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古迹茶胶寺考古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参与实施的一项重要涉外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也是中国商务部合同内容规定的茶胶寺保护维修工程项目中结构加固、材料修复、考古研究等任务之一,包括对茶胶寺及其周边遗址调查、茶胶寺勘探和发掘等内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政府援助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柬埔寨金边皇家艺术大学联合编著的这本《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考古报告(精)》对这项考古工作的初步成果进行了介绍。
自20世纪初泥河湾盆地的第四纪地质学研究活动开展以来,在泥河湾盆地寻找早更新世人类活动遗迹成为中外考古学家的梦想几址年来,中外专家学者在河湾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及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书限度地吸收了泥河湾旧石器考古、古人类及地层学、年代学的研究成果,对重要的旧石器文化遗存的石器工业特征、年代及在泥河湾旧石器文化序列中的位置。本书图文并茂,是部关于泥河湾旧石器文化研究的综合性专著。
卢兆荫所著的《发现满城汉墓》记录的是二十世纪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满城汉墓,这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两具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等万余件文物。本书作者负责并亲历这一发掘,再现了西汉帝国灿烂风华。《发现满城汉墓》中所述的满城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正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达的真实反映。
《大连土羊高速公路发掘报告集》系2006年大连土羊高速公路抢救性考古发掘成果汇总,共包括五个部分:韩家坟青铜时代遗址发现房址7座、灰坑2个,出土石器25件,复原陶器5件;前牧城驿汉墓清理王莽时期至东汉初期墓葬4座,分别为贝墓、贝砖墓和单室砖墓,出土器物86件;沙岗子汉墓清理东汉时期墓葬5座,其中单室砖墓1座、双室砖墓4座,出土器物170件;楼上遗址主要为战国时期,发现房址1座;西甸子遗址为次生堆积,时代为辽代末期。《大连土羊高速公路发掘报告集》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1991年和2007年考古发掘者分别在凤阳县大东关和卞庄基建工地发现两座被破坏的春秋时期的钟离国贵族墓葬,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本报告对上述考古资料及卞庄墓群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介绍。其中卞庄M1是罕见的圆形墓坑结构,出土的五件镈钟正、背面钲部和两侧边均有铭文,最重要的是“钟离之季子康”铭文的发现,说明该墓葬是淮河流域钟离国贵族“康”的墓葬,这是发现的钟离国实物资料。这种圆形墓葬形制非常特殊,是我国考古工作中从未见过的墓坑形状,为研究我国古代葬俗提供了新材料。两座贵族墓葬大东关M1和卞庄M1出土的青铜器组合和器形都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为春秋时期青铜器的断代工作提供了佐证。钟离国墓葬的形制结构和大量的随葬品都具有浓厚的淮河流域地域文化特征,是研究钟离国历史和淮夷文化的重要新资料。本报告可供考古
卢兆荫所著的《发现满城汉墓》记录的是二十世纪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满城汉墓,这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两具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等万余件文物。本书作者负责并亲历这一发掘,再现了西汉帝国灿烂风华。《发现满城汉墓》中所述的满城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正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达的真实反映。
《揭阳考古(2003-2005)》是“古揭阳(榕江)先秦两汉考古学文化综合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二,内容包括有7篇考古报告和9篇考古研究论文。考古报告详细地报道了粤东揭阳地区先秦两汉考古的现状,并对其进行考古分期及相关的研究;研究论文中既有对某种考古学文化的综合研究,也有对某些重要考古发现的专项研究,探讨了揭阳与周边、中原地区的文化关系,体现了该地区在岭南与华南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揭阳考古(2003-2005)》可供考古学、历史学、文物博物馆学、潮学以及相关学科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