有中国考古学大事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录、全国各省区考古学会名录、全国考古
本书通过对一百年来关于中国考古学研究的梳理,从中遴选出30篇左右有代表性的经典论著并进行点评,以方便和提升研究生教学,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鉴别能力和学术素养,为需要开拓学术领域的年轻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读本,帮助学生和青年教师为将来的研究奠定基础。本书包括总序(张岂之撰)、导论(学术史的梳理)、30篇左右经典论著选读(每篇论著前加千字左右编者点评,后加延伸阅读)等部分。
《商周金文地名综览汇释》一书辑录整理了商周金文中出现的1100多个地名,以当代金文地名考释成果为核心,对金文中的地名进行系统分类和整理,特别是对地名的字形隶定、地理方位考释等各类研究成果进行汇释,完成对金文地名既有研究成果的统计和检索,清晰展现出针对商周金文中各类地名的不同考释成果,体现金文地名研究的学术史脉络。本书对各类考释成果尽可能收集完备,对新出材料的研究成果尤其重视,收录材料时间截至2019年底。该书既便于学术界对已有的金文地名的研究成果进行检索查阅,同时也清晰地展现了不同时期学界对于青铜器、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进程,有益于推进这一领域的学术史研究工作。弥补了学术界在金文地名整理方面工具书的空白,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是 考古研究所编纂的大型专科工具书,以其 性、科学性、丰富性和实用性,满足多层次读者的学术或兴趣需要,填补图书市场的空白。全书共一册,收词5000余条,分为概论、史前、夏商周、秦汉至元明清、遗址与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六大编,内容涉及考古学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考古遗迹,考古遗物,考古遗址与遗物保护,考古学史,文物法规法律,考古学文化,古城址,宫殿遗址,村落遗址,窖藏,墓葬,石窟寺,古建筑,青铜器,简牍,石刻等类别,总计约150万字,插图600余幅。重要条目配设黑白线描图或彩色图版,包括 器物的图片、遗址的复原图、器物的平剖面图、拓片等。全书附有中国考古学大事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批 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录、全国各省区考古学会名录、全国考古发掘单位名录(不包括港澳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是 考古研究所编纂的大型专科工具书,以其 性、科学性、丰富性和实用性,满足多层次读者的学术或兴趣需要,填补图书市场的空白。全书共一册,收词5000余条,分为概论、史前、夏商周、秦汉至元明清、遗址与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六大编,内容涉及考古学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考古遗迹,考古遗物,考古遗址与遗物保护,考古学史,文物法规法律,考古学文化,古城址,宫殿遗址,村落遗址,窖藏,墓葬,石窟寺,古建筑,青铜器,简牍,石刻等类别,总计约150万字,插图600余幅。重要条目配设黑白线描图或彩色图版,包括 器物的图片、遗址的复原图、器物的平剖面图、拓片等。全书附有中国考古学大事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批 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录、全国各省区考古学会名录、全国考古发掘单位名录(不包括港澳
福建青釉瓷在中国陶瓷发展 占据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近几十年来随着陶瓷考古、陶瓷史研究的深入,前辈学者对福建青釉瓷的生产、流通和扩散及其影响已有相当论述,但对于福建青釉瓷生产的整体面貌,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青瓷产品特征及其时空脉络等问题都有待全面、深入的探讨,特别是福建六朝青釉瓷的产地来源问题,在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在此背景下,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提出海山丝绸之路福建古窑址(青瓷)调查研究的课题,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省青釉瓷窑址的田野调查、福建各时期墓葬出土青釉瓷实物材料的搜集与整理,收录青铜时代至清代数百座墓葬及全省各地区各大窑址出土的青釉瓷数百件,并通过对墓葬和各大窑址出土青釉瓷研究,对福建青釉瓷发展概况进行总结研究。
《罗州城与汉墓》是一部集城址的勘探、发掘资料与汉墓发掘资料于一体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书中系统而翔实地报道了湖北省蕲春罗州城古汉城和宋城遗址的调查、勘探、发掘资料以及周围七处墓地115座汉代墓葬的资料。通过对罗州城址演变历程的分析,初步展示了蕲春县汉、宋故城的基本面貌;通过对周围汉墓群的综合研究,初步建立了鄂东地区汉墓年代分期序列,同时,为建立湖北地区汉墓年代序列奠定了基础。《罗州城与汉墓》可供考古、历史专业人员参阅,特别对从事汉代古城研究及汉墓分类分期、文化因素分析、汉代地方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等研究的专业人员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