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理性”正在从心理上加强中国人的思维力合,使这力量不仅如古代那样表现在技艺发用中,而且也能表现在极巴抽象的符号思考中。传统经过挽战而革葡,恰好符合“实用理性”并非先验性而是“经验合理性”的概括提升的“本任”。 情本体是乐史文化的核心。所谓“情本体”,是以“情”为人生的最终实在、根本。但很少从从哲学上这么说,困之个问回便是,讲“情本体”还算不算哲学?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作者发表过的有关哲学诸问题的旧作,另一部是新作《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虽是以往观点的再次重申,但依作者所言,是“圆心未动,扩而充之”,更加充实和丰满,提供了哲学上的基本观点、视角、问题。
张载是宋代杰出的大儒。“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既是张载孜孜以求的人生鹄的,也是其生命历程的概括和归宿。 本书拂去历史的尘埃,以生动的笔法还原、诠释这位文化巨人的人生本真和生命轨迹,字里行间蓬勃着一代先贤光照千秋的家国情怀和仰之弥高的道德追求。
《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第三辑)》是着重记录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活跃在高等教育领域的14位老一辈教育家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革命历程、教育理念及教育成果等。他们曾经在我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等学校中担任过主要领导工作,在教育战线德高望重。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竭尽忠诚,对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有独到见解,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这14位老一辈教育家分别是竺可桢、施平、钱伟长、滕维藻、高景德、何东昌、谷超豪、张岂之、吴咏诗、石元春、赵鹏大、翁史烈、杨福家、管华诗。书中配有大量珍贵的照片,使这样一部沉甸甸的有着丰富史料价值的图书显得更加厚重。
内容简介
《日本的思想》是丸山真男的经典名篇。它对日本近代思想史上的各种重大问题,如天皇制、思想的杂居性、传统与现代化、革命……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放到整个日本思想史的广阔视野下来讨论,概括出日本思想的一些结构性特征,对我们了解日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编著的《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 传略(第2辑)》是《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的第 二部,着重记录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共和国高等教育 领域的9位老一辈教育家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革 命历程、教育理念、教育成果以及杰出弟子等。他们 曾经在我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等学校中担任过主要 领导工作,在教育战线德高望重。他们对党和国家的 教育事业竭尽忠诚,对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有独到见 解,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这 9位老一辈教育家分别是朱物华、李曙森、刘达、李 国豪、刘佛年、唐敖庆、钱令希、赵沨、谢希德。书 中配有大量珍贵的照片,使这样一部沉甸甸的有着丰 富史料价值的图书显得更加厚重。
王宗光主编的《交大老教授》是继《老交大名师》后的一本续书,书中收入的人物都是至2008年满80周岁的上海交通大学著名教授。《交大老教授》共记载了33位老教授的成长道路、教育成就,弘扬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品德。其中不少健在的老教授虽已是耄耋之年,还在继续耕耘不息。他们经历了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历史时期,他们的成长与祖国命运相连,他们为中国教育事业谱写了光彩篇章,他们取得的成就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生动写照。
《蔡元培自述 实庵自传》包括蔡元培先生的自述四篇:《我所受旧教育的梗概》、《我的读书经验》、《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我在教育界的经验》,另有黄世晖等所撰蔡先生传略六篇。从中可以领略蔡先生行谊的梗概,《实庵自传》,《自传》之前有陶希圣的《记独秀》。
本书为上海图书馆所藏蒋维乔日记的整理本,始于光绪丙申年(1896)九月初二,止于1958年2月29日作者去世前数月,共计63年,完整展现了作者一生的生活、治学、交往、从业、游历等,也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了自晚清至20世纪50年代末的中国政治和文化,保留了大量珍贵史料。名人日记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早已是共识。蒋维乔一生历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最初十年,在近代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浪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亦与政、学、商等各界重要人物来往过从,因此他长达63年的日记记录,与其说是一部私人生活记录,不如说是一幅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缩影的长卷,一部真正的“私家历史”。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可谓中国新文化“古典时期”的一个范本。他对新文化的构想包括:解构儒学意识形态,确立现代大学理念,融会东西的文化观,以美育代宗教。这些思想带有浓厚的现代性和进步性色彩。这些思想的来源为其中西兼备的学识和长期的民主革命实践。在同时代的思想家中,蔡元培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包容性和中和性。欧阳哲生编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蔡元培卷)》以反映蔡元培的教育、中西文化观和学术思想为主,所收文章、著作按写作、出版时序排列,大体展现了蔡元培在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思想成就。
《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收录文章40多篇,大致可以分为怀念文章和专题研究两部分。 商承祚先生学识渊博,道德高妙,素为学术界所尊崇。值先生诞辰百年之际,不少学者对先生的学问风范进行了回顾。 商承祚先生是著名书法家和鉴赏收藏家。商志馥《书艺创新焕彩书论唯实求真——商承祚教授在书法方面的贡献》介绍了商承祚先生在书法修养和书法教育方面的经验与心得。郁逸《忠义贯日月翰墨写春秋》则对商衍鎏、商承祚的两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赏析。朱万章《商承祚等鉴藏考释——兼谈商承祚与黄宾虹之翰墨因缘》、商志《商承祚等鉴藏骢马归朝诗叙考释后记》介绍了商先生收藏《骢马归朝诗叙》的情况以及商氏与书画界的情谊。商志男、商志《《记罗振玉先生绘图及其他》记述了商承祚先生师从罗振玉先生,在罗氏的严谨学风、和
记得初识阮君是在艺术品拍场上。振球兄虽学财经,但雅好书画。时值“非典”之后,艺术品市场热火朝天之际,在预展现场碰面两三次后,由生渐熟。一聊之下,得知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上海轻专就读时,阮君恰在财大就学,两校同在位于上海东北角的国定路上,当时轻专常借财大场地举办活动,作为学友,或许也曾有过交流。有此前缘,恰逢故人,更因彼此对书画的热爱而相谈甚契。 阮君言及对书画收藏跃跃欲试,但苦于艺品如海,不知从何着手。彼时虽然我也未确定自己的收藏规划,却也大胆建议“藏不在广,要在专”——由专题收藏着眼,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假以时日,未必不可出专著、成领域之专家。既然阮兄出自春晖中学,有此百年名校为依托,不妨以创办春晖中学的经亨颐先生为契入点,以其作品作一个专题收藏和研究方向。 经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