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将军,毕业于黄埔军校*期。在东征、北伐战争中,受到血与火的洗礼。1933年春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成为*早参加对日作战的中国军队将领之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又先后身经保定战役、漳河战役、徐州会战、豫西会战、武汉会战、广西昆仑关战役、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大小百十战。特别是1943年,身为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和副总指挥的郑洞国将军,与盟军将领史迪威、索尔登等一起,率部反攻缅甸,横刀国门,大振国威。十四年抗战,郑洞国金戈铁马,纵横驰骋,以赫赫战功跻身为一代中国抗日名将。 郑洞国将军是一位具有朴素爱国思想的正直军人。大革命失败后,由于思想局限,他在痛苦和彷徨中,与曾在东征、北伐战场上并肩战斗过的共产党人分道扬镳;1948年秋,在辽沈战役的关键时刻,他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这次重要抉择,使
《向忠发的浮沉人生》一书通过十三章五十一节,运用纪实文学的写作方法,采取时间顺序,详述了向忠发充满矛盾的一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不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与艰辛。全书语言生动,内容充实,发人深省,既可以作为党史读物,又可以作为普及知识的大众读物。
徐忱著的《袁世凯全传》抢先发售公开袁世凯12年朝鲜岁月,详实记录袁世凯35年政治生涯,从落第书生到内阁,袁世凯怎样成功?由民国总统到洪宪皇帝,袁世凯为何失败?少年为国,中年为权,晚年为己,袁世凯一生全
本书前五章缕述。我赴美国前的早期教育,以及到美国后的继续学习,先是在马萨诸塞州芒森城的芒森学校,后来在耶鲁大学。 第六章从我出国八年后重返中国开始,一向被当作西方文明表征的西方教育,如果不能使一个东方人变化其内在的气质,使他在面对感情和举止截然不同的人时,觉得自己倒象来自另一个世界似的,那不就可怪了吗?我的情况正好如此。然而,我的爱国精神和对同胞的热爱都不曾衰减;正好相反,这些都由于同情心而更加强了。因此,接下去的几章专门用来阐述我苦心孤诣地完成派遣留学生的计划:这是我对中国的永恒热爱的表现,也是我认为改革和复兴中国的最为切实可行的办法。 随着中国留学事务所的突然撤销和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先行者的一百二十名留学生的召回,我的教育事业也从而告终了。
本书由周恩来亲属中的晚辈、身边工作人员的子女所写的回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文章组成。作者们均在周恩来生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西花厅,与周恩来、邓颖超有过接触,亲耳聆听过他们的教诲,也是他们高尚品格的见证人。作者们通过回忆,写下了与周恩来、邓颖超相处的幸福时光,记述了周恩来、邓颖超的一些事迹,反映了他们努力工作、艰苦备斗、关心下一代、刻苦学匀的品格,凸显出周恩来和邓颖超身上集中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孙中山传》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从满怀爱国与变革热忱的青少年写起,至孙中山去世,真实记录了孙中山的人生历程。作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全国重点选题,《孙中山传》遵循的写作准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纳利于真实展示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相关理论、方法论;广泛收集与使用各类资料;吸取的研究成果:侧重思想研究。所以强调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因为孙中山研究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今天,他依然是振兴中华和统一祖国的光辉旗帜。
丰泽园位于中南海瀛台之北。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在丰泽园内的菊香书屋居住。自此,丰泽园内处处留下了*生活和工作的痕迹。 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代伟人,他的领袖风范,他的睿智从容,他的亲切随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既熟知又神秘。但在丰泽园内,他既是一个伟人,也是一个常人。曾经在*身边工作的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一个真实的*:在历史大事件中,他如何用惊人的魄力书写国家的新篇章;在平静的日常工作中,他如何慈父般督促工作人员进步;在诗人般的情感世界中,他又如何抒发一代伟人的壮阔胸怀和一个普通人的儿女情长…… 《实话实说丰泽园》通过人称讲述和手影像资料,让我们眼前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祗,而是一个情感丰富、可亲可敬的长者。走进红墙,走近真实,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领略*的文韬武略,并重新进
《徐世昌评传(上下)》为沈云龙先生代表性著作之一。徐世昌为晚清至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晚清时期曾任东三省总督,1918年至1922年任民国大总统,在中国近代史上曾为举足轻重的人物。沈著《徐世昌评传(上下)》于当朝史事及人物备历详细,援引大量*手史料,叙述并评价了徐世昌一生的历史贡献与失责,对于广大读者了解晚清和民国的完整历史面貌极有帮助。
《胡乔木传》(平装)(全2册)内容介绍 胡乔木是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国史上的一位起过独特作用的重要人物。他曾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文化大革命”后,又协助邓小平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享有“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美誉。本书按照胡乔木的生平经历,分为六个单元:一、青少年时代;二、从延安到北京;三、五六十年代;四、“文革”中;五、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六、十二大以后到逝世。较为客观、详实地记述了胡乔木的一生经历和贡献。 胡乔木是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国史上的一位起过独特作用的重要人物。他曾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文化大革命”后,又协助邓小平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享有“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美誉。本书按照胡乔木的生平经历,分为六个单元:一、青少年时代;二、从延安到北京;三、五六十年代;四、“文革”中;五
熊向晖同志在晚年撰写了大量回忆文章,生动翔实地记载了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领导下,在隐蔽战线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十二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下从事外交工作的丰富经历。这些鲜为人知的史实让读者领略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作风和斗争艺术,以及熊向晖同志的传奇人生和传奇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