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廖汉生的回忆录,全书内容真实、感人,并且附有珍贵的历史照片,是一本极为难得的爱国主义教材,其一生的经历更值得读者朋友们借鉴。
《叶飞回忆录》初版于1988年。此次再版,叶飞的亲属及当年帮助叶飞整理文稿的王昊同志审校了全书,并依据当年叶飞看后提出的意见作了少量的修改和调整。对书中尚存的个别记述有遗漏、细节有出入或与其他出版物有差异的地方,叶飞亲属表示,回忆录反映的是作者当时的认识和记忆,应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作者的唯物主义态度,保持原书的面貌,不必为作者做修改和完善。以此为共识,此次再版所作的修订主要是: 1.全面校阅了全书,纠正了上一版中明显的笔误和编校印制中的差错; 2.对书中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进一步核查和规范; 3.重新绘制了作战示意图,使之更为清晰准确; 4.增加了若干重要的照片,重新撰写了照片说明; 5.在书末增加了叶飞生平大事年表,方便读者查阅。
他在东征北伐和中原大战中,仗剑执盾,纵横捭阖,史称“飞将军”;他平息蔡廷锴等发起的“闽变”,导致中央红军战略上被动;他多次“围剿”红军,致使黄公略牺牲,方志敏部伤及元气;他抓获并杀害瞿秋白、何叔衡、宣侠父,接纳张国焘投奔国民党,对国共关系影响深远; 他既是“中山舰事件”的急先锋,又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要促成者。国民党史书谓:蒋鼎文生平所行这两件大事,直接影响中华民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他在民族危亡时,北上淞沪抗日;代表国民党与中共谈判,是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的当事人;他在陕西严密布防,使日军未能西越黄河,当地免遭涂炭;“河南战役”虽因各种原因折戟沉沙,然其可歌可泣的“战场遗书”,当是国民党最高军阶将领誓死抗日的心声; 他多次拒任蒋介石委以的军政
赵荣献同志撰写的《蓝天札记》一书,以亲身经历和对飞行事业无比撏的真情实感,比较翔实地记述了他自己及身边的首长和战友们平凡而感人的事迹。作者作为一名飞行干部,能够在完成繁重飞行任务之余,积累了大量资料,利用业余时间写出这样一本真切反映飞行生涯的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些纪实性的文字,颇表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鲜明地告诉读者,飞行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飞行员追求的又是些什么。透过这些事例,读者仿佛走近了飞行员的内心世界,近距离地感受到我军飞行员那种不畏艰险、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李棠阶(1798-1865),字文园,谥文清,河南河内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五迁至侍读。道光二十二年(1842),督广东学政,擢太常寺少卿。此后因巡抚黄恩彤奏请朝廷给予乡试年老武生职衔,遭朝廷严旨责遣,李棠阶也因违例送考,议降三级调用,因此回到家乡。在家闲居几年后,又应邀主持武陟县河朔书院长达十三年(1849-1861)。《李文清公日记》自道光十四年(1834)二月起,至同治四年(1865)十月止,主要记载了李棠阶每日所读何书、所行何事、所接何人,可以说是儒家“修身、齐家、
谢子长在山西学兵团两年的学习,十分刻苦,一次家未回。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求知愿望,勤学苦练,加之自身习武练功具有的良好身体素质,不仅各门功课名列前茅,而且在技能训练比武大赛中也经常夺魁。他能一昼夜负重越野行军200里,深受教官和学员的称赞。两年的正规化军事教育和训练,不仅提高了个人的体能素质,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水平,为后来开展武装斗争打下了扎实的军事基础。
《郭林祥回忆录》主要包括了章,走上革命道路;贫苦的童年;参加红军;在战斗中锻炼成长;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