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图史:1958-2015》采用编年体方式,遵循“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的史书撰写体例,将中地、香港、台湾三地的电视发展历程放在各自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和形象客观的展示。以每一年度或每一个阶段作为独立编排单位,每一单位按内地、台湾、香港顺序分别记载三地的电视发展状况。每一阶段的具体内容按时间编排。力争从条块结合的视角,对电视发展历程进行全景式的扫描与呈现。 《中国电视图史:1958-2015》记录和呈现了主要的电视节目类型的发展历程,涉及的节目类型包括新闻类、专题类和杂志类、纪录片类、教育类、综艺类和艺术类、电视剧类等。
德勒兹的影像时间观是建立在柏格森的“运动理论”和“绵间”(或者说“记忆时间”),以及尼采的“永恒轮回”时间观基础之上的。德勒兹的影像观念和哲学化思考,显然迥异于传统电影研究者的研究视野和方法。他的影像理论著作的哲学性色彩,也引发许多电影研究者的困惑,让许多研究者望而止步。《影像与时间:德勒兹的影像理论与柏格森尼采的时间哲学》的写作目的,正是要对德勒兹的影像理论和他借鉴的柏格森与尼采的时间哲学,做尝试性的融合阅读,并从根本上厘清德勒兹影像思想的来源,触摸到其影像思想的魅力。本书由周冬莹著。
本书叙述了程砚秋一生中走过的坎坷道路,其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革新、发展,以及脍炙人口的“程腔”的创作过程。书中汇集了程夫人果素瑛和程先生生前挚友、合作者、戏曲界名人撰写的回忆文章二十二篇,内容丰富翔实,感情真挚,对研究中国近代现代戏曲史和学习戏曲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颜真卿以政治家和书法家著称于后世。他忠烈刚正,与邪恶势力做坚决斗争,成为时代正气的代表。他继承书法传统而加以变化,楷书雄伟端庄,开创新的书风。《颜真卿评传》展示了颜真卿赖以成长的文化家世和盛唐时代面貌,完整而生动地叙述其一生事迹,全面而公允地评论其政治、思想、文学、书法诸方面活动,凸显其在政治活动中履行儒家道义的人格,以及其在书法创作中通变创新的极高艺术品格。