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记诵之功,见于记载者,如孙星衍能通诵《文选》,邹汉勋能以半日背诵《左传》二十万字,康有为能背杜诗全集。作家茅盾能背诵《红楼梦》,任起书中一句,即能接口诵之。予昔就读于扬州师范学院,闻王善业先生能背十三经,蒋逸雪先生能背《说文段注》,李人鉴先生能背《史记》。 蒋寅《金陵生小言》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31/node2433/userobject1ai218919.shtml
古玺印是指我国先秦以降至清代的以实用为主的官私印章。它与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以艺术欣赏为主的流派印属于不同的印章系统。古玺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的社会功能,小型、一般印面平整、可钤印文字或花纹,印背有穿或有钮,于是成为有别于其他器物的品类。古玺印最早是作为模印工具出现的,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玺印开始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信物,其中官印是各级官吏行使权力的凭证。从此,"信"也就成为古玺印最基本的社会属性。古玺印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时代特征鲜明,它的存在和发展,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古玺印史是我国文化史不可或缺的分支。古玺印文字及其中的官名、地名、称谓、姓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其瑰丽多姿、风格各异的篆刻艺术,更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为配合城中村减挂钩试点项目——沂南河阳社区民生工程建设,2013年6月9日至7月26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联合临沂市、沂南县文物部门,抢救性发掘了三座清代墓葬,从M1中室和M3二室棺内发现大量丝绸织物,随即进行了初步清理。 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由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和沂南县博物馆联合成立项目组,对文物实施了保护,修复的纺织品包括帽、衫、袄、褂、袍、裤、靴、袜、腰带、丝带、被、褥等。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丝织品文物的显微结构、花纹图案、服装款式、剪裁工艺等信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这批精美的丝织品款式多样、织造细腻、纹样复杂,对研究沂南县当地清代望族家族墓地的葬俗、礼仪、婚姻、服饰风俗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煌煌锦绣:沂南河阳墓地
《中国音乐考古80年》主要内容包括:从滥觞到辉煌——写在《中国音乐考古80年》之前、中国音乐考古学与刘半农、黄翔鹏,先秦双音钟的“先知”、黄翔鹏音乐考古学术研究综述、王子初先生与中国音乐考古学、王子初音乐考古学术研究综述、冯光生音乐考古研究综述、方建军音乐考古研究综述等。
《中国兵器甲胄图典》力求以一种图并茂的形式,向广大军迷介绍中国古代武备的一些碎羽片鳞。
浙江慈溪上林湖为越窑的中心产区,其中后司岙窑址是烧造秘色瓷的主要窑场。2015-201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发现晚唐五代时期的堆积,出土了大量的秘色瓷器,产品种类丰富,不仅为法门寺地宫和临安钱氏家族墓地出土秘色瓷找到了产地,许多器物为首次面世。《秘色越器: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唐五代秘色瓷器》选取后司岙窑址出土秘色瓷器及窑具、装烧标本近200件,并选取法门寺地宫和临安钱氏家族墓地出土秘色瓷做比对,展示其新发掘和研究成果。
髹漆工艺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并且早在明代就已经呈现出扬明所谓“今之工法,以唐为古格,以宋元为通法,又出国朝厂工之始,制者殊多,是为新式,於此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局面。然就髹漆家具而言,我们所掌握的证据以及以往所做的研究尚不足以使我们了解在中国伟大悠久的漆器文化艺术中髹漆家具所占有的完整历史。这导源於我们的一个强烈的理念:我们现在实际上所能接触或研究的并非“历史”本身而只是“历史”的载体,例如古代的实物、文献以及图像。当这种载体本身不完善、不真实,或者对其研究不充分、不正确,都使我们不足以将任何初步的研究结果提高到构建“历史”的程度。这就是为什麽《中国古代髹漆家具:十至十八世纪证据的研究》选用这样的题目:《中国古代髹漆家具:十至十八世纪证据的研究》,而不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