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奂交游研究》之写作目标,旨在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对陈奂生平及交游之描述,勾勒其学术发展之历程,凸现其於清代学术史中之地位及影响,以此作为丰富文献学、清代学术史研究之尝试。本文章《陈奂生平及家世》,通过陈奂生平之考察,揭橥其与师长、友朋、弟子之交游脉络,反映陈奂学术生涯之全貌。第二章《陈奂交游史料》,主要介绍现存陈奂交游研究之史料来源。其中,《三百堂文集》为民国间王欣夫先生所辑,已非陈集原貌,所录之文以陈奂晚年所作为主,未能反映陈奂众多友朋之面貌,故仅能作为交游研究之材料补充。陈奂《师友渊源记》乃其生前为记录交游而作,入录之人多为亲身接触,所记录描写者,多为与各人往还之具体状况,其中所涉史实,或偶有遗误,然大都切实可靠,为研究陈奂本人及其交游之资料来源。《流翰仰瞻小传
蔡元培先生的日记,始白1894年止于1940年,在时间跨度上历经47年。在这47年之中,实际记有日记的仅有31个年份,而且其间有的年份中,还有时断时续的情况。虽然如此,这本《日记》基本上是蔡元培先生三十多年经历的原始记录,对于了解认识蔡元培先生在清廷翰林院、绍兴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女学、留学德国及参加辛亥革命活动、执掌北京大学与投身五四爱国运动以及主持中央研究院工作等各时期的思想态度、工作情形及生活状况等等,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台湾学者苏精撰写的一部民国时期藏书家小传。最早在《传记文学》杂志上连载,颇受嘉评,后集结成书。“以卒于民国元年(1912)以后的藏书家为对象,撰介其家世生平、藏书聚散经过、所藏内容特点、编印校勘或著述,及与藏书有关的行实。”此次大陆简体版,除修订以往的疏误,根据最新的藏书史研究成果加以增补外,加《周叔弢自庄严龛》一篇(亦刊于《传记文学》),书名仍称三十家不变。颇能道出藏书家藏书的心路历程与或幸或散或毁的收藏遭遇。
孙善根编著的《中国红十字运动奠基人沈敦和年谱长编》以年月为序,旨在比较全面、翔实地记述清末民初重要的社会活动家、慈善家、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沈敦和(1857-1920)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沈敦和,字仲礼,浙江鄞县人,国际上知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早年留学英国剑桥,专攻政法。回国后曾任金陵同文馆教习、江南水师学堂提调、吴淞自强军营机处总办、上海四明公所董事、宁波旅沪同乡会首任会长、上海总商会董事等职,署记名海关道。光绪三十年正月发起成立中、英、美、德、法五国合办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被推举为中方办事总董,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光绪三十三年后,历任大清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兼常议会议长,常驻上海。先后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红十字会总医院及医学堂、天津路分医院、中国公立医院等,兼任上述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