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先生是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40年在香港病逝。唐振常先生所著《蔡元培传》于1985年在我社出版,后于1999年重版,赢得了较好的学界反应和读者反响,成为蔡元培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也可资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教育、政治等研究参考借鉴。本次收入人物传记系列丛书,重新制作出版,
《世界名人传记丛书:罗素自传(卷 1872-1914)》是英哲学家怕特兰·罗素的长篇回忆录。卷从187Z年至1914年。《世界名人传记丛书:罗素自传(卷 1872-1914)》记记叙了罗素的早年岁月,他的家庭背景,他所受的教育,他的青少年时代,他最初的婚姻和写作《数学原理》一书的背景。从中不难看出一个哲学家、思想象的成长道路。
《别有中华:张伯苓七十寿诞纪念文集/南开大学校史丛书》中汇集了十三位作者的十二篇文章。这十三位作者,除胡适外,均为当时美国的研究东亚和中国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哲学、外交、历史、法律、农业、医学等方面)的学者,如曾任燕京大学校长的司徒雷登、北京协和医学院代理校长顾临、曾于清华大学任教的霍尔康柏以及中国湖南湘雅医学院的创始人胡美等人。 文集通过论述张伯苓这一杰出中国人物及其所处时代各领域的变化,以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面貌。书中介绍了教育家张伯苓及其所创办的南开系列学校的成绩,颂扬了张伯苓的人格及南开教育事业的国际声誉与深远意义,同时,综述了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演进、经济转变、哲学更替、医学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情况。
《严复:中国近代探寻富国强兵的启蒙思想家》作者永田圭介通过对严复著作、书信、日记的研读,对严复故乡的考察和对其后人的访问,以及对以往中外严复研究成果的调查吸收,用自己生动明快的语言,把严复曲折复杂的生涯娓娓道来,描绘出严复学习、生活、工作、思想的人生轨迹。而且对于作为伟大启蒙思想家严复的重要诗文、著作、译作也一一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析,读者读起来并不觉得其深奥、难懂和枯燥。同时作者对严复的曲折人生和复杂思想又做了比较实事求是、客观细致的考订和分析。如严复在福州船政学堂和英国留学时代的生活,严复与李鸿章的关系,严复对甲午战争的反思,严复与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关系,严复任民初北大校长的作为,以及严复如何署名筹安会及其与袁世凯的关系,等等。既充分肯定严复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