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兆荫所著的《发现满城汉墓》记录的是二十世纪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满城汉墓,这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两具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等万余件文物。本书作者负责并亲历这一发掘,再现了西汉帝国灿烂风华。《发现满城汉墓》中所述的满城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正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达的真实反映。
1991年和2007年考古发掘者分别在凤阳县大东关和卞庄基建工地发现两座被破坏的春秋时期的钟离国贵族墓葬,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本报告对上述考古资料及卞庄墓群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介绍。其中卞庄M1是罕见的圆形墓坑结构,出土的五件镈钟正、背面钲部和两侧边均有铭文,最重要的是“钟离之季子康”铭文的发现,说明该墓葬是淮河流域钟离国贵族“康”的墓葬,这是首次发现的钟离国实物资料。这种圆形墓葬形制非常特殊,是我国考古工作中从未见过的墓坑形状,为研究我国古代葬俗提供了新材料。两座贵族墓葬大东关M1和卞庄M1出土的青铜器组合和器形都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为春秋时期青铜器的断代工作提供了佐证。钟离国墓葬的形制结构和大量的随葬品都具有浓厚的淮河流域地域文化特征,是研究钟离国历史和淮夷文化的重要新资料。 本报告可
本书为2007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金代吕氏家族墓地及清代墓葬的考古发掘报告。此次为配合银河商务酒店而发掘,总面积约为1240平方米,共清理了古代墓葬62座。其中金代墓葬10座、清代墓葬52座。出土完整或可复原的陶器、铜器、铁器、金器、银器、骨器、瓷器、料器等共计200余件(组),及不同时期的铜钱100余枚。 金代墓葬为竖穴土圹石椁墓,均为火葬,出土了7件精美的瓷器,并发现墓志两合。据墓志记载,鲁谷地区为辽金时期燕地汉人大族——吕氏家族的墓地。 此处墓地的发现为了解、研究北京地区辽金时期的历史、社会、政治、习俗等方面的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本书还附有金代纺织品的鉴定分析报告。 本书可供从事于考古、文物、历史等领域研究的学者及相关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5·12”汶川地震中四川省文博单位 可移动文物受损调查报告》是四川省内文博单位馆藏可移动文物在“5·12”汶川地震中的受损情况进行的全面调查和研究成果,介绍了可移动文物在“5·12”汶川地震中的受损情况,受损原因,文物抢救保护修复及地震时对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启示,并整理出文博单位基本信息及损毁文物详细信息,形成系统而全面的汶川“5·12”大地震受损文物档案调查报告,是一份可供文化遗产保护、文物防震预防性保护等相关领域学者研读的基础资料,可作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