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15、16世纪之交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的传奇一生以及代表作品。本书犹如一面镜子,我们借以审视传主的生平和成就,同时又观照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荷兰和欧洲。这一面镜子既反映了风起云涌的宗教改革,又折射了传主心静如水的隐士情怀;既透视了伊拉斯谟的历史深度,又折射了赫伊津哈的批判精神。
《傅大士评传》由赵福莲编著。 《傅大士评传》内容提要:傅大士(497~569),姓傅名翕,字玄风,号善慧,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南朝梁代禅宗之尊宿、义乌双林寺之始祖、中国维摩禅之祖师,与达摩、志公齐称“梁代士”。梁武帝普通元年(520),遇印度高僧达摩(嵩头陀),经点化悟明自己乃弥勒化身。从此,于双祷树下结庵修行,度生为务,自号“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傅大士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其“道冠儒履释袈裟”已成“三教合一”之象征、大乘佛教空性思想之指归。其苦行愿心以及佛教理论均落在“不二法门”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摩禅祖师之风范。“炉之所多钝铁,良医之门多病人”是傅大士一生的躬身实践。其禅风之沐浴、慧光之普照,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内自中国,外及日韩。
《虚云和尚年谱(增订本)》主要内容包括:序说虚老和尚年谱致净慧长老、虚云和尚年谱序、虚云和尚年谱增订说明、虚云和尚自述年谱等。
“没有一个想要认识朋霍费尔的人可以绕过查尔斯·马什的书。” 这是迄今为止迪特里希·朋霍费尔最为全备的传记,他被称为德国知识分子的良心,二战时期屈指可数的清醒者,影响至今的思想家, 他先知性地预见了欧洲的今天。通过首度解密的大量资料、精致的细节处理、冷静且深情的笔触,作者为我们描绘出朋霍费尔生动的一生以及他深邃 的思想。举国纳粹化的狂潮下,作为一位德国知识分子、神学家,未随波逐流,且实际参与了暗杀希特勒的计划之中,最后殉难。查尔斯·马什为我们捕捉到了这位在欧洲最黑暗时期仍然持守真理之人的一生。从他在柏林学府的求学生涯,到他在美国思想发生的转变,以及他放弃前途,因为对真理的跟随再次返回德国。我们见证了他对真理的执著。当他选择站在犹太人这边时,他是站在了整个纳粹德国国家权力以及绝大部分
查尔斯·哈登·司布真(1834-1892),出生在一个世代敬虔的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牧师。3岁时就开始阅读约翰·班扬所著《天路历程》的插图版,6岁时,就可以熟练地阅读圣经。19岁时就以他的讲道震动整个伦敦,他在伦敦讲道38年,常是人山人海,经常可以听到马夫喊道:“要去听司布真讲道吗?请坐我的车子。”当时正逢基督教对社会的影响渐趋缩小的时候,但在司布真的侍奉下,他的教会每年都有上千人认识上帝和基督。从1855年开始,他的讲章被印刷出来,这些印刷稿不仅在英国广为流传,也传播到另外几十个国家。司布真还每月出版一期他办的杂志《剑与铲》,并写了大量的书及书信。司布真的服侍范围广得惊人:他建立了牧师学院培养年轻的传道人,他组建了流动售书者协会,建立了为老年妇女开办的救济院和一个为有需要的孩子开办的孤儿院等共近70
鸠摩罗什所译经典,如《金刚经》《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所说经》和《佛说遗教经》等,流传千古,现在仍然受到普遍的喜爱,广为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