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逊(1908年-1998年), 陕西渭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2-1973)。他曾参加北伐战争、秋收起义、反“围剿”和长征等着名战役。被誉为“中共十大抗日名将”之一。《张宗逊回忆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回忆录丛书系列之一,通过作者的回忆,了解抗战的光荣岁月。 开国上将张宗逊,在几十年戎马生涯中,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经历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和建国后长期的军队建设实践,他的成长和沉浮一直与毛泽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本书为将军亲自编著的回忆录,记录了将军的戎马一生。
今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是新亭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王新亭回忆录》再版,与大家见面了。当年,新亭在撰写回忆录时,是非常认真的。对口述记录稿一遍遍修改,亲自审定每一个章节,凡属重要的历史事实都要反复核对、查阅,确保准确无误。他一生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从不争功诿过。在最后定稿时,他把涉及表扬个人的多处段落都删掉了。这次再版,我们根据他生前最后审定过的原稿,做了一些修订和补充;并增加了十二幅他指挥过的重要战役战斗的作战略图,以使新版回忆录能够更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他的一生。
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戚继光评传》对戚继光的建军思想、战争指导思想和军事哲学思想等作了深入而有创新的探讨,是迄今为止有关戚继光思想特别是戚继光军事思想研究最为丰富而有力度的著作。《戚继光评传》运用军事学理论,比照明代及中国古代军事家特别是孙子等军事家的思想,赋予了戚继光在中国军事史、军事思想史上应有的地位,从而如实揭示出戚继光的全貌。《戚继光评传》考述戚继光的著作用力甚巨,结论颇多新见。《戚继光评传》文字通畅,所引资料丰富翔实,为作者多年研究的一部力作。
《曾国藩研究(第2辑)》是由湘潭大学曾国藩研究中心主办、王继平教授主编的以研究曾国藩和近代湖南、近代中国为主要内容的图书。该书收录的论文主要涉及曾国藩研究、湖湘学术文化研究、湖南社会、研究生论坛等领域。具体内容包括《曾国藩治军方略刍议》《试论曾国藩的外交观》《叶德辉与中日文化交流》《清末两湖哥老会流变问题》等。
《曾国藩研究(第2辑)》是由湘潭大学曾国藩研究中心主办、王继平教授主编的以研究曾国藩和近代湖南、近代中国为主要内容的图书。该书收录的论文主要涉及曾国藩研究、湖湘学术文化研究、湖南社会、研究生论坛等领域。具体内容包括《曾国藩治军方略刍议》《试论曾国藩的外交观》《叶德辉与中日文化交流》《清末两湖哥老会流变问题》等。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冯白驹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热情地讴歌了冯白驹领导琼崖人民坚持孤岛奋战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业绩,全面地反映了冯白驹实事求是、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五湖四海、严格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等高尚品德,鲜明地刻画出冯白驹在坎坷曲折面前相信党和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抵制“左”倾错误的浩然正气。全书思想性强,史料翔实,文笔酣畅。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生于1928年,是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地缘战略家,曾任卡特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也是目前美国重量级的智囊。他的地缘政治思想继承了麦金德海权对抗陆权的理论,但颠覆了麦金德关于边缘地带与心脏地带的关系。他的对外战略设计也从地缘政治这一角度出发,放弃了尼克松-基辛格开启的美苏缓和进程,推动卡特政府实现了由缓和向新冷战的转变。此外,他参与的美国对外重大决策事件还有推动中美战略关系的确立、促成阿以和平,以及伊朗人质事件。《布热津斯基:美国的地缘战略大师》正是通过他参与的这些重大事件,来剖析他的思想如何最终影响美国对外战略的形成。
本书介绍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沿革,军队建设的领域,以及有关的军事行动和战争、近代工业、军事教育和军火贸易等方面,总结了中国近代海军发展的经验教训。
《蓝天亮剑》系“时代英雄谈人生”丛书李中华卷。作为一名成功的试飞员,李中华把试飞工作比做“摸电门”:谁都知道电流会电死人,而试飞员却偏偏要用手去摸……于是这个“摸电门”的人经历了一次次空中险情,但他也因此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本书通过作者对过往人生的回顾,不仅鲜活地向读者展现了时代英雄的成长轨迹,而且通过作者对于诸多平凡琐事的回顾反思,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历人生的新视角。
作者担任韩先楚秘书工作二十年,本书记载和回忆了战功赫赫、一代名将韩先楚不平凡的战争经历。同时记录了韩先楚当任福建省委书记期间,把心血揉进了八闽大地,团结力量,大抓经济;担任军区司令员时期走边防、调部署、讲战例、促训练、提高战斗力;担任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走基层、听民声,直谏中共中央军委,谋改革等往事。
本书系由总部赋予任务,由成都军区指定专人历时数年写作完成的张国华文学传记。张国华出身贫苦,少年早熟,长期的艰苦磨难造就了他勇挑重担、争强好胜的性格;他不满15岁即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上了井冈山,自此在革命战火中英勇无畏,出生入死,一步步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他历经井冈山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9年初,他在35岁上被任命为第十八军军长,在渡江战役之后,又挥师大西南,屡获大胜。后受命率兵进入西藏,在党中央的指挥下,率部完成了一桩桩惊人的业绩,即西进康藏、打开和平谈判的大门、开拓经略新西藏、指挥平息武装叛乱、对印反击作战取大胜并被喻为喜马拉雅战神……因其长期带病工作,1972年2月58岁时在成都不幸逝世,时为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四川省
本书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刘忠将军的回忆录,系统地回顾了他从一个普通的泥水工人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员的经历,尤其是其中对于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回忆和记录,留下了珍贵的一手资料,亦使本书成为上海出版界为数不多的关于长征的亲历回忆作品。
《齐鲁诸子名家志》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以志体为主,收录了山东历史上28位的代表人物的生平、业绩、影响和后人的研究状况。不仅记载了先贤们的生活与成长经历、主要业绩和贡献,而且收集了与他们相关的遗存、遗物、纪念设施,后人对他们的研究、评价,以及相关的纪念活动,可以说是介绍和研究这些先贤的内容全面、形式严谨、资料丰富的成果。集研究性、可读性于一体,思想内涵深刻,文字精练易读,图文并茂,装帧典雅,适合不同阶层人士阅读。 本志计收主志《孙子志》一种,附志《孙膑志》、《吴起志》、《司马穰苴志》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