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西北边疆史地学十分兴盛,是清代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以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发展的进程为线索,把有清一代西北边疆史地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研究。并将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初步将清代边疆史地学联结为一个不断演进的整体。首先从宏观上探讨了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研究的历史条件、发展阶段、主要成就和特点,然后再从微观的角度,以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人物和代表性著作为个案,进一步探讨了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的巨大成就。 本书不但研究清代私家在西北边疆史地学上的成就,而且重点考察了清朝官修《西域图志》、乾隆、嘉庆《大清一统志》之“西域新疆统部”和《新疆图志》的学术成就,最后得出“清朝官修《西域图志》的
《日本的思想》是丸山真男的经典名篇。它对日本近代思想史上的各种重大问题,如天皇制、思想的杂居性、传统与现代化、革命……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放到整个日本思想史的广阔视野下来讨论,概括出日本思想的一些结构性特征,对我们了解日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提供了重要参考。
《白求恩随行护士自述(1932-1939)》作者尤恩曾参加以白求恩为首的医疗队,她担任白大夫的翻译,远涉重洋,踏上了中国的土地。《白求恩随行护士自述(1932-1939)》讲述了作者一生的经历,主要详细描述的是其在中国抗日阶段的行医历程。《白求恩随行护士自述(1932-1939)》共十二部分,各部分内容分别是:一在山东当教会医生;二迁往祖李庄;三郭镇教会诊所;四与白求恩大夫同行;五北上;六继续北上;七延安;八到山西去;九贺龙的司令部;十南下;十一安徽的新四军;十二回到温哥华。
本书是康德批判著作、也是其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 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全书约有40余万字,除了序言和一个总的导言外,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 。中译本是直接从德文原本由邓晓芒翻译、杨祖陶校订,其译文精良,堪称佳作。书后还附有德汉术语索引、汉德术语对照以及人名索引,方便使用。
本书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首先,第二、三章考察《庄子》作为一个哲学文本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其中第二章集中了解各译本对道家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的把握,对道家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和著作的总体认识。第三章对《庄子》某些基本哲学概念的英译进行查考,了解不同译名的选择理由及产生的影响。其次,在第四章中,考察《庄子》作为一个文学文本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了解译本对《庄子》文学成就的评介和翻译,这一章中还将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史》与《庄子》有关的内容作为《庄子》译介的一种形式加以讨论,并试图以王尔德对《庄子》的接受为例,了解英语作家对《庄子》的理解和接受。最后,在第五章中,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译者笔下的三个比较有特点的译本的全面考察,试图发现各个译本的特点与译者的时代、身份、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
这部文集以“知识”和“灵知主义”为纲目,配合笔者组织翻译出版的《灵知派经书》中译本,以便汉语学界能切实接触到这一西方思想史上的重大课题,也作为“诺斯替”正名为“灵知”的开端。 首先是关于何谓“灵知”、“灵知派”的两篇论文。鲁多夫教授是德国的研究灵知派的名家,其《灵知:一种晚期古代宗教的本质和历史》乃灵知派研究的经典之作,这里译出的是他在90年代写的一篇专文,扼要勾划了所谓灵和原则。佩金斯是参与整理《纳克·哈玛狄经书》的专家之一,他的论文讨论了灵知派研究中的一个主要难题(灵知派的起源)的新进展。 接下来的论文都涉及灵知主义与现代性问题的关系。
哲学史教材可以有多种写法。这本《欧美哲学通史——古代哲学卷》立足于忠实地介绍古代西方的各派哲学,尽量展现其原貌,让读者对这一时期众多哲学家的学说及这些学说之间的关系能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与把握。在撰写过程中,力求以哲学家的原话主导我们的叙述,让他们自己说话。 在内容选择上,我们即采纳了一些遥行的办法,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等方面叙述某位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同时也尝试着加进了像“语言哲学”、“真理观”等这样一些具有较多现代意味的内容。这些方面的思想在古代哲学家那里原本就有,并一再被现代哲学家发掘出来,用于散发新的哲学灵感。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在哲学史教材中将古代思想与现代思想作一点街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为基本依据,遵从教材的章节顺序,立足于教材的教学知识点和疑难问题,以问答的形式、谈话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教材的基本精神。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使用。
黄宗羲(1610——1695)是我国明清之际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和博学多才的学问家,也是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宗师和理论奠基人,一生著作宏富,影响巨大。他作为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为后人留下了《明夷留书》和《明夷待访录》这两部深刻批判君主制度、系统阐发其具有民主启蒙性质的新民本政治思想的专著,从而对我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甚至对当代中国的民主建设仍然有思想的启迪作用;他作为有创新思维的哲学家,了宋明理学家不切实际、高谈心性的空疏学风,提出了“必以力行为工夫”的实践哲学,建立了“一本万殊”与“会众合一”辩证统一的哲学史观;他作为一代学术宗师,精研经史之学,提倡“经世应务”新学风,并通过孜孜不倦的讲学活动,开创了一个其影响及于当代的清代浙东经史学派;他作为博学多才的学问家,不仅在经
本书史料宏富,不仅征引严复各类已版著译,更荟萃大量佚文、手稿、书信等稀见资料,至于相关外档案、大型资料汇编、近代报刊、近代人物的文集、日记、年谱、杂记、碑传、碟谱,以及研究论著等,无不旁征博引,各类资料共计200余种。较诸前贤著编,本书对严复各时代生平活动均有翔实记载,尤其是对严复留学英国、创办《国闻报》、出版发行《天演论》、担任开平矿局华部总办、抵制美货运动、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参与南北和谈、执掌北京大学、民初依附袁世凯等方面提供了厚实材料,其中部分至今为学界闻所未闻。许多以前尚未厘清的重要史实,如严复觐见光绪帝后离开北京、接任复旦公学校长的具体时间等,在年谱中均一目了然。本书对相关资料均有详细考订,有关人、报章、事件也有简注,为学者研究检索提供了便利。
本书立足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从生存论的高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建构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观,揭示人的生存的丰富内涵、真实意义、内在矛盾、历史建构、发展走向,重构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信念。 当代哲学所发生的生存论转向,仍然只是停留于学人们的日常话语中,它的意义、它的困限、它的结局,都没有得到必要的清醒。与此同时,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解与研究,也陷入了一种主体主义困境之中:实践观所蕴涵的实践—生存观似乎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整个实践观的研究也没有能够以自己的方式真正深入到哲学本体论的层面。而从哲学的总体状况看,当代哲学在成本地清算了刻黜了实体本体论之后,确实又亟待确立起能够阐释自身的哲学本体论结构,以应答人类社会发展的当代境况,并尽早走出散漫无根的理论现状。
李鸿祥的这本《图像与存在》以人何以喜欢观像的问题为引导,以人的感性存在为立足点,结合东西方视觉图像研究思想成就,探究图像在人类历史上的发生、发展、形式建构及其对人精神的影响。贯穿《图像与存在》的核心观点是:图像是存在的感性显现。
“南雍学术经典”丛书是南京大学历史上学术大师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名著精选。它吸收中国传统学术史中“学案”的编纂形式,邀请大师们的学术传人或研究专家,精选荟粹大师们的学术代表作,对其生平、学术加以述评并制作学术年表,再按不同的学科陆续分辑出版。这样一项研究性的出版工程,不仅勾勒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脉络,而且在新的视角下展示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精华,其中不乏首次被整理、公布的珍贵资料。同时,为了进一步展示20世纪南京大学的学术面貌和学术贡献,我们以后还将陆续推出其他学术大家的经典著述。我们相信,这套书系的出版不仅是南京大学学术传统研究的丰硕成果,而且也为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提供了一份极富价值的学术文献。
全书共分四卷: 卷为古代部分,包括古希腊罗马(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朗占努斯、卢奇安、普洛提诺斯)和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薄伽丘、特里西诺、斯卡利格、明图尔诺、钦齐奥、扣斯特尔书特罗、塔索); 第二卷为近代部分(上),包括欧洲古典主义(布瓦洛、蒲柏)、英国经验主义(舍夫茨伯里、艾迪生、哈奇生)和德国古典美学(鲍姆加登、席勒、谢林、叔本华); 第三卷为近代部分(下),包括欧洲浪漫主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皮科克、雪莱、雨果)和俄国现实主义(车尔尼雪夫斯基); 第四卷为现代部分,即二十世纪美学(尼采、布雷德利、朗格、柏格森、桑塔亚那、荣格、布洛、理查兹)。
《鲁迅的智慧》将告诉你,他如何对待朋友、亲人、仇敌、饭碗、金钱、时间、生命……有人说他是“世故老人”,但他懂世故而又不世故,有时却天真得如同孩子:有人说他活得最累,但他从容坚强地小跑着走完了五十六个春秋……如果你把理解为如何巧取和豪夺、如何献媚和弄权、如何偷生和敷衍、如何假借大义而窃取美名,如何践踏碎草而攀援高枝、如何蝇营狗苟而肥己称尊的话,请你不要读此书,否则,你会因一无所获而大失所望。
理学也称道学、性理之学或义理之学,兴起于北宋。主要代表人物: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周敦颐(合称“北宋五子”),南宋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並汲同时,也有以陸九洲为代表的理学别派代表的理学别派兴之对峙。
《陶行知年谱长编》将为人们展示陶行知精心绘制的一幅生活教育的生动画卷。这幅画卷又由两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错综复杂的画面构成:一组是陶行知自我创造的不做伪君子,也不做伪智识阶级的奴隶或奴才,摒弃抱着书本、抱着黄金、抱着标语而忘了人生,树立生命高于一切、人生超过一切、一切为创造、创造为除苦的合理的人生,过着“健康、科学、劳动、艺术、民主将构成和谐的生活”;另一组是陶行知号召大家起来共同创造,把一个不合理的人间造成一个合理的人间、和谐的社会。工业文明的机器,始于一个人干一个动作,终于以一个动作毁掉一个人,“工人乐不在工中”!高科技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跟着高科技的高速发展跑得喘不过气来,整天顾虑着天灾人祸,机器、高科技支配人生、支配社会。陶行知指出未来世界必须以人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