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大师说器 杜迺松说青铜器与铭文【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杜遒松 /2012-10-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杜迺松说青铜器与铭文》为“大师说器”系列之一。该书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青铜鉴定人”的杜迺松先生根据多年来从事青铜器、金文鉴定工作成果的结晶,主要分为青铜器基础、青铜器考论、青铜器艺术、青铜器铭文、青铜器鉴定及其他等五个部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青铜器研究的基础知识及伪器、伪铭等鉴定基础等内容。该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提供方便。

    • ¥167 ¥414 折扣:4折
    • 青铜器学步集【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李朝远 著 /2007-08-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论文集,主要涉及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研究。本书图文并茂、学术价值较高,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书中不少篇章在各杂志上已经发表,结集出版,对于系统研究三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77.8 ¥455.6 折扣:3.9折
    • 以铜为鉴—中国古代铜镜艺术【正版】
    •   ( 0 条评论 )
    • 梅丛笑 /2012-10-01/ 中国书店出版社
    • 中国古代铜镜源远流长,上起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下讫明清,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史相始终。铜镜是青铜器中自成体系的一个门类,与威严神秘的商彝周鼎相比,小巧玲珑、纹饰绚丽的铜镜更显出礼教衰弛和崇尚人间享乐的世风嬗递,散发着温馨的生活气息。青铜镜是古代梳妆照容的日用品,同时也是精美的工艺品。其制作工艺精湛,图案构思巧妙,造型变化繁多,是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 ¥178 ¥436 折扣:4.1折
    • 汉代刻纹铜器考古研究【正版】
    •   ( 0 条评论 )
    • 吴小平 著 /2015-07-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吴小平、蒋璐、黄厚明编写的《汉代刻纹铜器考古研究》系统地收集了目前所能见到的汉代刻纹铜器资料,从考古学的角度对汉代刻纹铜器进行多视野的研究,首先是各区域刻纹铜器的个案研究,内容涉及各器类的造型、纹饰、年代、出土地域,之后宏观构建了汉代刻纹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其源流。分析了东周刻纹铜器对其的影响,最后从图像学的角度,探讨了图案、图像在铜器上的变化过程,并分析了刻纹铜器的用途。适合于从事考古、历史、工艺等研究的学者及相关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 ¥181 ¥462 折扣:3.9折
    • 读懂中国青铜器:文化、形式、功能与图案【正版】
    •   ( 0 条评论 )
    • 戴克成 /2016-09-01/ 译林出版社
    • 《读懂中国青铜器》是戴克成对中国青铜器研究的综述。其中可见中国青铜器发展简史,作者对器型的研究,功能的研究,花纹的研究,青铜器演变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青铜伪器的概况等等。 全书图文并茂,图片器物绝大部分均为海外收藏,因此它既可以作为中国青铜器研究收藏的入门教材,读者也可以从中欣赏到海外藏中国青铜的精华。

    • ¥189 ¥478 折扣:4折
    • 中国南方青铜器研究【正版】
    •   ( 0 条评论 )
    • 彭适凡 /2011-12-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本书由江西省博物馆馆长兼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彭适凡撰著,集结其十九篇南方青铜器研究论文,是一本较为系统研究南方青铜器的学术著作。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老文明的重要特征,而南方青铜器又是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其地域范围指长江中下游包括东南沿海和岭南地区。过去,青铜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原地区的夏、商、周文化,对所谓的"荒蛮服地"的南方青铜器涉猎较少,基本是空白。随着近三十年来,长江流域的商周文化遗址不断被发现,青铜器的出土也日趋增多,四川广汉三星堆和新干大洋洲的商周青铜器即为其中突出的实例。对南方青铜器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了南方文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并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统的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本书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考察南方青铜器,既有对南方青铜器文化

    • ¥197 ¥474 折扣:4.2折
    • 世纪楚学 楚国铜器与竹简文字研究 李天虹 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李天虹 著 /2012-09-01/ 湖北教育出版社
    • 楚国文字资料自宋代见于著录。现代楚文字的发现与研究,肇端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50年代,真正意义上的楚文字研究逐渐兴起。90年代至今,随着楚简文字资料的大量发现和公布,楚文字研究大盛.成为学术前沿之一。从现有资料看,楚文字资料的大宗是竹简文字,其次是铜器铭文,再次是玺印和货币文字,另外还有书、刻或印在陶器、石器、木器上的文字等等。《楚国铜器与竹简文字研究(精)》(作者李天虹)的初衷,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楚国各类文字发现、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勾勒、撰述楚文字的学术史,突出楚文字研究在当今战国文字研究中的主导地位,及在整个古文字研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157 ¥401 折扣:3.9折
    • 青铜礼乐器 杜迺松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杜迺松 主编 /2008-02-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青铜文明的产生,是古代中国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些留存至今的青铜器造型优美,文饰富丽,铸造精巧,铭文 典雅,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青铜器原属日常生活用具,其种类和形制多模仿陶器等质地的器物,但商周社会却根据礼 乐制度的需要制作了一批具有特殊意义的铜制器物,即“青铜礼乐器”。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政权,建立了一套礼乐制度,以显示“名 位不同,礼亦异数”的等级差别,赋予上至天子、下至士等不同等级的贵族以不同的权力。 故宫博物馆收藏青铜器约一万余件,是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自商周至明清,各个时期的藏品应有尽有,体现了中国古代青 铜器完整的发展演变体系。从器物种类看,有商周时期的礼乐器,两汉时期的是生活用器及宋以后的仿造器等等。本卷选取的是商代 至战国具有代表性的青铜

    • ¥188 ¥409.37 折扣:4.6折
    • 钟鼎茗香-荣斋清供清赏 刘锡荣 著 文物出版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刘锡荣 著 /2013-11-01/ 文物出版出版社
    • 宣德炉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明代宣德炉的铸造是一个转折点,在继承了宋代文化的精髓下,宣德铜炉再一次成为与文人雅士交辉相映之佳器。作者宣德炉收藏家刘锡荣先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三十余年,尤其是对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研究方面,卓有成效。《钟鼎茗香(3荣斋清供珍赏)》在全面阐述宣德炉的历史、源流、相关典籍的基础上,选取数十座典型宣炉,剖析其形制、皮色、款识以及收藏要旨,兼及与之相关的书画、文案用具陈设、茶事文玩等等,力图较全面地复原古代宣炉的设置环境及文人雅士的社会生活。此书的出版可以较全面提升宣炉文化,有助于民间收藏良性发展。

    • ¥196 ¥399 折扣:4.9折
    • 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 张懋镕 科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张懋镕 /2014-05-01/ 科学出版社
    • 《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四辑)》是作者的第四本著作,与前三本论文集内容相仿,仍然是研究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及其铭文。主要是作者近四年来的新作。书中既有关于新出青铜器意义价值的探讨,也有结合其它青铜器,对某一类、某一地区、某一国族、某一时段的青铜器作综合研究的文章。并通过对青铜器形制、纹饰、铭文、铸造工艺的多方面研究,作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

    • ¥177 ¥361.37 折扣:4.9折
    • 曾国青铜器研究 张昌平 著 文物出版【正版】
    •   ( 0 条评论 )
    • 张昌平 著 /2009-07-01/ 文物出版
    • 曾国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曾国青铜器则包括有曾侯乙墓等多个重要器物群。曾国青铜器研究旨在通过对曾国青铜器特征的考察,探讨曾国处于周文化和楚文化背景下青铜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个案折射周代方国青铜文化的一般情形。通过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周文化中心区域青铜器、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的楚国青铜器对比研究表明,曾国青铜器在器形器类、纹饰、铭文、铸造工艺等不同方面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特征与特点,显示出曾国青铜器可能为自身独立生产的社会背景。另一方面,曾国青铜器所反映的对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影响、曾国的政治实力与疆域范围,在不同时期也各有变化,这些变化基本吻合于当时大的政治格局。

    • ¥158 ¥381.37 折扣:4.1折
    • 中国细金工艺与文物 杨小林 科学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杨小林 /2008-08-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现代金银细金工艺技术为基础,对考古出土的文物进行分析,是将工艺与文物相结合论述的一部著作。全书在概述了中国金银器的发展史和金银开采提取的历史之后,分别论述了现代金银开采与提纯,贵金属及合金物化性能、加工方法与检测,以及花丝、实镶、錾刻、焊接、鎏金、烧蓝、镶嵌宝石等工艺在出土文物上所见的痕迹,最后介绍了一些国外金银器的代表作品。 本书适合于从事金银器研究、工艺分析以及文物考古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 ¥166.1 ¥342.2 折扣:4.9折
    • 曾国青铜器研究 张昌平 著 文物出版【正版】
    •   ( 0 条评论 )
    • 张昌平 著 /2009-07-01/ 文物出版
    • 曾国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曾国青铜器则包括有曾侯乙墓等多个重要器物群。曾国青铜器研究旨在通过对曾国青铜器特征的考察,探讨曾国处于周文化和楚文化背景下青铜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个案折射周代方国青铜文化的一般情形。通过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周文化中心区域青铜器、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的楚国青铜器对比研究表明,曾国青铜器在器形器类、纹饰、铭文、铸造工艺等不同方面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特征与特点,显示出曾国青铜器可能为自身独立生产的社会背景。另一方面,曾国青铜器所反映的对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影响、曾国的政治实力与疆域范围,在不同时期也各有变化,这些变化基本吻合于当时大的政治格局。

    • ¥174 ¥373.37 折扣:4.7折
    • 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 李龙章 著 文物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李龙章 著 /2006-12-01/ 文物出版社
    • 就全书的架构而言,为了使读者对岭南青铜文化考古工作有一简明的了解,章先将岭南地区青铜器发现历史和研究情况作些简介;第二章文字较多,内容放在对岭南出土青铜器作类型学研究上,并对各种器物的来源、年代、与其他文化关系等方面作些分析;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书重点,为了编排出符合实际的岭南青铜文化的年代序列,第三章首先做清理相关障碍工作,对岭南青铜文化肇始时间问题、米字纹陶类型遗存的年代年代问题、与广州汉墓年代的对应关系问题、夔纹陶类型遗存断代等问题作分析;第四章则在分析岭南各青铜墓葬文化面貌及年代的基础上,整理出文化发展年代序列表,顺带谈谈造成以往遗存断代有误的几点原因;又基于岭南青铜文化的研究与岭南先秦秦汉历史研究密不可分,因此第五章和第六章的论述围绕岭南青铜文化的族属、所反映的社会

    • ¥171 ¥349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