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全集(精)》编著者方志敏。新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方志敏全集》,是一部凝聚着方志敏“崇高品格和浩然正气”的重要文献和史书。新版《方志敏全集》在《方志敏文集》的基础上增添了方志敏《给党中央的信》等23篇新近发现和首次发表的历史文献,进一步丰富了方志敏精神这笔宝贵精神财富的内涵,并凸现了《方志敏全集》的鲜明特色和价值取向。
《西奥多·罗斯福自传》讲述西奥多·罗斯福自幼体弱多病,一度奄奄待毙,后来成为卓有成就的一代名人。他倡导一种个人奋发的生活,深信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对外界的征服,更体现在对自我的战胜。
《孙文与日本史事编年(增订本)》是一部资料性很强的书,但又不是资料汇编。它既容纳了方方面面的资料,又简明扼要、有序可寻,便于查阅。段云章教授对浩繁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剪裁和处理,剔其重叠,删其芜杂,考其异同,力求史实的准确,堪称披沙拣金。从而,这部书既有可以放心使用的可信性、可靠性,又具有简洁、清晰的可读性。
本书收录了邓子恢亲自撰写的自传、回忆录、演讲记录、调查报告和书信,共17篇。这些历史文献,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真实地反映了邓子恢非凡的革命经历和理论思想,尤其是集中反映了他主持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期间关于中国农村发展与改革的思想和理论主张。他的思想和理论主张,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农村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至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是19世纪普鲁士-德意志著名的国务活动家。在他当政时期,德意志从分裂割据的邦联转变成统一的帝国,从遭受强邻欺压的从属地位转变为跻身于欧洲强国之林。在这期间,俾斯麦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部回忆录里,俾斯麦忠实地复述了他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和他个人的见解,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德国史和俾斯麦的生平事业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思考与回忆》是俾斯麦1890去职后倾全力撰写的回忆录,不仅述往忆旧,亦是他的政治遗言。他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政治思想与外交战略及19世纪德国乃至欧洲复杂多变的历史均于正焉毕现。这不仅是一个“伟大年代的英雄”的人个传记,也是“德意志民族的珍贵遗产”。在这本回忆录中,俾斯麦用极少的篇幅回顾自己的功业,而把大量篇幅献给了自己所参与和制定的第二帝
本书收录了邓子恢亲自撰写的自传、回忆录、演讲记录、调查报告和书信,共17篇。这些历史文献,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真实地反映了邓子恢非凡的革命经历和理论思想,尤其是集中反映了他主持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期间关于中国农村发展与改革的思想和理论主张。他的思想和理论主张,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农村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至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布哈林既是列宁的忠诚支持者,又与列宁有过多次分歧和争执。列宁逝世后,布哈林积极参加了斯大林领导的反对托洛茨基的斗争。但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布哈林与斯大林又存在严重分歧。布哈林一生正直,敢于发表不同政见。他犯过不少理论的和政治的错误,但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又主动承认错误。他所犯的一些错误,只是一个正直的革命者在寻求正确的革命道路中认识上的一些错误。世界上没有完人,布哈林也同样不是完人。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很多理论问题,正在探索之中,我们不应苛求于布哈林。而且布哈林在很多理论问题上的意见,是十分高明而富于预见性的,至今还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一本关于布尔什维克革命以及这一革命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的书。了解布哈林的生平及
本书是美国化学家莱纳斯·鲍林(1901——1994)的传记。纵观20世纪的科学发展,作为惟一两次独享诺贝尔奖的人,鲍林无疑是引人注目的。这位而固执的理论化学家,在其幼年时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独立性和求知欲。他的傲不驯在其学术,政治及生活等各方面都毫无掩饰,他的化学键理论使地载誉史册,同时他的为人及个性又让世人对他褒贬不一。当年他面对强大的反对力量身先士卒倡导的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至今仍是医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本书客观评价了鲍林的一生,不仅回顾了鲍林的学术及政治生涯,还从心理学上探索了鲍林的性格形成。使人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了解了这位科学家的不朽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