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画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闪亮点点,一直泄到地上,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
一位67位岁的中国画家,支起画架,安顿好三脚凳,安然从在巴黎塞纳河畔、翡冷翠(今通行译作佛罗伦萨)优雅的街头,专心画他的画。这是1991年的春天夏天的事情,画家黄永玉完成了他两次丰盛的艺术的旅程。黄永玉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其写的散文等文学作品都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为其在国外小住时所写的艺术游记散文集,由三联书店在1999年《黄永玉艺术展》前精心制作出版。每篇文章都配有黄永玉先生所作的油画、水彩等总计数十幅为本书增添了不少色彩。读这两辑游记,我们如同与画家一起,沿着塞纳河,踏着当年印象派
敦煌文献中有一类被研究者定名为书仪。书仪,是教人写作书信的格式仪规。敦煌书仪大致分为两个系统:佛教、道教性质的书仪及世俗书仪。礼仪则是渗透于世俗书仪中最核心的部分。透过书信中的仪式仪规,我们可以窥见礼仪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时的人们,进而形成全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而书信,只是这些触摸不到的文化和习惯的一种书面体现。《敦煌书仪与礼法》一书从书仪的概况和写作、传播,从朋友相问到十二月旦的发展,正礼时俗的结合与吉凶书仪制作,礼书的词语规格与人道秩序,起居、谢贺的发展及官场仪规,官称行第的唐人称谓及其对敦煌世界的影响,复书和别纸的中古创作,传统与现实结合的婚礼程序,丧礼与家祭,礼物的内容和特征等方面阐释了敦煌书仪和礼法的基本情况、发展脉络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文学编年史(明中期卷)》是一个基础性的重大学术工程,文献的广泛调查和准确使用是做好编纂工作的首要前提。《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丛书集成》、《笔记小说大观》等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典籍,近人和今人整理出版的别集、总集,大量年谱(如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以及文、史、哲方面的编年史,均在参考范围之内,限于体例,未能一一注明,谨此一并致谢。在使用上述义献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是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这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典籍是由我们次标点,这一工作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n
中国文学史研究自本世纪初发轫,至今已近百年。临届世纪末,重写文学史呼声嚣起,怎样写文学史,亦不乏高言阔论。然总其归途不外两类:一类尚客观,重描述;一类倡主观,重阐释。描述者,在作家生平和社会背景上多下笔墨;阐释者,则以文本诠释一切。
无
作者赏析了清末民国至现代几乎所有成名的武侠作品,介绍武侠小说作者作者30余人,言及著作百余部。对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王度庐、司马翎、金庸不、古龙、梁羽生等作了解读。
《私人阅读史1978-2008》中提到阅读在这30年中首先是以改变生活的面目出现,当财富和新的梦想向着每个普通人招手的时候,读书的首要目的就是寻找向新生活靠拢的路径。高考制度的确立更是为功利阅读打开了一扇大门,而学位论文、职称评定等等事关房子与票子的世俗考量,又无不改写着“读书无用”的老话,读书大到使国家振兴,小到使生活富足,这些可爱的目的性,恰恰是阅读改变生活的最初动力。那些生于荒僻乡野的读书人,那些在底层挣扎的穷苦书生,正是在书本的召唤和知识的阳光照耀下走向城市,走向耀眼的人生。其实,讲读书改变人生,还有一层意思在于,通过读书,通过密密麻麻的语词的世界,国人的视野被限度地拓宽了。讲世界是平的,讲世界变小了,大约就源于知识与信息以书刊的形式在全球的空前的流通。通过阅读想象或体验那些遥远
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刘涌犯罪集团,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猖獗活动于沈阳城,欺行霸市,砍杀掠夺,甚至在闹市中枪击民警,气焰如此嚣张,皆因背后有一张强大的保护网,这张保护网涉及人员之广,权位之高,为建国以为所罕见。该团伙大头目刘涌,原是一摆摊小贩,倚仗腐败官员的保护,短短几年内不但成为身家7亿的巨富,还成为沈阳城红极一时的政界宠儿……本书详尽披露了刘涌黑恶势力背后的种种罪恶,将幕马大案中的众贪
天宝年间,大唐、吐蕃、大食三强逐鹿西域。
《敦煌变文》由导论和八章文字组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较为全面地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变文的发现、研究史、含义、类别、特点等。让我们了解关于变文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它的生成演变与消亡,讲经的仪式、内容,变文中的故事内容,变文的表演,变文讲唱与音乐、美术、戏剧,变文的思想,变文的意义与影响等。本书由李小荣著。
杜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杜诗在唐代虽见称于世,却并不为时代所重。在宋代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杜诗的艺术价值和伦理价值得到一步一步的抬升。经过宋人的极力推崇,生前名不甚重的杜甫成为诗坛至高无上的典范。在中国诗学传统中,经典往往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杜诗学与宋代诗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宋代诗人研杜学杜直接影响着宋诗的特质和风貌。因此,将宋代作为独立单元,以宋代杜诗学的历史演进为经,以杜诗学史上重要人物和重要命题为纬,以宋型文化为背景,以宋诗的发展为参照,考察杜诗在这一时期的研究、接受和影响,不但是杜甫研究的重要课题,也为宋代诗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共分上、中、下三编。上编综论工业文学发展的轨迹;中编分专题进行其社会一美学的考察;下编对百年来有影响的工业文学作家进行个案研究。应该说《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的出版是很有价值的,它不仅给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供研读的资料,而且也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的作者们呕心沥血,从1994年至今,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40万言的专著。我相信,它的出版在学术界和文艺界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必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