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建筑史》系1944年初版《西洋建筑史》的再版。《西洋建筑史》由沈理源先生根据《比较建筑史》第10版西方建筑部分编译而成,是《比较建筑史》迄今为止的惟一中译本。《比较建筑史》自第18版起更名为《弗莱彻建筑史》,目前已印行至第20版。《弗莱彻建筑史》是世界上有学术价值的建筑通史之一,其史料的确切性、内容的广泛性、插图的精致性已成为建筑学术著作的世界典范,被誉为建筑师的“”。《西洋建筑史》保留了《弗莱彻建筑史》第18版前的风格。本次再版,将初版的《本编》、《图版》、《附录》三册合一,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全文采用新式标点;同时,对内容进行了校注,对新旧译法有较大变化者加注说明,对图版质量作了较大的改进,使这一世界建筑史名著更臻完善,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西洋建筑史》是研究西方建筑的珍贵资料
本书收入1958-1960年在西安西北郊(汉长安城南郊)发掘的十四座西汉礼制建筑遗址的资料,同时收入1956-1957年在同一地区发掘的大土门遗址资料。内容分为十章:章绪言,第二章建筑遗址群综述,第三章第三号遗址,第四章号、第二号、第四号至第十一号遗址,第五章第十二号遗址,第凉意是第十三号遗址,第七章第十四号遗址,第八章出土的砖、瓦、瓦当,第九章大土门遗址,第十章结语。 这批西汉礼制建筑遗址为古代中国所特有,对中国东汉魏晋以后各代的礼制建筑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建筑学,尤其是中国传统的礼制建筑制度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对广大的文物考古工作及古代史研究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沿着喜马拉雅罗伯特·鲍威尔绘画》是研究介绍澳大利亚建筑设计师、画家罗伯特·鲍威尔(RobertPowell)在喜马拉雅地区25年建筑艺术考察的专门画册,由德国民族学家米歇尔·欧匹茨博士编写。《沿着喜马拉雅罗伯特·鲍威尔绘画》分为文论、图版及录三部分。主体是图版部分,收录鲍威尔完成的喜玛拉雅地区建筑钢笔画、水彩画作品,他以此方式记录了此地民居建筑的样式,以及那些映射在物品当中不同地区的风俗和信仰,同时具有艺术和学术价值。此外,书前还有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介绍的9篇文章。
本书以山东省现存的古建筑(包括世界文化遗产、重量、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主,适当补入了部分古墓葬、古遗址、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建筑,重点介绍了山东省17个省辖市的350处古建筑。通过查找资料、绘制地图、搜集整理相关测绘图纸、调研拍摄、走访等方式,忠实记录每一处古建筑信息:古建筑所在地概况;历史沿革、建筑形制、平面格局、建筑风格、保存状况等,可作为研究山东省建筑历史的参考资料。
本书为2011年"龟兹石窟保护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书共收录来自中、德、意、日等国学者的文章32篇,分为"保护篇"和"研究篇"两大部分。"保护篇"集中探讨了龟兹石窟的保护成果,涉及到环境因素、壁画保护等相关内容;"研究篇"则对石窟壁画中的图像、题记以及简牍、造像等内容进行了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和分析。
本书以山东省现存的古建筑(包括世界文化遗产、重量、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主,适当补入了部分古墓葬、古遗址、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建筑,重点介绍了山东省17个省辖市的350处古建筑。通过查找资料、绘制地图、搜集整理相关测绘图纸、调研拍摄、走访等方式,忠实记录每一处古建筑信息:古建筑所在地概况;历史沿革、建筑形制、平面格局、建筑风格、保存状况等,可作为研究山东省建筑历史的参考资料。
《蓟县独乐寺山门/中国古代建筑与营造科学价值挖掘丛书》是对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这一中国现存古老的寺门进行了细致入微、鞭辟入里的介绍,基于综合各种技术手段的测绘调查,涵盖建筑结构、装饰、塑像、壁画、彩画等各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以及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青龙寺和西明寺,作为唐长安都城佛寺,分别为密教祖庭、皇家寺院,其规模宏大,建制规整别致,形制布局均有所依据,可作为当时佛寺的典型代表来研究。两处佛寺遗址经过了大规模的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位置准确,与文献记载接近相符,揭露的平面布局虽非,但院落组合清楚,塔殿廊庑建筑对称有致,出土的佛教遗物特性分明,反映了时代和佛教宗派的特色,生活器具有时代特点,显现出唐代饮茶时尚及其陶瓷业的兴旺,也突现出作为都城佛寺和有影响的名寺的气派和特点,其考古发掘资料对于中国古代佛教寺院考古研究尤具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目录简介:章民国初年的外交困境;第二章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第三章中俄新关系的建立与南方政府的革命性外交;第四章北京政府的修约运动与南方政府的废约斗争等。
《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研究的对象、意义、目的和方法;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以及齐文化的形成、成熟和高潮的发展过程;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齐文化背景下的齐国城市的规划思想及建设特点;总结了新时期条件下齐文化及齐建筑传承及运用的意义和建设齐文化项目的原则和方法;以青岛平度市齐风古镇项目为例进行设计实践。《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通过对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营造的特点,并结合齐风古镇的实例进行阐述。本书适合建筑、规划、景观类研究生、本科生、科研工作者以及设计规划人员参考使用。
《临淄齐故城》先介绍了临淄齐故城的概况及对城址的普探成果,全面公布了1964至1984年对城垣、宫殿建筑遗址、生活居址、冶炼作坊及墓葬的考古发掘资料,同时选择部分采集的瓦当、陶文、封泥和青铜礼器、车马器等具有特色的典型器物予以介绍。在此基础上对齐故城的年代、性质以及桓公台宫殿建筑、河崖头墓地的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