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泰勒:淑女、情人、传奇》一书记录了传奇女星伊丽莎白·泰勒多采多姿的演艺生涯和炫丽夺目的私生活,用大量鲜为人知的一手资料描写了她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及她的家人和明星朋友们,再现了二十世纪好莱坞盛况。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我一生所关注的主题就是社会不公”;成长岁月;历史的伤痛;艰辛而成功的写作;逝去的与留下的等。
《上海女劳模研究》以上海妇女劳动模范黄宝妹、裔式娟等及影片《黄宝妹》《三八河边》《上海英雄交响曲》《李双双》为研究对象,呈现女劳模的日常生活及其银幕形象、创作过程和观众反应,阐释影像、性别与革命意识形态建构之间的张力。研究发现,国家按照革命意识形态的需要创作女劳模电影和塑造女劳模形象,并用女劳模形象的规范作用和精神感召力向群众宣教革命意识形态,使劳模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加强建构和再生产。 全书使用的大量口述史资料,材料翔实,行文流畅,体系完整。综合运用了新史学、电影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策略和叙事方式上不同于政治制度史,彰显出文化史和社会史的解释能力和叙述魅力。
邓颖超同志是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是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妇女的骄傲,在外享有崇高声誉,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一个日本人眼中的邓颖超》的作者西园寺一晃是一个日本人,他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了邓颖超同志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邓颖超同志的爱戴和仰慕之情。 《一个日本人眼中的邓颖超》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女性传记构成一个历史传统的领域,其重要性逐渐浮现。《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着力发掘这一丰富的传统,是为了对中国女性历史了解更多。然而我们发现,广泛流传、历史悠久的女子传纪,几乎总是卷入到当时强有力的巨大意识形态议程之中。本书为数位专家的文集,所讨论的女性故事不仅对中国女性历史,而且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历史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料。作者不但将眼光转向碑铭、小说、诗文、书信、日记等另类传记材料,提醒我们以往所忽略的文类记述:同时也尝试将传纪资料放回文本制作的历史情景之中,不但揭示了更多的文化规范与社会结构,也析理出更多以往被遮蔽的女性声音。如此解读,也让女性史研究拓展了空间,并藉此重塑了人们对中国历史的观察与理解。
比《甄 嬛 传》更真实 比《步步惊心》更诡谲 一个高贵女人的悲戚人生 一个血泪凝铸的动荡年代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我一生所关注的主题就是社会不公”;成长岁月;历史的伤痛;艰辛而成功的写作;逝去的与留下的等。
有关可可·香奈儿的精彩人生与杰出成就早已在无数著作和影响中一一呈现。但她最私密的那一面却鲜少被人提及:对符号学、玄学及诗歌的热衷;与挚爱的家人和情人之前的亲密互动;嘉帕丽尔·帕拉斯--拉布吕尼陪伴在可可·香奈儿身边40多年,她是安德烈·帕拉斯的女儿,也是可可·香奈儿在世的近亲。出于同笔者的深厚友谊,她同意敞开心门,与读者分享那些关于可可·香奈儿的私密回忆。 《你所不知道的香奈儿》按年代顺序展开,共分为5章:《黑暗》《隐秘的真想》《诗意人生》《书来信往》和《余音袅袅》。可可·香奈儿的“私密王国”就此展露真容,本书将你一步步接近那片神秘的领地。书中呈现的物件与资料大都在此前从未披露过,例如可可·香奈儿女士的一生挚爱卡柏男孩馈送的礼物,西敏公爵慷慨赠予的昂贵珠宝,她珍爱的书籍、家具、配饰及
中国女性传记构成一个历史传统的领域,其重要性逐渐浮现。《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着力发掘这一丰富的传统,是为了对中国女性历史了解更多。然而我们发现,广泛流传、历史悠久的女子传纪,几乎总是卷入到当时强有力的巨大意识形态议程之中。本书为数位专家的文集,所讨论的女性故事不仅对中国女性历史,而且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历史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料。作者不但将眼光转向碑铭、小说、诗文、书信、日记等另类传记材料,提醒我们以往所忽略的文类记述:同时也尝试将传纪资料放回文本制作的历史情景之中,不但揭示了更多的文化规范与社会结构,也析理出更多以往被遮蔽的女性声音。如此解读,也让女性史研究拓展了空间,并藉此重塑了人们对中国历史的观察与理解。
沈霞是茅盾先生之女,1921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5月,进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习,后进入延安大学学习。1942年12月10日,沈霞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奔赴东北,已经怀孕的沈霞毅然决然去人流,不幸感染,1945年8月20日抢救无效,在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去世。该书收录了留存于世的沈霞在延安时所写的日记的,共10多万字。这些日记记录了这位年轻女共产党员在延安追求理想的热忱以及现实中遭遇挫折时感到困惑与苦闷的心路历程,是一位20世纪40年代的革命理想追求者的内心独白,也从一个侧面真实地记录了延安整风运动的过程。从这些日记中,可以感受到沈霞在学习运动、整风运动、抢救运动以及大生产运动中涌动的内心世界,那种敏感的女孩心理以及处理恋爱、工作、学习等关系上的主次考虑,还有延安整风运动中思想上的那种激情、认真
沈霞是茅盾先生之女,1921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5月,进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习,后进入延安大学学习。1942年12月10日,沈霞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奔赴东北,已经怀孕的沈霞毅然决然去人流,不幸感染,1945年8月20日抢救无效,在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去世。该书收录了留存于世的沈霞在延安时所写的日记的,共10多万字。这些日记记录了这位年轻女共产党员在延安追求理想的热忱以及现实中遭遇挫折时感到困惑与苦闷的心路历程,是一位20世纪40年代的革命理想追求者的内心独白,也从一个侧面真实地记录了延安整风运动的过程。从这些日记中,可以感受到沈霞在学习运动、整风运动、抢救运动以及大生产运动中涌动的内心世界,那种敏感的女孩心理以及处理恋爱、工作、学习等关系上的主次考虑,还有延安整风运动中思想上的那种激情、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