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在八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心竭力、鞠躬尽瘁,建立了卓越功勋的革命老人,作者编辑了这本《我们认识的一波同志——薄一波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文集的征文工作得到了许许多多老领导、老同志和各方面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许多薄老的老战友、老部下,他们不顾年事已高,或口述提纲、内容,或亲自执笔为文。更让人感动的是,有的老同志在重病中仍不忘文章的修改和定稿。
本书主要讲述了胡乔木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政治生涯。就胡乔木的生命历程来说,跟随毛泽东的两个10年无疑具有决定意义;就毛泽东的生命历程来说,40年代、50年代两个10年,以其体现毛泽东思想的巨大转折而最富有典型意义。 今年是胡乔木诞辰100周年,离胡乔木去世整整二十年。而“二十年”正是本书内容的时间跨度。作者认为,以再版本书的方式纪念传主,具有特殊意义。
徐树铮(1880--1925),萧县醴泉村人,字又铮,因仰慕林则徐,自号则林。1901年弃文从武去山东上书袁世凯,后得段棋瑞赏识,一生追随,人称“段合肥之魂”,又称“小扇子”。徐树铮恃才傲物。过于骄狂虽才干极强,却结仇过多,1925年被枪杀于河北廊坊。《北洋怪杰徐树铮》以传记文学的形式,运用大量历史资料。 董尧专著的《北洋怪杰徐树铮》记述了“北洋怪杰”一生的主要经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北洋乱局
《卡尔·马克思传(第3版)》是英语世界最的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文献之一。这里翻译的是该书1995年出版的版本。它的特色:一是详细剖析了以往不为人注意和重视的后来发表的马克思的思想文献,如马克思的几大本经济学笔记;二是深入细致地刻画了马克思一生的生活、工作和理论研究经历,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况和资料。书中所提供的新资料对我国学界正在盛行的马克思著作的版本和文献研究,无疑有重要参考价值。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延伸。 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划
《张学良赵一荻私人相册:温泉幽禁岁月(1946—1960)》真实地记录了张学良、赵一荻在的囚禁生涯。他是出生于绿林家族的长子,一位英气逼人、威震东三省的少帅,一位曾经厮杀疆场的年轻将军,他曾经拥有东北广袤的森林与黑土,他曾经背负“不抵抗将军”的恶名,国仇家恨,让他夜不能寐。1936午12月12日,他与杨虎城将军一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把天捅了个窟窿”,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胆识,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由此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西安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转折点,也是张学良人生的转折点。当他“负荊请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从此,便失去了自由。他有一腔热血,却无缘再上战场,在“严加管束”下不停地迁徙与跋涉,抗战胜利后,又被送往人烟稀少的井上温泉,在群山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