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任何科学技术问题都需要建模和求解。美国学者B.J.Cantwell倡议:理工科的学生,一要 学习量纲分析方法,二要掌握Lie群对称分析。前者 用来建立物理模型,后者用来求解。
本书共分为三卷:《会谈卷》记录了从1964年到1986年,邓小平会见外国元首和中外记者时的谈话内容,涉及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政策、台湾问题、香港问题、西藏问题、对毛泽dong的评价等问题。《会议卷》记录了从1938年到1987年,邓小平参加的有关会议,并对邓小平在会议中所作的重要讲话、对一些政策问题的阐述、处理民生要务的方法和态度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评析。《演讲卷》记录了从1943年到1988年邓小平的历次重要演讲。内容涉及国家建设、干部选拔、军队国防、财政、教育、党内思想等诸多方面。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怀着一份赤子之情的邓小平的一句经典。作为邓小平的女儿,毛毛的这本书真实、生动地记述了邓小平先生政治生涯乃至整个中国政治历史中一段重要和艰辛的经历。这本书记录着他对工作的执着,对子女的关爱,也体现了一代领导人的光辉风采。这部书对了解邓小平先生、研究邓小平理论和认识今天的中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周恩来与邓颖超》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1938年4月由汉口一星书店出版发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有关周恩来和邓颖超个人传记和文选的单行本图书,流落民间已经75载,本次新版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本书收入人物传记、专访和个人文选(讲话)三种体裁的文章共十四篇,是最早的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传记作品,而收入的文选大多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次与读者见面,《周恩来选集》和《邓颖超文选》中也没有收录。本书新版还增加了15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完整集中地展示了1938年前的周恩来和邓颖超,可谓他们从少年时代至青年时代图片之集大成,部分图片也是次与读者见面。谨以此书纪念邓颖超诞辰110周年。
《毛泽东的家庭生活(红墙第一家)》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向读者披露毛泽东及其家人从进中南海到“文革”之前在菊香书屋长达十七年的生活情况,其中也适当介绍了与毛泽东朝夕相处不是儿女胜似儿女的服务人员的工作情况。故事连着历史的风云,人情透出时代的内涵,充满了多样性、生动性、复杂性和特殊性。 阅读这本《毛泽东的家庭生活(红墙第一家)》,毛泽东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私人生活就这样在你面前渐渐展现,那样真实,那样鲜活。 这个家庭里有毛泽东和他的夫人江青,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女儿李敏和李讷,侄儿毛远新,还有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红墙第一家的故事由此开始。本书由武立金著。
梅岭2号距毛泽东生前下榻的梅岭1号仅一箭之地。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毛泽东首次南巡湖北起,以后每年都要莅临湖北。有时一年少则一次,多则数次,一次中少则数天,多则数月。1956年6月至1974年9月,美丽的东湖客舍就成为毛泽东南巡进的工作、读书、休憩之所。从而,在这里发生了一些在党史、国史上鲜为人知的有影响的大事和重大活动。 作者尽可能弄清毛泽东在东湖客舍发生的每一件大事,每一项活动以及它的来龙去脉。将毛泽东民主革命时,在东湖客舍建成前在武汉的活动,也恰如其分地穿插进去,构成毛泽东在武汉革命史的立体感。使本书史料翔实,丰富。在文笔上,笔者力图实事求是,朴实无华。
在50次回湖南的300多个日日夜夜里,毛主席的伟大品格、优良作风、高尚风范和领袖魅力,在全省各族人民中留下了永恒记忆。他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察看工农业生产,了解工农兵学商的工作、学习、生活,会见党政军负责同志,座谈农事,处理国务,运筹大政,阐述真知。他情系家乡、关怀乡亲,深入田间地头、城市街道、工厂车间和学校,访民情、察民生,体现了一代伟人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博大胸怀。他十分关心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搞好企业技术革新,加快湖南工业发展,把湖南建设成工业省,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毛主席50次回湖南,是新中国成立后,他深入全国各地,深入人民中间,进行调查研究,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一个缩影。 《毛泽东五十次回湖南》一书,系统、生动地记录了毛主席回
公元2003年12月26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在这110年中,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 全书分为四大篇:第一篇为1893年至1920年:修学奋斗篇;第二篇为1921至1949年:革命战斗篇;第三篇为1950年至1976年:建设图强篇;第四篇为1977年至2003年:影响深远篇。少儿时期毛泽东自身的大事不多,但他处于近代中国激流通进的历史漩涡之中,本书力图寻找当时国际、国内的大事,特别是日后与毛泽东发生关系、产生影响的大事加以记载;建党至逝世前的毛泽东,自身的建树和重大事件比较多,对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本书主要围绕着毛泽东作文章;毛泽东逝世以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本书则主要反映毛泽东功勋业绩和思想精神在国内外的影响,以及后人对毛泽东的纪念和评价。
本书是第一部叙述文人毛泽东一生的传记。尽管毛泽东是位多角色的人物,“文人毛泽东”从来不脱离他的政治选择,他的方方面面的活动,既相互渗透又各有不同,但本书作者写出了毛泽东作为诗人,作为文化人一生的心路历程,以及作为政治领袖介入文坛时所挟带的春风和秋雨。
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这个时间纪念毛泽东同志,更加具有重要意义。为缅怀伟人,怀着崇敬的心情编制出版了《毛泽东光辉历程地图集》。本图集图文并茂,在中国革命的大背景上展现了毛泽东同志一生主要的奋斗历程。翻开图集,读者可以直观地看到毛泽东同志各个历史时期活动的地理环境和行动路线,看到毛泽东同志各个时期的理论和实践的光辉业绩,看到毛泽东同志各个时期的革命风采。抚今忆昔,历史告诉我们,毛泽东同志的功勋是永不磨灭的,毛泽东同志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毛泽东、蒋介石和斯大林都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可以说,没有哪一位外国的领导人比得上斯大林在中国的影响,斯大林和中国现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分不开,和毛泽东、蒋介石事业生涯的许多大事分不开。袁南生著的《毛泽东蒋介石与斯大林》以毛泽东与蒋介石、斯大林的关系为主线,以中苏两国国家、民族关系为副线,首次把这3位著名人物合在一起写。 作者希望,通过《毛泽东蒋介石与斯大林》能对以下问题给读者作出一些回答:毛泽东年仅30岁时为什么能人选中央政治局,成为仅次于陈独秀的中共重要人物?毛泽东在米夫的眼里究竟是什么形象?毛泽东究竟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毛泽东是怎样在斯大林的推动下和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的?毛泽东为什么被斯大林怀疑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是怎样在斯大林鼓动下出兵朝鲜的
本书选取毛泽东一生中最突出、最微妙的几个点,以新鲜翔实的史料和极精彩笔法,勾画出毛泽东独具特色的个性和心灵历程。本版作者对全书作了较大的修改。1.新写了10万字左右。其中“毛泽东眼里的‘毛泽东’”和“挥手之间”两部分以及“经济天下”中的一半内容,都新境的。2.删掉了5万字左右的篇幅,主要是因为当中的一些叙述,同作者的《毛泽东的文化性格》、《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两书明显相重。3.调整了篇目,这从目录上就可看出来。原来是十三章加一个序,现在是十七章加一个录。4.对一些篇目的内容做了或增或删的工作,有的几乎是改写。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毛泽东对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这部丛书体例比较完整,包括毛泽东同志的生平、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外交、文化、人际关系、逸事、家系及中外名人评说毛泽东等11部分,共24册。可以说是一部真正的毛泽东全书。另一个特点是比较权威。丛书所收,除了毛主席的战友、老部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撰写的文章外,大都是多年研究毛泽东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专家学者的专著。第三个特点,这部书可读性很强。比如文化类的七册,相当好读。比如逸事、交往,都是很生动的故事。即便是理论方面的著作,也是非常好读的。 本书绝大部分为我国权威专家学者撰写,资料翔实可靠,取舍把握得当,编写严肃认真,体例严谨科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同志伟大的一生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巨大
本书详尽记述了15年间内毛泽东的工作与生活,展示了延安时代和建国初期,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等鲜为人知的交往情景以及他的家庭生活。全书以真实的细节描写见长,同时对党史、民主革命史等方面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