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宁乐美术馆藏吐鲁番文书]一书出版之际,我谨向陈国灿、刘永增两位先生,以及为本书的研究发表给予多方协助的诸位先生致以由衷的感谢和敬意。据推测,这批文书可能是宁乐美术馆的创立者中村准策(一八七六-一九五三年)先生于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年间偶然收集到的。下面将宁乐美术馆收藏品的内容大致介绍如下:宁乐美术馆收藏的中国文物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以汉代为主的古铜印,汉至唐的古镜,记有书法人蹟的宋、明拓本类以及诸多观赏陶瓷等。除此之外,还有朝鲜半岛高丽时代至李朝前期的诸多陶瓷,日本茶道用陶瓷器皿、书画等。
本书将四川画像砖视为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社会内容和艺术形式以及在西部地区的演变发展情况的深入探讨,展示其在巴蜀文化体系研究中的价值,从而揭示出四川画像砖艺术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尤其是在汉代美术考古中的学术地位。这是部较全面较系统地研究四川画像砖的学术著作。
《石窟寺研究(第五辑)》主要内容包括:重庆龙多山石窟调查简报、江苏连云港海清寺塔碑刻调查简报、山东青州石佛寺出土造像与尧王山石窟造像年代考证、麦积山舍利塔发掘造像探析、鸠摩罗什译经与中土石窟营造等。
这本文集是继《中国古兵器论丛》和《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出版以后,作者的第三本考古学论文集。文集所收文章可以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收录的是有关古代兵器考古的文章,其中《中国古代的甲胄》、《战车和车战》、《骑兵和甲骑具装》三篇曾收入《中国古兵器论丛》,因距该书出版已逾二十年,所以这次收录时作了必要的修改,并调整了部分插图。同时收录了以后写成的《中国古代甲胄续论》、《战车与车战二论》、《骑兵和甲骑具装二论》三篇。《汉代兵器综论》和《汉代兵器二论》则是依据考古学资料对古代兵器断代研究的尝试。《中国古代马具装铠对海东的影》,是探讨中国古代兵器对东邻诸国的影响。下篇收录的是考古学和艺术史的文章,同时也收入了研讨中国南北朝时期与东邻百济文化交往的《百济定林寺遗址初论》。文集,编入《夏鼐先
《中国汉画研究》是一份汉代画像研究学刊,本书是《中国汉画研究》2005年卷,共收录12篇论文,分为报告、研究、综述和评述部分,“报告”对陕西、四川两地出土的汉代画像资料作了考古学上的汇报和整理,“研究”就画像观者、具体画像题材、谶纬、铭文等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综述”是对陕北画像石的研究综述,“评述”是两篇论文的读书报告。本卷以陕北地区为主题,图文对照,资料翔实,论证严谨,学术价值很高。
汉代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它植根于汉代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其审美意蕴不仅受到儒家文化、黄老学说、道教文化等精神的影响,而且受到楚地民俗文化意识的浸染,继承了楚地“好巫信神鬼”富有浪漫特色的文化习俗。本书从报告、论文、综述、方法、研究介绍五方面,收入了四川出土的具完整砖棺、四川“半开门中探身人物”题材初步研究、四川汉代画像题材类型问题研究、艺术作品的科学分析记录的方法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