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费曼》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 费曼的自传式随笔。 费曼在参与“曼哈顿计划”时,成为开保险柜高手。 费曼在默数一二三时,发现了每个人大脑工作的方式截然不同。 费曼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时,抱怨没有人赞赏他的桑巴鼓技艺。 费曼在调查挑战者号失事时,靠一杯冰水、一个橡皮圈,打破了威权,还原了“挑战者号”失败的真相。 对费曼来说,这一生就像个孩子一样,好奇地寻找着前方的未知。他希望的,是想留给未来的人们一双自由的手。
杜佑是唐代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通典》一书体制宏大、思想深刻,总结过去,反映现实,开辟历史编纂学新途径,在中国古代的国家行政理论,政治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本书紧扣唐中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时代背景,细致考察、介绍了杜佑一生的经历,他的近六十年的从政生涯和著述生活,在此基础上,对杜佑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贡献,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阐述。全书有新视角、资料丰富,考证深入,分析透彻,读起来引人入胜,反映了杜佑研究的新水平。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自有文字以后,就有历史的记载。从西汉司马迁创纪传体后,历代皆有续作。生于魏晋之际的史学陈寿,一生坎坷,仕途多桀,遂潜心著述。在西晋刚统一后,即着手撰写《三国志》。他治学谨严,文笔简洁,《三国志》完成后,即得时人之赞许,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在其后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三国志》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成为人们了解、研究三国历史的主要依据。这正是陈寿的宿愿,为后世留下了不朽著作。
陆贽是唐代的政治家、政论家、民本主义思想家。他一生的黄金时期,正与愚而自用、忌刻寡恩的德宗皇帝相始终,经历了建中动乱、贞元敬安等政治、社会极为阴暗的时代。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写了大量的政论(包括制造、奏草、中书奏议),为止乱息兵呼吁,为恤百姓呐喊,曾经起到“救时”的作用。但他本人,却非常不幸,被贬谪十年,直至于死,成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传略”,根据大量文献材料,对陆贽的家世、亲党、初仕、历宦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史评、遗著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考证,纠正了前人的失误,恢复了历史原貌。下编为“政论”,从陆贽仅存的著作《翰苑集》141篇文章中,选取67篇,进行分期、解题、摘要、简评,不仅能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德宗时代与陆贽有关的方方面面,还能让读者欣赏并解读陆贽的政论风
帕拉 ·尤格拉在本书中以精准的笔触,为法国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西蒙 娜 ·薇依刻画了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思想画像。与维特根斯坦一样,薇依属于那种特立独行、难以亲近也容易遭受误解的另类思想家。加缪和T.S.艾略特对她崇敬有加,而苏珊·桑塔格有句名言:“在薇依赢得的成千上万读者中,能真正分享她思想的人,我想只是少数。”帕拉·尤格拉无疑属于这少数。他生动简述了薇依短暂而非凡的人生,以及她的思想历程,诠释了薇依现象中的多重悖论,探讨了薇依思想所涉及的哲学、政治、基督教、犹太教等多个领域的难题,很多地方都像薇依作品一样发人深省。
《心学大师湛甘泉/心学大师湛若水丛书》知识量大,覆盖面广,语言通俗,具有普及性读物特点,为大众读者了解、认识湛若水生平行事及其心学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阳明后学可谓人才辈出,各种学说思想及概念术语亦互相交错、头绪纷杂。通常以为聂豹、罗洪先是阳明后学中“归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黄宗羲《明儒学案》把他们列入“江右王门学案”,并对罗洪先的思想有较高的评价。聂、罗所提出的“归寂”、“致虚守静”以及“收摄保聚”等学说,在当时的王门当中以及思想界所引起的反响不容忽视。但是历来对他们的研究不可谓多矣。 本书作者力图把聂豹和罗洪先放在整个宋明理学以及阳明学及其后学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来考虑两者思想的内涵及其与王门其他诸子的思想切磋和意见争辩,以求充分展示两者在阳明后学当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思想风貌,并对其在阳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加以重新审视和厘定。在本书的附论和附录中,对于历来重视不够的归寂派的后劲人物——王时槐的思想也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并对
《无地自由胡适传(增订珍藏本)》是一部传记,一部多年的人物传记。 传主胡适,是中国近现代百年文化史上一个巨大的存在,首倡白话文学、鼓吹思想变革、执掌北京大学,还差点儿当选民国总统……总之一句话: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无地自由胡适传(增订珍藏本)》试图回到历史现场,还原历史语境,在把握人物心理和个性的基础上,梳理思想脉络,透析学术理路,感受文学温情,是一部融思想性、学术性和文学性为一体的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 作者沈卫威,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潜心胡适研究多年。 《无地自由胡适传(增订珍藏本)》是作者精心砺炼之胡适传记第五版(增订珍藏本),也是海内外众多胡适传记中,全面、公正、真实,享有广泛赞誉且受读者欢迎的一部。
南宋时期喧闹一时的“官员狎妓”“朱唐交奏”案因何而起?学界泰斗、朝廷重臣缘何与一营妓结怨?为何他的学说、他的思想,自出现之后就一直存在着纷争?《朱熹别传》通过朱熹与严蕊、唐仲友之间的冲突,描绘了南宋官场错综复杂的纠纷,呈现了一幅官场与市井交织的纷繁多彩的历史画卷。
鉴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影响的佛教高僧,受日本朝廷的邀请,他不惜生命,赴日弘法,用十二年的时间六次东渡。鉴真到日本后不仅传授戒律,弘扬佛法,建造了日本历史上座律宗寺院——唐招提寺,而且为日本人民传医送药,将唐代先进的文化带到日本,为日本的佛教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被日本人民誉为“日本律宗的祖师”及“日本文化的恩人”。本书充分利用日本真人元开所着《唐大和上东征传》及散见于外的一些文献资料,并借鉴外的研究成果,对鉴真的生平行迹尤其是六次东渡的历程、鉴真佛教思想的传承、鉴真在日本的佛事活动、鉴真对日本佛教的贡献、鉴真在日本的文化建树及成就,以及《唐大和上东征传》的成书、流传及价值等教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对鉴真东渡的思想意蕴以及鉴真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及影响等做了探讨。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后世亦多以王明阳称之。 王阳明生于明中期,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少年即志存高远,读书为做圣贤,习兵法为报国,此志秉持终生并付诸实践。他钻研程朱理学而发现其不足,回到孔孟原典以补程朱之偏。他亦研习佛道二学而别有所得,融汇于儒学,终于创立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要旨的“心学”。他并非坐而论道,每当国家有难,他即赴前线,平叛、剿匪、抚乱,足智多谋,捷报频传。王阳明文武全才,一生所为,不仅实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抱负,其“心学”思想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重要一环。 本书是一部史实确当、文采斐然的传记文学,作者不仅关注传主一生事迹,更能深切体会传主的思想感情,叙述
慧远是早期中国佛教的高僧之一。前期追随道安,其师生相契之缘素称弘道佳话,后入庐山建立东林寺,使之成为南方的一个佛学中心和学术渊薮。他极为敏锐而积极地利用当时佛教发展的条件,迎请精于阿毗昙学的僧伽提婆等外国学僧入山译经,还与北方鸠摩什书面交往,积极关注佛教东传过程中最前沿的理论课题,且对外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及习俗之间的矛盾和危机,作出富于人格力量和理论深度的回应。其弘教业绩和思想探索代表了东晋后期佛教发展的某些重要的历史步伐,其所倡导的念佛立誓实践也具有中国净土教发达的源头意义。慧远的思想、学养及人格的影响力颇为深广,甚至远达于朝鲜、日本等国。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传记。与其他相关传记不同的是,《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较多的设计到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和个性方面,因而不只是维特根斯坦的研究者,普通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丰富、深入的阅读体验。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传记。与其他相关传记不同的是,《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较多的设计到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和个性方面,因而不只是维特根斯坦的研究者,普通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丰富、深入的阅读体验。
17世纪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徐弘祖(霞客)是明代末年的时代先驱,杰出的旅游探险家、地理学家、文学家,的爱国主义者,历史文化名人。《徐霞客游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世界和中国文化、科技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科学巨著。徐霞客及其《游记》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后人对他的研究长盛不衰。本书以新的理念,宽广的视野,独特的角度,从考辨史实着手,用评传结合的方式,对徐霞客作多侧面全景式研究,再现徐霞客敢于创新、开辟新路、求真务实、艰苦卓绝、无私奉献的平凡而的形象;展示徐霞客的学术成就和重大贡献;揭示他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剖析他源远流长的思想渊源和深邃的思想特色;实事求是地阐述徐霞客及其《游记》在思想、文化、科技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徐霞客开辟的方向、思想及其崇高精神是永恒的。徐霞客及其《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